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關鍵字  
首頁 >> 科技頻道 >> 化肥技術 >> 正文
 

施用尿素的四要與四不要

(發布日期:2009-8-3 11:45:22)
瀏覽人數:
尿素,含氮量高達46%,是固體氮肥中的“大力士”,與其它氮肥相比,它便于運輸,便于存放,適用范圍大,各類土壤、各種作物都適合;既能做基肥,又能作追肥,也是根外追肥的最理想肥料。但是,要想充分發揮尿素的作用和經濟效益,在施用尿素時就要作到“四要”和“四不要”。

  “四要”是:

  一要深施。尿素的化學性質雖然比較穩定,但在土壤中的脲酶作用下,在一定時間里就能轉化為碳酸銨。碳酸銨進一步分解產生碳酸氫銨和氫氧化銨,這兩種銨化合物都是不穩定的,很快都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具有很大的揮發性,所以尿素和碳酸氫銨、氨水等化肥一樣,也要深施。在石灰性土壤和堿性土壤中更是這樣。尿素深施一般比地表施的利用率提高15~20%。在旱地尿素深施還可減弱或杜絕氨熏蒸燒苗現象;在水稻田深施,既可以防止氮素的硝化淋失,也可以防止因反硝化作用所造成的脫氨損失。農諺說:“肥料深入土,一畝頂兩畝”,是很有道理的。

  二要提前施。由于尿素在土壤中需經脲酶分解轉化才能被農作物根系吸收利用,與碳酸氫銨、硫酸銨、氯化銨等相比,肥效來的慢。而尿素肥效的快慢與土壤有機質含量、地溫、水分含量都有關系,其中,溫度因子具有關鍵性的作用。據研究,當溫度10℃時,尿素轉化需要7~10天;20℃時需要4~5天;30℃時,只需兩天。所以,在夏秋高溫季節施用尿素,應比其它氮肥提前2~3天;秋末春初給冬小麥、冬油菜等越冬作物施用尿素,則應提前6~8天。

  三要適量施。尿素含氮量高,使用量應比其它氮肥少。施用過量,不但造成浪費,也易造成作物瘋長、倒伏、病蟲孳生和燒苗危害。具體施用量應根據作物需要,按等氨量計算。例如,若需施碳酸氫銨20公斤,改用尿素7.5公斤就行了;若需施硝酸銨15公斤,改用尿素只有10.7公斤即可。有經驗的農民說:“尿素和碳銨不一樣,多施了要遭殃”。

  四要因土施。尿素和碳酸氫銨、硫酸銨等氮肥不同,它施入農田以后,在土壤水分中呈分子狀態存在,只有20%左右能被土壤膠體吸附,而且這種吸附是不牢固的,故尿素在土壤中移動性大,最易流失。因此,以尿素作水田基肥,應在灌水前5~7天翻入土內;若施后立即灌水,肥分流失多。如果用尿素作水田追肥,施肥時應只留淺水層,施后結合除草耘田,2~3天內不要灌水進田。若在旱地追施尿素,可在表層撒施后,立即適當澆水,使水分下滲到20~30厘米深處,可起到深施的作用,麥類、谷子等密生作物采用此法,肥效與開溝深施相當。但是,切忌撒施后大水漫灌,以免尿素被淋失,降低肥效。尿素淋失的程度還與土壤質地有關,一般粘質土壤、富含有機質的土壤,尿素不易淋失,而在沙質土壤上尿素就容易淋失。

  “四不要”是:

  一不要與堿性肥料混施或同時施。尿素與過磷酸鈣、硫酸鉀等酸性肥料同時施用,不會損失肥效,但若與草木灰、石灰、粉煤灰、鈣鎂磷肥、鋼渣磷肥等堿性肥料混合施用或同時施用,則會加劇尿素中的氮素變氨揮發損失。通常情況下,尿素應與堿性肥料錯開施用,夏秋高溫季節應錯開3~4天,冬春寒冷季節應錯開7~8天。

  二不要作拌種肥施用。一般情況下,尿素不能作拌種肥。這是因為,高濃度的尿素能破壞蛋白質結構,使蛋白質變質,影響種子發芽。并且尿素中所含的縮二脲對種子也具有毒害和抑制作用。據試驗,含縮二脲1%以上的尿素,畝拌種用2.5~5公斤,會嚴重抑制種子發芽和危害幼苗生長。若非用尿素拌種不可,除堅持干肥干種拌合外,拌種量不能超過2.5公斤。

  三不要施后立即澆水,否則會遭到嚴重淋失,其淋失程度并不亞于硝酸銨。通常情況下,夏秋高溫季節應在施尿素后2~3天再澆水較易,冬春寒冷季節應在7~8天后澆水較好,因為這時尿素基本轉化完畢。水稻田施用尿素也應控制在薄水層或“花花水”時施用。大雨到來之前也不能施用尿素,否則淋失過多,浪費嚴重。

  四不要葉面肥施濃度過高。在所有的氮肥中,尿素葉面噴施效果最好,其吸收率可達90%左右。試驗證明,葉面噴施尿素,還有促進作物根部吸收更多氮素的作用。但是,葉面噴施尿素濃度切勿過大,否則會燒傷和毒害葉片,嚴重影響光合作用效率和作物正常生長。通常情況下,噴施濃度因作物而異:小麥、大麥、水稻、玉米、棉花用1.5~2%的尿素溶液,蔬菜瓜果用0.5~1%,苗床幼苗用0.2~0.3%為宜;果樹、桑樹等濃度可稍大一些。試驗多次證明,含縮二脲1%以上的尿素,不能作葉面噴肥。

作者:齊金偉 王祥明 韓孝軍 來源:東阿縣農業局

相關信息

版權聲明

 1.本欄目為純公益性欄目,無任何商業目的。因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若單位或個人不同意刊載您的信息請速與本站聯系, 我們將盡快按您的要求修改或刪除。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農資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為資料提供者和原作者所有。

 3.本站不保證為向用戶提供便利而設置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371-63563137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