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關鍵字  
首頁 >> 科技頻道 >> 化肥技術 >> 正文
 

平衡施肥的基本原理

(發布日期:2006-4-27 10:30:56)
瀏覽人數:
作物生長所必須的營養元素包括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硫、鐵、錳、鋅、硼、鉬、等。除碳、氫、氧為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從自然界中吸取外,其余均來源于土壤,稱為礦質元素,其中氮、磷、鉀因作物需求量大,被稱為大量元素;鈣、鎂、硫、鐵、錳、鋅、硼、鉬、銅等,因作物需求量、土壤可供給量較少,被稱為中微量元素。它們在土壤中以可以被植物直接或間接吸收的成份存在,即土壤的養分。

  從營養元素的作用來看,微量元素與大量元素也不同。大量元素主要參與構成植物機體成分,如蛋白質、淀粉、脂肪、纖維素、木質素等,而微量元素主要是在大量元素形成上述有機物質的生理生化過程中起促進或催化作用,其本身并不固定在機體的組成成分中。因此,人們也常把大量元素稱為結構物質,把微量元素稱為活性物質。打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說大量元素相當于人類食用的米、肉、蛋等食物,而微量元素則相當于食鹽、維生素等,攝入量雖少,但缺一不可。 

  隨著作物產量的提高,土壤本身所能提供的養分已遠遠不能滿足作物生長需求,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采用施肥的手段給予補充。

  各種不同作物都有自己獨特的需肥特性,并且在各個生育階段的需肥量及養分配比都有不同。因此掌握土壤營養狀況,及時調整土壤營養供應量,對作物正常生長發育至關重要,過少或過多造成的養分失衡均對作物產生不良影響。因此,科學地施用肥料,努力為作物創造最佳的肥水環境,是優質高產的不二法門。

相關信息

版權聲明

 1.本欄目為純公益性欄目,無任何商業目的。因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若單位或個人不同意刊載您的信息請速與本站聯系, 我們將盡快按您的要求修改或刪除。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農資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為資料提供者和原作者所有。

 3.本站不保證為向用戶提供便利而設置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371-63563137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