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關鍵字  
首頁 >> 科技頻道 >> 農藥技術 >> 正文
 

常見生物農藥使用指南

(發布日期:2008-5-21 10:26:57)
瀏覽人數:
 一、阿維菌素
     
       1.使用方法。①防治害螨。棉花害螨,用1%乳油4000-5000倍液;蔬菜害螨,用4000倍液;蘋果樹害螨,用1%乳油4000--6000倍液;柑橘銹螨,用1%乳油6000-10000倍液;柑橘全爪螨,用1%乳油4000-5000倍液噴霧。②防治害蟲。小菜蛾,用1%乳油1700倍液;菜青蟲,用1%乳油2000倍液;斑潛蠅、桃小食心蟲,用1%乳油2500—3000倍液;蚜蟲,用1%乳油4000倍液;棉鈴蟲,用1%乳油800-1200倍液噴霧。
     
       2.注意事項。①阿維菌素對蜜蜂有毒,在蜜蜂采蜜期不得用于開花作物。②阿維菌素對水生浮游生物敏感,易污染魚塘和江河。③對其他類殺螨劑產生抗性的害螨,本劑仍有效。④如發生誤服中毒,可服用吐根糖漿或麻黃解毒,避免使用巴比妥、丙戊酸等藥物。⑤在生產A級、AA級綠色蔬菜和果樹產品時,不得使用本劑。
     
       二、除蟲菊素
     
       1.使用方法。①噴粉。防治棉蚜、菜蚜、薊馬、飛虱等,每畝噴0.5%粉劑2千克,在無風的晴天噴撒。②噴霧。防治蚜蟲、薊馬、猿葉蟲、金花蟲、椿象、葉蟬等多種蔬菜及果樹害蟲,用3%乳油,兌水稀釋成800-1200倍液,噴霧。根據害蟲發生情況,隔5—7天后再噴1次。
     
       2.注意事項。①本劑不宜與堿性藥劑混用。②除蟲菊素對害蟲擊倒力強,但常有復蘇現象,特別是藥劑濃度低時。③藥劑應保存在陰涼、通風、干燥處,嚴防高溫、日曬。
     
       三、煙堿
     
       1.使用方法。①防治棉蚜。在蚜蟲發生初期,每畝用2%水乳劑300-500毫升,兌水40-50升噴霧,殘效期7天。②防治其他害蟲。包括蔬菜、茶葉、果樹、水稻等作物上的蚜蟲、夜蛾、薊馬、椿象以及水稻上的三化螟、飛虱、葉蟬等,用2%水乳劑800-1200倍液,均勻噴霧,殘效期7天。
     
       2.注意事項。①該藥以觸殺為主,無內吸作用,噴藥時務必均勻、周到。②不宜與酸性農藥混用。③安全間隔期為7—1O天。④中毒后以活性炭1份、氧化鎂1份、鞣酸1份,調和后溫水沖服,或用1:1000高錳酸鉀水溶液洗胃。
     
       四、農用鏈霉素
     
       1.使用方法。①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它對各種作物細菌性病害有特效,每公頃用藥210--420克,于作物定株后開始用藥,每隔7-10天噴1次,用藥量視病情輕重相應增加或減少。(1)防治大白菜軟腐病、葉枯病,用5000—7000倍液,葉面噴霧。(2)防治水稻白葉枯病、細菌性角病,用5000-7000倍液,葉面噴霧。(3)防治柑橘潰瘍病,用6000-9000倍液,葉面噴霧。(4)防治煙草野火病、青枯病、角斑病,用5000—7000倍液,葉面噴霧。(5)防治馬鈴薯環腐病,用6000-7000倍液浸泡種薯后播種。②農緣泡騰片。預防為主,農作物定株后開始用藥,發病初期每隔7—1O天噴1次,共用藥2-3次。用藥量視病情輕重相應增加或減少。(1)防治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用3000--4500倍液,葉面噴霧。(2)防治煙草野火病、角斑病,用3000-4000倍液,葉面噴霧。(3)防治大白菜軟腐病,用3500-4500倍液,葉面噴霧。(4)防治水稻白葉枯病,用3500--4000倍液,葉面噴霧。(5)防治柑橘潰瘍病,用3500-4500倍液,葉面噴霧。
     
       2.注意事項。①防潮濕,避日曬、高溫,貯存在干燥、通風處。②可與抗生素農藥混用,避免和堿性農藥、污水混合,否則易失效。③農緣泡騰片待藥片全部崩解后方可噴霧,以免影響藥效。
     
       五、益植靈
     
       1.使用方法。益植靈可防治糧食、豆類、瓜類等多種作物的病害,用噴霧法施藥時,均采用1200-15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采用浸種和灌根法施藥時用600倍液,浸種時間為1-2小時。
     
       2.注意事項。①在作物發病前或初期施藥。②本劑可與酸性或中性農藥混用。③貯存在陰涼、通風、干燥處。

相關信息

版權聲明

 1.本欄目為純公益性欄目,無任何商業目的。因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若單位或個人不同意刊載您的信息請速與本站聯系, 我們將盡快按您的要求修改或刪除。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農資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為資料提供者和原作者所有。

 3.本站不保證為向用戶提供便利而設置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371-63563137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