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關鍵字  
首頁 >> 科技頻道 >> 植保技術 >> 正文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防治措施

(發布日期:2017-5-9 9:55:31)
瀏覽人數: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是一種由遷飛性害蟲白背飛虱為主要傳毒介體的惡性病毒病,具有突發性、暴發性強,擴散蔓延快、為害隱蔽等特點。5~6月份連江縣進入雨季,白背飛虱將隨強對流氣流大量遷入中稻秧田及早插本田,增殖速度快,若不注意防治,將對水稻生長與產量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各鄉鎮要高度警惕,切實把監測和防控工作關口前移,加強傳毒介體昆蟲白背飛虱的蟲量監測,抓好中稻秧田及大田前期稻飛虱的防治,預防南方黑條矮縮病的發生,必須采取“治蟲防病、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防控策略。
 
  1、秧田期藥劑防治:在秧苗移栽前施一次“送嫁藥”;未經拌種處理的秧田,于秧苗一葉至三葉一心和移栽前各噴藥一次,秧田周圍雜草也同時噴藥;藥劑可選25%吡蚜酮可濕粉16~20克/畝,或25%噻嗪酮可濕粉30~40克/畝。
 
  2、分蘗期藥劑防治:移栽時要注意剔除矮小病秧,移栽到大田后,根據遷入白背飛虱種群數量,適時噴施速效和持效殺蟲劑等,壓低白背飛虱蟲口數量,降低病害流行風險。藥劑可選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30~40克/畝,或25%吡蚜酮可濕粉16~20克/畝,或25%噻嗪?異丙威可濕性粉劑150克/畝,或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10克/畝,兌水45~60公斤均勻噴霧。
 
  3、及時拔除病株:在水稻栽后20天內,對叢病率超過3%的發病田塊,及時拔除病株(叢),踩入泥中,然后從健叢中掰出一半或將儲備秧苗補上,同時加強肥水管理,促早發,保證有效分蘗數。
福建連江縣農業局

相關信息

版權聲明

 1.本欄目為純公益性欄目,無任何商業目的。因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若單位或個人不同意刊載您的信息請速與本站聯系, 我們將盡快按您的要求修改或刪除。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農資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為資料提供者和原作者所有。

 3.本站不保證為向用戶提供便利而設置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371-63563137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