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關鍵字  
首頁 >> 科技頻道 >> 植保技術 >> 正文
 

春菜病蟲害發生及防治方案

(發布日期:2017-5-3 10:32:18)
瀏覽人數:
春夏之交,光熱資源豐富,雨量充沛,春菜陸續進入盛產期,隨著氣溫逐漸升高,田間濕度增大,病蟲害開始擴散蔓延。根據歷年蔬菜病蟲發生情況、天氣預報等因素分析預判,今年春菜病蟲害發生程度為3級,局部4級,重于、早于去年,病害重于蟲害,預計發生面積25萬畝(次)左右。當前要重點防控瓜類蔬菜霜霉病、白粉病,茄果類蔬菜疫病、青枯病,豆類蔬菜銹病等病害;蟲害主要防治蚜蟲、菜青蟲、小菜蛾、瓜實蠅、美洲斑潛蠅、葉甲、粉虱(白、煙粉虱)等。
 
一、黃瓜霜霉病
 
1.危害癥狀:主要危害葉片,病葉正面有黃綠病班,葉緣和葉背有水浸斑,病斑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黃褐斑,潮濕時葉背面有黑灰色霉層,后期病葉卷曲形成黃干葉,易破碎。
 
2.防治方法:加強田間管理,預防高濕環境,提高植株抗性。可葉面噴施0.l%尿素或0.3%磷酸二氫鉀。發病初期噴施75%百茵清500倍液,或64%殺毒礬400倍液。
 
二、黃瓜白粉病
 
1.危害癥狀:葉片布滿白粉,后期變成灰色,病葉枯黃。
 
2.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噴施粉銹寧 1500倍液,或 75%百菌清600倍液。
 
三、黃瓜細菌性角斑病
 
1.危害癥狀:危害葉片、莖和果實。病葉初期呈水浸狀淡褐色病斑,后期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黃褐斑。潮濕時葉背面有乳白色菌膿,干燥時呈白色薄膜狀,質脆易穿孔。病莖縱裂呈水浸狀腐爛,干枯后變為褐色。病果有水浸斑。
 
2.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預防高溫高濕;發病初期噴施50%琥珀肥酸銅500倍液,或200單位農用鏈霉素,也可噴施1:2:300波爾多液。
 
四、番茄晚疫病
 
1.危害癥狀:癥狀與馬鈴薯晚疫病相似,危害葉、莖和青果。病葉的葉尖或葉緣呈水浸狀暗綠斑,潮濕時葉背有白霉。病莖有黑褐色腐爛斑。病果有水浸狀暗褐色凹陷斑,潮濕時有白霉。
 
2.防治方法:當氣溫15℃左右,濕度85%以上時易發病,加強田間管理,預防低溫高濕。發病初期選用58%甲霜靈錳鋅、50%甲霜琥銅、68.75%氟菌·霜霉威(銀法利)、氟啶胺(福帥得)防治,間隔7—10天后另用一種農藥防治。
 
五、番茄青枯病
 
1.危害癥狀:細菌性病害。病菌在病殘體上越冬,通過根部或傷口侵入植株,借助灌溉水或管理操作傳播。當氣溫30℃以上易發病。初期主葉萎蔫下垂,隨后中下部葉片凋萎,或一側葉片萎蔫。病莖有水浸狀褐色斑,折斷病莖可見內部呈褐色,由傷口處流出白色菌膿,在病莖的下部易生長不定根。
 
2.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噴施 200毫克/升硫酸鏈霉素,或4000倍硫酸鏈霉素灌根(每株用藥液300克,10天灌根1次,連灌3次)。
 
六、辣椒疫病
 
高溫多雨季節發生嚴重,一旦發生蔓延,造成大面積死苗和爛果。輪作、防止田間積水。發病初期選用50%烯酰氯嗎800倍液、72%克露600倍液或53%雷多米爾600~800倍液噴霧。每隔5~7天噴一次,連噴2~3次。
 
七、辣椒炭疽病
 
1.危害癥狀:葉片受害初期呈水浸狀褪綠色圓形病斑,邊緣褐色,中央灰白色,具有同心輪紋,輪生黑色小點,病葉易脫落。果實受害后,表皮初生水浸狀黃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中央呈灰褐色隆起的同心輪紋,密生小黑點。潮濕時病斑表面長出橙紅色粘稠物,病果干縮,易破裂。
 
2.防治方法:及時摘除病葉、病果,清除病殘體。選用 80%炭疽福美、50%多菌靈、20%氟硅唑咪鮮胺或70%甲基托布津,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八、辣椒青枯病
 
1. 危害癥狀:細菌性病害。首先頂部葉片萎蔫,繼后下部葉片萎蔫下垂;起初白天萎蔫,早晚恢復正常,3~4天后不再恢復,最后死亡呈青枯狀。病菌多從根部或莖部傷口侵入,莖基部維管束變褐色,橫切莖部,擠壓有菌膿溢出。
 
2.防治方法:與非茄科作物輪作,酸性土壤增施石灰。藥劑噴霧結合灌根,防效更佳。選用23%絡氨銅水劑400倍液+72%農用鏈霉素4000倍液,每隔5~7天淋灌一次,連噴2~3次。
 
九、豇豆病蟲害
 
主要病害有銹病、葉斑病和根腐病,蟲害有豆莢螟、潛葉蠅和螨類。用粉銹寧防治銹病,用甲基托布津防治葉斑病,用多菌靈、敵克松防治根腐病。豆莢螟選用1.8%阿維菌素、90%晶體敵百蟲、20%增效氯氰乳油防治。潛葉蠅和螨類用阿維菌素防治。
 
十、蚜蟲
 
蚜蟲是十分常見的蔬菜害蟲。生物防治:黃板誘蚜,防治有翅成蚜。藥劑防治: 10%吡蟲啉4000~6000倍液、40%樂果乳油1000~2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噴霧防治。

作者:譚監潤    來源:云陽縣植物保護站  

相關信息

版權聲明

 1.本欄目為純公益性欄目,無任何商業目的。因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若單位或個人不同意刊載您的信息請速與本站聯系, 我們將盡快按您的要求修改或刪除。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農資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為資料提供者和原作者所有。

 3.本站不保證為向用戶提供便利而設置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371-63563137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