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缺鎂癥狀:一開始番茄植株下部老葉出現失綠,葉脈間出現模糊的黃化現象,后向上部葉擴展,形成黃花斑葉,嚴重的葉片略僵硬或邊緣上卷,葉脈間出現壞死斑或在葉脈間形成褐色塊帶,致使葉片干枯或全株黃化。
二、缺鎂原因:一般系土壤中含鎂量低,有時土壤中并不缺鎂,但由于施鉀過多或在酸性及含鈣較多的堿性土壤中影響了番茄對鎂的吸收;有時植株對鎂需要量大,當根系不能滿足其需要時也會造成缺鎂。生產上冬春大棚或反季節栽培時,氣溫偏低,尤其是土溫低時,不僅影響了番茄植株對磷酸的正常吸收,而且還會波及到根對鎂的吸收,導致缺鎂癥狀的發生。此外,有機肥不足或偏施氮肥,尤其是單純施用化肥的棚室,易誘發此病。
三、防治方法:首先注意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改良土壤理化性質,使土壤保持中性,必要時亦可施用生石灰進行調節,避免土壤偏酸或偏堿。采用配方施肥技術,做到氮磷鉀和微量元素配比合理,必要時測定土壤中鎂的含量,當鎂不足時,施用含鎂的完全肥料;應急時,可在葉面噴灑1%-2%硫酸鎂水溶液,每周噴2-3次。此外要加強棚室溫濕度管理,前期尤其要注意提高棚溫,地溫要保持在16℃以上,適當控制澆水,灌水最好采用滴灌,嚴防大水漫灌,以減少棚內濕度,降低病蟲害發生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