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關鍵字  
首頁 >> 科技頻道 >> 植保技術 >> 正文
 

濮陽市2019年小麥中后期病蟲草害防治技術指導意見

(發布日期:2019/2/20 10:43:42)
瀏覽人數:
病蟲草害是影響小麥產量和品質的主要障礙因素。據農業農村部和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通報,預測今年我市小麥主要病蟲害總體將偏重發生,特別是小麥赤霉病存在偏重至大流行的風險。為切實做好監測防控工作,保護小麥生產安全,促進穩糧增收和優質小麥發展,現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加強病蟲監測,及時發布預報

根據我市生產實際,要重點做好小麥赤霉病、白粉病、紋枯病、吸漿蟲、麥蚜、麥蜘蛛等病蟲的監測預報工作。各縣(區)要進一步落實工作責任,增加監測網點,充實測報人員,培訓測報技術,保障測報經費,確保各項工作正常開展。要采取系統調查和大田普查相結合的科學方法,3天一次定點調查,7天一次全面普查,全面掌握病蟲發生動態,在加強專家會商和科學研判的基礎上,及早發布重大病蟲發生趨勢預報,為政府決策當好參謀,爭取防控工作主動權。總之,絕不允許因監測工作不到位,預報信息不準確,匯報時間不及時而貽誤防治時機,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二、突出主攻對象,實施科學防控

小麥中后期病蟲種類多,往往多種病蟲混合發生,重疊危害,我市應以赤霉病、紋枯病、穗蚜、吸漿蟲等為重點防控對象。在防控策略上,要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分類指導的原則,采取非化學防控措施與化學防治相結合,應急處置與持續治理相結合,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群防群治相結合。在防控藥劑選擇上,重點推廣生物農藥和高效低毒的化學農藥,相同品種藥劑重點推廣高含量產品和懸浮劑、水乳劑等環保高效劑型,同時,積極試驗示范推廣農藥減量助劑,實現減藥控害。各縣(區)要結合小麥品種布局、抗病性及歷年病蟲發生危害特點,明確防控重點,制定防控技術方案,指導科學防控。

三、狠抓關鍵環節,落實防控技術

一是拔節前實施化學除草和病蟲早控。小麥返青后至拔節前是春季化學除草的關鍵時期,對于冬前沒有進行化學除草的麥田,可在日均氣溫穩定通過6℃以后,選擇晴好天氣于上午10點~下午4點,根據草情、草相等實際情況,選準對路藥劑,采用適宜劑量,科學開展麥田雜草防除。小麥返青拔節期也是防治紋枯病、莖基腐病和麥蜘蛛等病蟲的有利時機,可以結合化學除草進行。

二是抽穗揚花期全面預防赤霉病。對小麥赤霉病,要堅決克服麻痹僥幸心理,科學研判,及早準備,主動出擊,實施全生育期綜合防治,確保防在發生流行之前。一是加強栽培管理。平衡施肥,增施磷、鉀肥;控制中后期小麥群體數量,做到田間溝渠通暢,創造不利于病害流行的環境。二是堅持見花打藥,主動預防。在小麥抽穗至揚花期遇有陰雨、露水和多霧天氣且持續2天以上,首次施藥時間應提前至齊穗期。三是選好對路藥劑和器械。推薦選用氰烯菌酯、咪鮮胺、枯草芽孢桿菌、多粘類芽孢桿菌、井岡·臘芽菌、戊唑醇及其復配制劑以及耐雨水沖刷劑型,注重交替輪換用藥,避免或延緩抗藥性產生。要盡量使用自走式寬幅施藥機械、自主飛行無人機等高效植保機械,選用小孔徑噴頭噴霧,避免使用擔架式噴霧機。

此期還要做好小麥吸漿蟲的防控。小麥吸漿蟲高密度區域要重點抓好蛹期土壤處理和成蟲期噴藥防治兩個關鍵環節,一般發生區重點做好抽穗至揚花前的成蟲防治。

三是灌漿期做好一噴三防。小麥灌漿期是多種病蟲發生危害高峰期,要根據病蟲發生的實際情況,將殺菌劑、殺蟲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及葉面肥等,科學配方、混合噴灑,綜合控制白粉病、赤霉病、蚜蟲等多種病蟲危害,達到一噴多效。

四、推進統防統治,提高防治效果

各縣(區)農業植保部門應充分整合重大病蟲防控、綠色高產創建、優質小麥生產、植保社會化服務項目等涉農資金,加大政府購買病蟲防治服務力度,組織動員專業化合作組織等社會力量全力投入小麥重大病蟲統防統治工作,推行統一組織發動、統一技術方案、統一藥劑供應、統一防治時間、統一施藥作業“五統一”服務,努力擴大專業化統防統治面積,提高防控效率和效果。特別是省里安排的綠色高產創建示范區、優質小麥生產基地、植保社會化服務項目區和病蟲綜合防治示范區,要確保統防統治全覆蓋,以提高防控效率和作業質量。要充分發揮種糧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示范引領作用,帶動群防群治工作全面開展。

五、強化示范帶動,搞好技術服務

承擔工作任務的縣(區)要認真按照省站“關于加強小麥病蟲草害綠色防控示范區建設工作的通知”(豫保〔2018〕61號)要求,增加投入,優化方案,落實技術,強化宣傳,切實抓好省級綠色防控示范區和農業部融合示范區建設,充分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要通過開展現場觀摩,展示先進實用技術,促進科學用藥、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推進。要結合“萬名科技人員包萬村”活動,組織技術人員入村進戶,加強對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的技術和信息服務,面對面開展病蟲防治培訓指導,力爭做到每戶有一份明白紙,每村有一位明白人,每鄉鎮有一名指導專家,確保防控技術落實到位。同時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春季麥田病蟲害科學防控技術,確保防治質量,堅決打贏以赤霉病為主小麥重大病蟲防控殲滅戰,實現“蟲口奪糧”,確保我市夏糧持續增產。

相關信息

版權聲明

 1.本欄目為純公益性欄目,無(wu)任何商業目的(de)。因部(bu)分(fen)文章來源于網(wang)絡,若單位(wei)或個人不同意刊載您(nin)的(de)信息請速與本站(zhan)聯系, 我們將(jiang)盡快按您(nin)的(de)要求(qiu)修改或刪除。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農資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為資料提供者和原作者所有。

3.本站不(bu)保證為向用(yong)戶提供便利(li)而設置的(de)(de)外(wai)部鏈(lian)接的(de)(de)準確性和完整性。如因作品內容、版權(quan)和其(qi)它問題(ti)需要(yao)同(tong)本網聯系(xi)的(de)(de),請(qing)在30日內進行。聯系(xi)電話:0371-63563137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