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關鍵字  
首頁 >> 科技頻道 >> 植保技術 >> 正文
 

水稻苗期病害如何防治

(發布日期:2016-3-29 11:07:12)
瀏覽人數:
爛秧是水稻苗期多種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總稱。生理性爛秧常見的有:爛種、漂秧、“黑根”等。爛種是播種后不發芽而腐爛,或幼芽陷入秧板泥層中腐爛而死。漂秧是出芽后長久不能扎根,稻芽漂浮傾倒,最后腐爛而死。以上兩種是由于種子質量差,催芽過程中稻種受熱或受寒或秧田整地播種質量欠佳,蓄水過深,缺氧窒息等原因所致,嚴格說不屬病害范圍之內。“黑根”是一種中毒現象。當施用未腐熟的綠肥或大量施用有機肥和硫銨苗肥后,又蓄水過深,土壤還原態過強,土壤中廣泛存在的硫酸根還原細菌迅速繁殖,產生大量硫化氫、硫化鐵等還原性物質,毒害稻苗,使稻根變黑腐爛,葉片逐漸枯死。周圍土壤也變黑,有強烈臭氣。
    侵染性爛秧主要包括綿腐病和立枯病。一、癥狀。綿腐病:播種后5~6天內即可發生。初期從種殼裂口處或幼芽基部先出現少量乳白色膠狀物,逐漸向四周長出白色絮狀菌絲,呈放射狀,后常因氧化鐵沉淀或藻類、泥土黏附而呈鐵銹色、綠褐色或泥土色。受侵稻種內部腐爛不能萌發,或病苗基部腐爛而枯死。初發病時秧田中零星點片出現,如持續低溫復水,可迅速蔓延,全田枯死。立枯病:早期受害,植株枯萎,莖基軟弱,易拔斷,較晚受害心葉萎垂卷縮,莖基軟腐,全株黃褐枯死,病部長出白色、粉紅色或黑色霉層。二、病原。綿腐病:主要由綿霉屬真菌引起,包括:層出綿霉、稻綿霉、鞭綿霉等,屬鞭毛菌亞門真菌。菌絲管狀,無隔膜,發達而有分枝。游動孢子逸出時,先聚集在孢子囊開口處,呈休止狀態。經過一段時間后再形成具有兩根鞭毛的腎狀游動孢子而分散。有性生殖由雄器中的精子與藏卵器中的卵子結合形成卵孢子。卵孢子球形,厚膜,抗逆力強,經休眠后萌發,內部分割而形成游動孢子。此外腐霉屬、網囊霉屬以及類腐霉菌等有時也引致稻苗腐爛。立枯病:主要由下列半知菌所引起。鐮刀霉屬真菌,包括:禾谷鐮刀菌、木賊鐮刀菌和尖孢鐮刀菌等, 屬于絲孢綱真菌。分生孢子鐮刀狀,彎曲或稍直,無色透明,有多個分隔,小型分生孢子橢圓形或卵圓形。木賊鐮刀菌小型分生孢子稀少,尖孢鐮刀菌易產生小型分生孢子和大型分生孢子,且大型分生孢子多型;菌絲在生長后期可產生藍綠或暗藍色菌核。立枯絲核菌,此菌只產生菌絲和菌核。幼嫩菌絲無色,成銳角分枝,分枝處縊縮,多分隔。老熟菌絲淡褐色,分隔縊縮顯著,細胞中部膨大而呈藕節狀。菌核形狀不規則,直徑1~3mm,褐色。三、發病規律。引致爛秧的病菌均屬土壤習居性真菌,能在土壤中長期營腐生生活。綿霉菌、腐霉菌還普遍存在于污水中,它們一般不易侵染健壯幼苗,僅當秧苗生機衰弱時才猖獗危害。腐霉菌以菌絲、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游動孢子靠流水傳播。鐮刀菌一般以菌絲和厚壁孢子在多種寄主的殘體上及土壤中越冬,靠菌絲蔓延于行株間而傳播。侵染性爛秧的菌源條件或多或少是經常具備的,主導發生爛秧的因素乃是秧苗抗病性。當天氣不良和管理不當,致使秧苗生機衰弱,各種弱寄生菌乘虛而入。低溫陰雨,光照不足是引起爛秧的重要因素,其中尤以低溫影響最大。秧苗抗寒性與品種類型、種子質量、幼苗生育期及生長狀況等都有關系。各類秧田由于環境條件不同,引起爛秧的原因也有差異。在侵染性爛秧中, 水秧田綿腐病較重,濕潤秧田較輕,旱秧田則極少發生。秧田位于風口處,易受冷風吹襲,水溫下降,爛秧嚴重。光照不足的秧田,爛秧也較嚴重。此外,土質黏軟,整地粗放,播種后常因種谷陷于泥中而引起腐爛。秧板不平,積水而妨礙幼芽的呼吸作用,或隆起處的秧苗易遭受霜凍和陽光灼傷,都易引致爛秧。秧苗體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是抗寒力的物質基礎。凡秧田施用速效氮肥過多致使葉片黑綠,碳氮比低的,則抗寒性差,一遇低溫即易誘致爛秧。秧田灌溉技術對爛秧的關系也很密切,適當控制水量,即使在不良的外界環境下,也能減輕或避免爛秧發生。當寒流來臨氣溫下降時,如未能及時灌水保溫,或陰雨天深灌過久,或用污水灌溉的都易爛秧。四、病害控制。爛秧的防治應以提高育秧技術,改善環境條件,增強稻苗抗病力為主,必要時適時進行藥劑防治。1.改進育秧方式,保證秧田質量  應因地制宜采用塑料薄膜育秧和溫室蒸氣育秧。露地育秧應在濕潤秧田的基礎上加以改進。秧田應選擇避風向陽,地勢較高而平坦,肥力中等灌溉方便的田塊。整地力求精細。凡冬閑田作秧田要冬耕曬白,施足基肥,多施溫性肥料,以增加土溫及其通透性,播種前除去板面雜草和稻根。2.精選谷種  種谷要做到純、凈、健壯。在浸種前認真做好曬種工作,以提高種子的生活力和發芽率。曬種后,進行風選,鹽(泥)水選種和對種子浸種消毒后再行催芽。3.提高浸種催芽技術  浸種催芽應掌握在溫度基本穩定在10℃以上進行,催芽時掌握好溫度和水分。4.掌握短期播種,注意播種質量  早春寒流頻繁,天氣多變,南方稻區要在當地日平均氣溫12℃以上,方可大批播種露地秧;北方稻區一般采用水床或改良水床育秧,氣溫要穩定在10℃時播種。播種量要適當,落谷要均勻,塌(埋)谷不見谷。覆蓋物要因地制宜采用暖性又有肥效的草木灰等,播種后讓其自然落干和曬秧板。增溫通氣消除土壤中還原性毒物,利于扎根出苗,使秧苗得以齊、全、勻、壯。5.科學管水,合理施肥  在管水上要做到既能控水勇氣促根,又能灌水保暖護苗。一般保持寸水育苗。施肥要掌握穩、輕、重的原則,使秧苗“得氮增糖”,增強抗寒力。6.藥劑防治  在水稻3葉期,每m2澆灑65%~70%敵克松1000倍液或5.5%浸種靈II號3000~5000倍液2~3kg,對秧苗青枯、黃枯防效顯著;5.5%浸種靈II號乳油5000倍液浸種,對立針期立枯病有顯著防效;對苗床土壤進行調酸處理和惡霉靈處理,也能有效防治水稻秧田立枯病、青枯病。

相關信息

版權聲明

 1.本欄目為純公益性欄目,無任何商業目的。因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若單位或個人不同意刊載您的信息請速與本站聯系, 我們將盡快按您的要求修改或刪除。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農資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為資料提供者和原作者所有。

 3.本站不保證為向用戶提供便利而設置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371-63563137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