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關鍵字  
首頁 >> 科技頻道 >> 植保技術 >> 正文
 

水稻病蟲害如何綜合防治

(發布日期:2016-4-5 11:02:55)
瀏覽人數:
實行綜合防治可以增強水稻自身的抵抗能力,惡化病蟲發生環境,從而有效地控制病蟲害。綜合防治還可以減少環境污染,保護人類健康,確保水稻增產增收。

  1、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是防治病蟲害的基礎。農業防治措施主要有減少病蟲源、選擇抗性良種、培育壯秧、合理施肥、科學用水等。

  1.1 減少病蟲源

  減少病蟲源是農業防治的重要措施。及時處理病株是減少病源的有效辦法。平時發現病株要及時拔除,收獲時把病株燒掉。收獲后,及時犁田耙耕,可以消滅殘留在稻茬或土層內的害蟲和蟲卵。開春3月中旬前,是化蛹盛期,灌水耙田漚田,浸死越冬的幼蟲和蛹。

  不同作物,危害它們的病蟲害不完全相同,實行水旱輪作,可以減少病蟲源的積累。

  1.2 選用抗性良種

  選用抗病性好的優良品種是預防病蟲害的有效措施。要根據本地的病蟲害情況選擇。另外還要注意經常更換品種,長期大面積種植單一品種,會造成該品種抗性降低,導致病害流行。

  1.3 培育壯秧

  培育健壯的秧苗,是預防水稻病蟲害的基礎。秧苗健壯,移栽后水稻對病蟲害的抵抗力強。

  1.4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施肥時要盡量多施有機肥,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施用沼肥。施用化肥時,要注意氮、磷、鉀肥的施用比例。不要偏施氮肥,過量施用氮肥禾苗柔嫩貪青,容易招蟲惹病。適量增施鉀肥可以使稻葉老健不披垂,既改善稻株營養狀況,又增強抗病蟲能力。

  1.5 科學用水

  科學用水也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科學用水就是要合理地灌溉。水稻生長過程中,用水時要做到“淺水插秧,寸水回青,薄水分蘗,夠苗曬田,抽穗揚花時,回淺水灌溉,后期干干濕濕到老熟”。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態調控技術,實現病蟲害區域治理,形成有利于作物生長,有利于害蟲天敵生活的環境,不利于病蟲繁殖生活的環境。

  可以采用以下措施進行生物防治:工廠化飼養天敵,釋放到田間;應用生物類農藥取代高殘留化學農藥;利用昆蟲性信息素干擾害蟲雌雄交配,降低害蟲繁殖力;采用生態種養模式。

  2.1 工廠化飼養天敵

  工廠化飼養天敵就是,在實驗室或工廠飼養寄生性天敵和捕食性天敵,然后釋放到田間,達到以蟲制蟲的目的,效果很好。

  2.2 應用生物類農藥

  用蘇云金桿菌等生物類農藥取代高殘留化學農藥,既不污染環境,又能有效地防治病蟲害。

  2.3 干擾雌雄交配

  在害蟲羽化期,把性引誘劑的誘芯掛在田間誘盆上,盆里盛肥皂水,當雄蟲靠近誘芯,就會掉入水中。可以大大減少雌蟲交尾機會,降低害蟲繁殖力。

  2.4 采用生態種養模式

  稻鴨共育種養結合就是一種很好的生產模式。中國水稻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對稻鴨共育防治病蟲害進行了試驗,表明:鴨子對稻田稻飛虱、二化螟蟲、葉蟬有明顯的捕食作用,共育稻田可以不用或少用殺蟲劑。

  而且稻鴨共育,鴨子在稻叢中間穿行,踏除老黃葉,改善了水稻基部的通風透光性,可以減輕紋枯病的蔓延和危害。

  3、物理防治

  采用一些物理防治措施也能有效的預防和殺死一些害蟲。例如利用燈光誘殺害蟲、用各種捕蟲網捕殺害蟲等。

  4、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就是用藥劑防治病蟲害。大量施用農藥,容易造成環境污染,還會傷害天敵,破壞稻田的生態平衡,因此,必須科學用藥。首先要掌握準確的病蟲害預測和預報;用藥時要注意抓住重點,兼顧一般;另外還要合理地選用農藥,并注意適期、適量用藥。

  4.1 準確的預測和預報

  準確的病蟲害預測和預報是實現科學用藥防治病蟲害的基礎和前提。根據預測預報,對達到防治指標的田塊用藥,未達到防治指標的田塊,堅決不用藥。

  4.2 抓住重點,兼顧一般

  用藥時要抓住重點,兼顧一般,以水稻生育期為中心,主攻一、兩個重點防治對象,兼治其它病蟲,能挑治的不普治,能兼治的不專治。

  4.3 合理選用農藥

  要合理選用農藥,盡量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對口農藥。禁止使用擬除蟲菊酯類及其混配農藥,水稻后期嚴禁使用甲胺磷等劇毒、高毒農藥。

  4.4 適期、適量用藥

  適期、適量用藥就是要根據當地《病蟲情報》,結合田間調查,確定防治期;還要注意農藥使用的有效劑量,不能隨意增加用藥量;同時需要采用正確的施藥方法,如防治稻瘟病、卷葉螟等葉面病蟲,應該使用低容量或超低容量噴霧。防治稻飛虱、紋枯病等莖下部病蟲則用粗水噴霧。防治對象基本相同的農藥要輪換使用,避免病蟲產生抗性。

  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不但可以減少農藥用量,還能明顯改善稻田生態環境,確保水稻豐產增收,社會、經濟、生態效益十分顯著。


相關信息

版權聲明

 1.本欄目為純公益性欄目,無任何商業目的。因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若單位或個人不同意刊載您的信息請速與本站聯系, 我們將盡快按您的要求修改或刪除。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農資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為資料提供者和原作者所有。

 3.本站不保證為向用戶提供便利而設置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371-63563137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