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關鍵字  
首頁 >> 科技頻道 >> 種子技術 >> 正文
 

小麥播種的三個關鍵問題

(發布日期:2006-2-27 15:48:46)
瀏覽人數:
一、播種期
一般我國每年3~4月份播種春小麥,8~11月份播種冬小麥。但是不同地區有其適宜的播種時期,它受當地適宜種植的品種特性所決定,超出適宜的播種期,就會影響生長和環境的統一,導致產量下降。
(一)冬小麥的播種期
1.品種特性 先播冬性品種,再播半冬性品種,后播春性品種。
2.地理地勢 海拔越高,緯度越大的地區,越應適期偏早播種。大體是海拔每增高100米,緯度遞增1度,播期約提早4天。
3.冬前積溫 冬前積溫是指從播種到日平均溫度高于0℃的溫度總和。觀察結果表明:從播種到出苗約需積溫115~120℃;要取得豐收,冬前要有4~6個分蘗(包括主莖),則主莖需要6~7片葉和1心,每片葉出生大約需要積溫75℃左右。因此冬前積溫需要7×75+120=645℃至8×75+120=720℃。據此,從當地多年氣象資料則可反推出適宜播種的理論時間,再據當年當地氣象預報加以適當調整。
4.土肥水的條件 高產田播種不宜過早,以防冬前旺長;瘠薄地適當早播,培育冬前壯苗;粘土地比砂壤地早播;鹽堿地、旱地也應提前播種。
(二)春小麥的播種期 是根據種子可以在土壤內吸水萌動的時間,而不是可以迅速出苗的時間決定春小麥播期。春小麥種子萌動最低溫度為0~3℃之間,因此,當春季溫度回升到日平均溫度2~4℃時,即可開始播種。
(三)地膜小麥 覆膜穴播冬小麥最佳播種時間各地有異,一般覆膜穴播冬小麥播期應比當地露地小麥最佳播期推遲7~15天,個別地區會更長,但不宜太晚。覆膜穴播春小麥以寧夏引黃灌區春小麥為例,2月26日播種產量最高,隨播期推遲而產量遞減,每推遲1天,減產1%。故宜比當地露地播期提早5~7天。
二、播種量
播種量的多寡與田間的密度關系很密切,一定要合理密植。就全國范圍而言,大多數地區播種量偏大。因此,應依據的原則是:冬小麥和冬性品種比春小麥和春性品種要少;南方冬小麥比北方冬小麥要少;早播的比晚播的要少;土壤肥力高的比土壤肥力低的要少。綜合評判,應以三種栽培戰略體系和三種截然不同的產量結構為條件,一種是低播量(5萬~15萬苗/畝),靠分蘗的精量播種栽培體系;二是高播量(40萬~55萬苗/畝),靠主莖的獨稈栽培體系;還有一種介乎二者的傳統栽培。總之,應掌握在畝10~30萬基本苗。再依據種子發芽率、出苗率和千粒重計其播種量。
三、播種技術要點
1.深度適宜 一般4~5厘米。冬播氣候寒冷、旱地、墑情不足、土質松軟的稍深;春播,粘土地、土壤濕的稍淺。
2.深淺一致 調好播種機械耬腿和彈簧,力求各行深淺一致,均勻度良好。
3.下種均勻 提高搖耬技術,調整好播種機排種輸,保持開溝器不受堵,以免漏播。
4.播后鎮壓 北方麥區播種前后鎮壓的目的是沉實土壤,便于種子與土壤密接,利于幼苗吸收養分,同時還有保墑防寒防風的作用。
5.播后帶耙 北方水地麥區,播種較淺,播后一般要帶耙細平,不留壟溝。北方旱塬丘陵地區,為了播后增加土壤受光面積以促早發苗及接納秋季雨水,多采用播后不耙留耬溝,入冬耙耱保麥根的辦法。
6.防止爛耕爛種 南方麥區在前茬水稻收獲前,于稻田四周開好圍溝,排除地表水,降低潛層水。水稻收獲后,搶晴天機耕,或人工薄片深翻,以利爽干。

作者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省農科院 韓學儉

來源:《中國農村科技》

相關信息

版權聲明

 1.本欄目為純公益性欄目,無任何商業目的。因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若單位或個人不同意刊載您的信息請速與本站聯系, 我們將盡快按您的要求修改或刪除。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農資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為資料提供者和原作者所有。

 3.本站不保證為向用戶提供便利而設置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371-63563137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