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關鍵字  
首頁 >> 科技頻道 >> 農藥技術 >> 正文
 

科學使用農藥好處多

(發布日期:2012-3-5 11:25:45)
瀏覽人數:
 農藥是用于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產品。近幾年來,我市在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上,有害生物發生種類和數量增加、面積擴大、危害加重,農藥使用也越來越普遍,使用量越來越大。

  如何科學合理使用農藥,提高病蟲草害防治水平?1月5日,市農科所農藝師雷世鳴就這個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生物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種生物對付另外一種生物,大致可分為以蟲治蟲、以鳥治蟲、和以菌治蟲。它利用生物物種間的相互關系,以一種或一類生物抑制另一種或另一類生物,是降低雜草和害蟲等有害生物種群密度的一種方法。“它最大的優點是不污染環境,這是農藥等非生物防治病蟲害方法所不能比的。”雷世鳴介紹說,由于化學殺蟲劑的長期使用,一些有害昆蟲已經產生很強的抗藥性,他們的天敵又大量被殺滅,致使害蟲十分猖獗,而利用生物防治病蟲害能夠大大提高防治效果,因而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在他看來,加強生物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既可充分發揮生物防治低毒、長效的優勢,又可充分利用化學殺蟲劑能夠快速、高效、簡便、消滅蟲害的特點,有效防治農作物蟲害的大面積發生,達到很好的綜合防治效果。

  推廣低毒高效的生物農藥

  生物農藥是指利用生物活體(真菌、細菌、昆蟲病毒、轉基因生物、天敵等)或其代謝產物(信息素、生長素、萘乙酸、2,4-D等)針對農業有害生物進行殺滅或抑制的制劑。它是天然存在的或者經過基因修飾的藥劑,與常規農藥的區別在于其獨特的作用方式、使用劑量低和靶標種類的專一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生物農藥的范疇不斷擴大,涉及到動物、植物、微生物中的許多種類及多種與生物有關的具有農藥功能的物質,如植物源物質、轉基因抗有害生物作物、天然產物的仿生合成或修飾合成化合物、人工繁育的有害生物的拮抗生物、信息素等。“概括起來,生物農藥主要具有選擇性強,對人畜安全;對生態環境影響小;可以誘發害蟲流行病;可利用農副產品生產加工等方面的優點。”雷世鳴告訴記者,大量引進推廣低毒、高效專治的生物農藥,對于防治好農作物病蟲草害及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推進農作物專業化防治

  農作物病、蟲、草害防治在農業生產中勞動強度大、用工多、技術含量高、作業風險大,是現代農業生產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過程中的一個難點。

  去年8月,國家頒布了《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管理辦法》。“專業化統防統治不但順應了現代農業發展方向,適應了病蟲防治規律,成為解決農民防病治蟲難、減少農藥污染的有效途徑,而且提高了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減少了農藥污染,能夠達到科學合理使用農藥的目標,有效減輕了農民負擔,提高了農產品的安全性。”雷世鳴說,我市依循“政府支持,農民自愿,循序漸進,市場運作”的方式,正穩步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深受廣大農民朋友的歡迎和支持。

  加強市場監督準入

  科學合理使用農藥

  采訪中,雷世鳴為我們提了幾點建議。首先,相關部門要加強對高毒、劇毒農藥的管理,嚴格確定噴施對象,嚴禁用于水果、蔬菜、茶葉等農作物。其次,行政主管部門要嚴格管理農資交易市場,嚴防假冒偽劣產品進入流通領域,對農藥經銷商進行嚴格監督,并建立好進銷臺賬,確實落實并執行常德市《關于進一步加強農藥管理工作的意見》,同時,提高農藥產品進入常德市場的準入門檻,從源頭上把好質量、安全關。

  “科學合理使用農藥,就是按農藥的不同性質和病蟲草害的發生規律,合理使用農藥,用最少農藥防治量達到最好的防治效果,既節約成本,又保護環境。”雷世鳴說,這就要求農戶做到對癥下藥,適時打藥,適量配藥,注意選用適當的農藥劑型和品種,注意農作物的種類、生長發育和生理特性對藥劑的不同反應,以免發生藥害,注意農藥與天敵的關系,考慮施藥的環境條件等。

  目前,我市農業生產農藥使用的品種有幾百種,據統計,使用農藥進行作物病、蟲、草害防治每年對農作物增產貢獻率達10%至15%。科學合理使用農藥,不僅能夠保護好農作物,提高產量,增加農民的經濟效益,而且還能讓消費者食用上綠色無公害、無殘留的農副產品。

相關信息

版權聲明

 1.本欄目為純公益性欄目,無任何商業目的。因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若單位或個人不同意刊載您的信息請速與本站聯系, 我們將盡快按您的要求修改或刪除。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農資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為資料提供者和原作者所有。

 3.本站不保證為向用戶提供便利而設置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371-63563137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