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關鍵字  
首頁 >> 科技頻道 >> 植保技術 >> 正文
 

豇豆銹病如何診治

(發布日期:2016-2-29 9:40:29)
瀏覽人數:
豇豆銹病是豇豆的常見病,以中南及西南地區受害較重。夏秋高溫多雨,病害易于流行,嚴重時,病葉扭曲枯死。豇豆銹病菌是單主寄生的全型銹菌,生活史中的五個階段在豇豆上引起不同的癥狀,導致豇豆銹病的復雜性。

  1.1性孢子器和性孢子階段

  極少出現,若有,武漢可能在6月中下旬,出現在春播豇豆的中部及偏下部位的葉片正面。葉片病斑多為圓形、近圓形,初黃綠色,多數微凹,后漸為具黃綠色暈環的褐色病斑。褐色部分直徑1.3~4.0mm,其上聚生比針頭還要小的,粟褐色至黑褐色的小粒點(性孢子器)。最后褐色部分脫落,形成穿孔。葉脈、葉柄及蔓莖部位的癥狀見下述。

  1.2銹子器和銹孢子階段

  極少出現,若有,則在6月中下旬,在生有性孢子器的葉片背面,出現聚生的白色或黃白色“皰斑”(未成熟的銹子器),成熟后銹孢子鏈沖掉包被的頂蓋,大量的銹孢子密集在一起,似黃白至淡黃褐色的“粗絨”狀霉。葉脈、葉柄及蔓莖受侵后,病斑梭形或近梭形條狀,稍隆起、褪綠有水漬感,在蔓莖上有時出現縱裂,粟褐色至黑褐色小粒點(性孢子器)生在病部中央,其外圍(含緊靠葉脈的葉肉部分)生白色或黃白色的皰斑(銹子器),及黃白至淡黃褐色“粗絨”樣霉(密集的銹孢子)。

  1.3夏孢子堆和夏孢子階段

  是豇豆銹病菌最主要的為害階段和決定病害流行程度的重要時期。主要為害葉片,蔓莖、葉柄及花梗也能被侵染。武漢一般于6月上旬出現夏孢子堆,春播植株現蕾或初花時,近地面的成熟葉先發病,逐步向上蔓延。夏孢子堆葉兩面生,近圓形,初為白色小皰斑,漸為灰褐色,成熟后多從頂部破裂,散出紅褐色粉狀的夏孢子。條件適合時夏孢子堆外可形成1~3圈次生夏孢子堆。葉上夏孢子堆有或無黃暈;也能產生淺褐色具深褐邊緣的枯斑。單個枯斑圓形或近圓形,初青枯色失水狀,自然情況下不破裂穿孔,多個枯斑相連常為不定形;在變淡及發黃的葉上,夏孢子堆周圍綠色;形成“綠島”。其中以具黃暈的癥狀最為普遍。蔓莖、葉柄及花梗上的夏孢子堆多為近圓形或短條狀,也可圍生一圈長圓形的次生夏孢子堆。

  1.4冬孢子堆和冬孢子階段

  隨著植株衰老或天氣轉涼,夏孢子堆轉變為黑色的冬孢子堆,散出栗褐色粉狀的冬孢子。武漢春播豇豆在6月底,秋播豇豆在9月上旬即可見到冬孢子堆。

  1.5擔子和擔孢子階段

  在越冬病殘體上產生,無其他癥狀。

  2發病條件與規律

  豇豆銹病菌在我國南部周年都有豇豆生長的溫暖地區,無明顯越冬現象;其他廣大豇豆銹病發生地區,初侵染源主要是隨季風由南方吹來的夏孢子。夏孢子借氣流和雨水傳播,從氣孔或表皮直接侵入。

  誘發病害的主要因素是高溫高濕,水膜的存在是夏孢子萌發和侵入的必要條件。一般日平均氣溫24℃,遇上頻繁的小到中雨,或降雨時間長,則病害易于流行。丘陵山區霧多、露重,往往比平原地區發病早而重。凡與豇豆套種或緊鄰重病田的遲播豇豆,發病常重。氮肥施用過多,地勢低洼,排水不良及種植過密、田間郁閉的田塊病情亦重。豇豆品種間抗病性差異明顯,如粵夏二號就高度抗病。幼小葉片具較強的抗病性,而苗期營養生長旺盛,故表現為苗期的病情總比成株期輕。

  3.1選用抗病品種

  豇豆品種間對銹病菌的抗病性差異明顯,可通過試種根據生產要求和消費習慣選用。

  3.2合理安排,加強田間管理

  ①杜絕在早豇豆地中套種遲播豇豆;遲豇豆和早播重病田應間隔一定距離,嚴防緊緊相鄰。

  ②避免前期氮肥施用過多。

  ③合理密植,高畦栽培及拔藤后做好清潔田園工作。

  3.3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開始噴藥。藥劑可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30%氟菌唑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25%丙環唑乳油3000倍液,或50%萎銹靈乳油800溶液,或50%硫磺懸浮劑200倍液等進行噴霧,施藥間隔10~15天;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0.5∶0.5∶100的波爾多液,或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等進行噴霧,間隔7~10天。

相關信息

版權聲明

 1.本欄目為純公益性欄目,無任何商業目的。因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若單位或個人不同意刊載您的信息請速與本站聯系, 我們將盡快按您的要求修改或刪除。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農資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為資料提供者和原作者所有。

 3.本站不保證為向用戶提供便利而設置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371-63563137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