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農資網
 文 章 閱 讀
 
信 息 檢 索
 
中國外運:整合中國物流業

更新時間:2004-2-2 20:02:21  文章來源:中國農資網 瀏覽次數:13779


    北京消息整個中國物流業,包括已進入中國市場的一批跨國巨頭,這兩天都有點發蒙:怎么一不小心,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與裕利集團有限公司這兩家業內的強勢企業竟成功實現了國企與民企的聯姻。

  中國外運為國內最大的物流企業,是在香港上市的H股公司,2003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45億元。裕利集團則是近年來異軍突起的民營物流企業,尤其在福建地區占據最大市場份額,2003年實現銷售收入近4億元。

  就在日前,迎著農歷春節的喜慶氣息,中國外運與香港鴻光控股有限公司在京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中國外運通過收購股權及增資的方式取得香港鴻光控股旗下的裕利集團75%的股權,重組完成后,裕利集團將更名為中國外運裕利有限公司,承擔起中國外運在福建地區的全部業務。

  物流業是一個比較時髦的行業,所謂的物流概念這幾年席卷中國。按照黨的十六大關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最新潮流,這一行業的國有大企業,又率先拉開了積極吸引戰略投資者、吸引外資、民營等各類資本的帷幕。

  此次收購對于中國外運絕對意不尋常。作為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這一國有大型企業旗下的上市公司,中國外運由此將進入大手筆整合中國物流市場的歷史新階段。

  坐在坐落在北京金運大廈最高一層的辦公室里,中國外運集團總裁兼中國外運董事長張斌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很干脆地評價這次收購。他說:中國的物流企業即將在自己的家門口迎來殘酷的世界大戰,只能做大的中國外運一直有著強烈的擴張沖動,現在是時候了。

  整合中國物流業

  物流這個行業的特殊點在于,養大、養小但不養中間型的企業。什么意思?張斌解釋說,在物流行業,最大的企業和最小的企業都會有各自的生存空間,但中型企業最終很難生存。

  一大批物流公司都有著尋求擴張道路的緊迫想法,尤其一批近年來發展輝煌的中等規模企業,都有著成為大企業的沖動。而對于中國外運而言,更是不可能做小,而只能做大。

  中國外運不得不時時正視所面對的巨大競爭壓力。張斌很形象地比喻:隨著中國加入WTO,中國物流市場的大門已逐漸打開,一批國際物流公司逐步向這個龐大的市場滲透,不過,這個時候,作為國內物流業的老大,中國外運還有相對的比較優勢,但如果有一天,中國的大門最終全部打開了,那個時候,中國市場突然再出現一個物流大企業,如果中國外運不保持自己的最大規模和全方位的綜合服務能力,中國外運的比較優勢則不復存在。

  實際上,目前中國的物流業還處于十分分散的狀態,并沒有形成真正意義的網絡化國際化的大規模物流公司。這些年,在中國物流行業的整合過程中,有些大型企業擁有豐厚的資源,但沒有真正意義的服務網絡。一批快速崛起的民營物流企業從中不同程度地分割到部分的資產,但更沒有形成成熟的體系。中國物流業需要通過一系列收購兼并,整合出領袖型的企業,作為國內知名咨詢顧問的和君創業研究咨詢有限公司公司執行董事長李肅對中國物流業的發展有著深刻的見解。

  李肅認為,中國外運要實現這種整合,必須對全國各地區排名第一的物流企業進行收購兼并。中國外運此次出手首先起步于福建地區,正是看重裕利集團在福建地區的龍頭地位。

  在中國外運9大核心業務區域版圖上,作為一方諸侯的福建外運的業績排名第5,拖累中國外運在整個福建地區也排名靠后。中國外運與裕利集團的這次購并,通過國有與民營體制的有效嫁接,不僅實現雙方要素和資源的優勢互補,而且中國外運也借助裕利集團的外來靈活機制,對福建外運進行有效整合。中國外運內部的各路諸侯已受到極大震動,業績平平地區的老總開始忐忑:下一個是不是該輪到我了!

  這一重組模式,外運+裕利=福建第一,形成的是1+1大于2的整合效應,奠定了中國外運在福建地區的領袖地位和優勢。而這次重組,也拉開了中國外運整合中國物流區域經濟的序幕。各地方民營物流企業和外資物流公司無不強烈關注著這次重組,諸多物流大戶紛紛猜測:中國外運下一個會與誰牽手?

  裕利的大公司情結

  裕利集團也正走到了如何做大的關口。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裕利集團形成以廈門為中心、輻射全福建、競爭能力福建排名第一的優勢地位。不過作為民營物流企業發展到今天,裕利集團越來越感到面臨著發展的瓶頸:缺乏雄厚的資金、全國性網絡以及國有大企業的品牌優勢。尤其面臨來自跨國公司的競爭,如何低成本地運作資源,對民營企業做大是很大的難題。

  而對于當初從中遠集團出來的現任鴻光控股兼裕利集團董事長朱偉民來講,大公司的情結一直多年揮之不去。

  張斌與朱偉民第一次見面,一出來,張斌就說:這件事能做成。當時是2003年4月的一天,在廈門,兩位中國物流業的重量級人物一見面,就都流露出英雄相惜的感情。當時,張斌對朱偉民的評價是,這個人有大公司情結,這是一個非常有誠意的人。而在大海上成長起來的朱偉民,對于有著相當高國際化水準的張斌,十分欣賞。

  在隨后的一系列進一步接觸和審計過程中,張斌對裕利集團的規范運作和嚴格管理,贊嘆有嘉:作為民營企業能這么規范,真不多見,不愧是在大公司里出來的人帶出的企業。

  不過,目前還不能說這場重組已經大功告成,后面還有很多具體事情要做,兩家企業最終能否整合好,關系到此次購并最終的的成與敗,張斌一再強調。他把這次重組比喻為marriage(結婚),現在是一對新人剛剛從教堂里出來,歡天喜地,喜氣洋洋,然后還得回家,好好地過日子。

  作為將領軍新組建的外運裕利公司的朱偉民,責任感催促他早已迅速進入角色。心思縝密而又追求完美的朱偉民一直擔心,擔心重組會帶來兩邊人員的波動。對于物流企業,對于追求在標準化下實現完美個性化服務的物流公司,人的影響會對企業的經營效率和成本帶來巨大沖擊。朱偉民已全身心地投入到以人為本的整合工作中。

  目標是全球同步

  成為有中國特色的大型國際化企業,是中國外運集團的發展目標。在整個中國外運集團的戰略部署中,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外運收購裕利集團只是打造中國特色物流企業的第一步,而實現全球同步,則是中國外運集團打造國際化企業的更大手筆。

  作為有著50多年傳統的老國企,中國外運集團一步步走到今天,真不容易。中國外運集團成立于共和國建立初的1950年,那時,有著中國唯一貨運代理的優越資格。到了改革開放時期,作為國家級大公司,卻最早喪失了國家級壟斷資格和政府資源,當時,真是很難受。回首從前,張斌頗為感慨。

  上世紀90年代后期,中國外運集團開始提出,作為中國國有大企業,中國外運集團要通過自己的能力保持和擴大市場,要尋求自己的生存發展之路。出路何在?中國外運集團聘請的咨詢專家為其重新戰略定位為:放棄航運情結,發展物流產業。中國外運開始了自1997年的第二次創業。

  在全國,中國外運集團先后實施了結構調整、網絡重整、建立一體化銷售體系和建立標準化操作流程的一系列傷筋動骨的大改革。與此同時,中國外運集團在繼續繼承原有專營優勢的基礎上,開始開拓與歐洲、美國、日本等地區國際跨國物流巨頭的合作。其中最經典的就是張斌一手運作的與現德國郵政集團旗下敦豪環球快遞(DHL)的成功合作,尤其是在發生波黑戰爭的1999年5月,在中國外運集團面臨著中國入關壓力的情境下,DHL仍然下決心與中國外運集團續簽了50年的合作協議。

  這一切,都為中國外運集團邁向資本市場打通道路。2000年外運發展一舉成功發行A股。2003年2月13日,操著一口流利英語的張斌帶著中國外運的國際化團隊,經過200多場精彩路演,征服了一大批境外投資者,實現在香港成功上市,使集團擁有了資本經營的實力。

  中國外運上市不久就提出,要從單純的資產運作公司變成資產經營與資本運作結合的公司。在收購國內裕利集團后,今年下半年,中國外運還將加快國際化的步伐,與世界物流大公司合作或購并等一系列精彩好戲,可能不久就上演,從而盡早實現進入世界物流業前十強的夢想。在境內上市的A股公司外運發展,今年也會有一系列新的投資項目,同時通過降低成本,進一步提升企業的利潤率。

  而中國外運集團整體上市的目標,也可能在今年完成。至于是私募發行還是公開上市,都在考慮之中。

  在中國國有大型企業加快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進程中,躊躇滿志的中國外運集團似乎要演繹一場完美的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改革風暴。

  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始建于1950年,是一個跨國經營的大型綜合物流企業集團,目前總資產240億元人民幣。

  近年來,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積極進軍資本市場,旗下已有兩家上市公司。它們是分別在上海和香港上市的外運發展和中國外運。外運發展于2000年12月28日上市,募集資金9.76億元人民幣。中國外運于2003年2月23日上市,募集資金約5億美元。總公司也有望在今年年內實現整體上市。

  低調人物張斌

  低調低成本,高調高成本。面對記者發出你是個相當低調的人的評價,張斌開口便拋出這樣一句開場白。

  此前已多次聽過關于張斌與中外運的故事。對他一手導演與DHL經典合作以及香港發行上市時精彩路演的種種議論,幾近耳熟能詳。對于他喜歡詩詞,尤其能填一手洋溢著英雄般氣吞山河氣魄的古典詩詞的說法,又讓我對他的才識和性格有了更深的認識。

  第一次見到張斌,他穿著一件白色亞麻布襯衫,顯得簡單而又不俗,令人眼前一亮。不過他那并不寬敞而又布滿從堆放著文件的辦公桌,到寫著炯勁字跡的大幅字畫等擁擠物品的辦公室,著實有些出乎意料。

  這么大的中國外運集團的總裁,就坐在這樣一間局促的辦公室里。記者立刻對比起前不久采訪一家也是挺有名氣公司的老總,那辦公室里外加起來有3連套。與張斌的辦公室相比,那是絕對的氣派。

  更令我意外的是張斌的坦誠。盡管之前約采訪頗費周折,張斌行事低調的風格,一直讓他本人與媒體保持著遠遠的距離。但真的接受了采訪,張斌實話實說的真誠,著實讓記者大受裨益。這是一次夠份量和有收獲的采訪。

  張斌的骨子里,透露著一股中國行業盟主的豪邁勁。而在美國工作了5年多的海外任職經歷,又讓張斌的身心浸透著國際化的情結。這樣一種奇特組合,構成了一個獨立特行的張斌。

  看多了游離在做企業和走仕途之間的國有企業老總。面對張斌,則鮮明感受到他少了一份追求企而優則仕的世故與焦灼。張斌直言:他喜歡扎扎實實做企業。熟悉他的人不諱言:張斌一門心思想把中外運做成國際化的跨國公司。這并不影響張斌對政治的高度關注和看重。他對新一屆中央領導在西柏坡的講話有著獨到而深刻的領悟。他在集團內部講話時告戒所有員工,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有憂患意識,同時要永遠充滿抖擻的精神。

  在中外運的樓上樓下,到處彌漫著一種與張斌一樣的緊迫感。有中國外運的員工對記者說:中外運不同于其它的國有大企業,我們面對的市場競爭激烈而殘酷。

 


   
 
* 本信息僅供用戶參考 *
編輯:小何 歡迎投稿!
討論:我有不同看法打印本頁
 相 關 文 章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