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關鍵字  
首頁 >> 科技頻道 >> 種子品種 >> 正文
 

適宜貴州的國審品種

(發布日期:2005-1-24 8:58:37)
瀏覽人數:
國家審定適宜貴州省種植的小麥品種 
品種名稱         (品種來源) 國家審定時間 品種審定編號 選育單位 適宜種植地區 
綿陽19                                   (綿陽11中系統選育而成) 1991年 GS02002-1990 四川省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四川西北部、陜西南部、貴州等省區中肥條件下種植。 
綿陽24                                  (綿陽0182/83選13028) 1998年 國審麥980007 四川省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西南冬麥區種植 
綿陽26                                  (綿陽81-1/川育81-24) 1998年 國審麥980008 四川省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西南麥區種植  
川育14                                  (原代號33976)(9920/21646) 1999年 國審麥990002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適宜在長江上游冬麥區的四川、重慶、云南、貴州等省中上等水肥地區種植。 
川麥107甘共苦                      (原名89-107)                  (2469/80-28-7) 2000年 國審麥2000001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適宜在長江上游冬麥區中上等水肥地區種植 
渝麥7號                           (84-2/91-125) 2001年 國審麥2001001 重慶市作物研究所 適宜在四川、河南南部、陜西南部、貴州中西部、重慶及云南冬麥區中上等肥力條件的旱地和稻薦麥田種植。 
綿農6號                               (85-42/巴麥18) 2001年 國審麥2001002 西南科技大學 適宜在四川、河南南部、陜西南部、貴州西部、重慶及云南冬麥區中上等肥力條件的旱地和稻薦麥田種植。 
川農16號                                     (原名:98-1231)              (川育12×87-429) 2003年 國審麥2003023 四川農業大學 適宜在長江流域冬麥區上游的四川省、重慶市、貴州省、云南省和陜西省漢中地區中上等水肥地種植。 
川農17號                                (原名:R57)                    (91S-23×A302) 2003年 國審麥2003024 四川農業大學 適宜在長江流域冬麥區上游的四川省、重慶市、貴州省、云南省和陜西省漢中地區中上等水肥地種植。
川麥39                     (原名:川00062)            (墨444/90-7) 2004年 國審麥2004001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適宜在長江上游冬麥區的四川、重慶、貴州、云南、陜西南部、河南南部、湖北西部小麥產量中等及偏上水平地區種植。
川麥42                         (原名:川99-1572)(SynCD768/SW3243//川6415) 2004年 國審麥2004002 四川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 適宜在長江上游冬麥區的四川、重慶、貴州、云南、陜西南部、河南南部、湖北西北部等地區種植。

  
國家審定適宜貴州省種植的馬鈴薯品種 
品種名稱                 (品種來源) 國家審定時間 品種審定編號 選育單位 適宜種植地區
川芋早                                (7032-2/燕子) 1998年 國審薯980002 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 西南薯區和長江流域薯區作二季栽培,城郊蔬菜種植。
安薯56                                  (175/克新二號) 1994年 GS05002-1993 陜西省安康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 西南地區種植


國家審定適宜貴州省種植的油菜品種 
品種名稱                 (品種來源) 國家審定時間 品種審定編號 選育單位 適宜種植地區 
川油18                               (III-232/84039-1) 1999年 國審油990003 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 西南的四川、貴州等省菌核病輕發區種植 
秦油2號                                (陜2A/墾C1) 1993年 GS07001-1992 陜西省農墾科技教育中心 黃、淮、長江流域適宜地區推廣   
惠豐1號(甘藍)(9004325/9117-7)                        2000年 國審油2000002 山西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適宜在東北、華北、西南和長江流域作中晚熟秋甘藍品種種植。 
川油21                              (9403A/9403R) 2001年 國審油2001001 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 適宜在四川、重慶、貴州、云南等省冬油菜區種植。 
雜選一號                                (156A-3/92-6) 2001年 國審油2001002 貴州省種子站 適宜在四川、重慶、貴州、云南等省冬油菜區種植。 
綿油11號             (綿恢6號×綿9AB-1) 2002年 國審油2002004 四川省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適宜在長江上游的四川、重慶、貴州、云南等省種植。 
油研七號                      (22A×1536~119) 2002年 國審油2002006 貴州省油料科學研究所 適于在貴州、江西、四川種植。 
川油15                     (8702A×T1082) 2002年 國審油2002008 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 適于在長江上游平原及丘陵地區種植。 
綿油12號                                 (品93-496×綿7MA-1) 2003年 國審油2003016 四川省綿陽市農科所,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 適宜在長江上、中游地區的四川、重慶、貴州、云南、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冬油菜主產區種植 
黔油16號                               (98-8A×98-8C) 2003年 國審油2003017 貴州省農業科學院油料所 適宜在長江上游地區的四川、重慶、貴州、云南等地的冬油菜主產區推廣種植。生產上注意防寒抗凍。
黔油15號                            (7005A×7005C) 2003年 國審油2003018 貴州省農業科學院油料研究所 適宜在長江上游地區的貴州、四川、重慶、云南等省的冬油菜主產區推廣種植。
蜀雜9號                             (S07-3×84100-18) 2003年 國審油2003023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院 適宜在四川、重慶、貴州、云南等地的油菜主產區推廣種植。
渝黃1號                              (GH01×98P54) 2003年 國定油2003024 西南農業大學 適宜在長江上游地區的貴州、四川、重慶、云南等省的冬油菜區推廣種植。
德油8號                     (156A-3×97-114R) 2003年 國審油2003025 (個人):            李厚英、王華 適宜在長江上游地區的貴州、四川、重慶、云南等省冬油菜主產區推廣種植。
中油6303                (8908A×R5) 2004年 國審油2004001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適宜在長江上游地區的四川、重慶、云南、貴州四省和陜西漢中、安康兩地區的冬油菜主產區種植。
中油雜7號                (98A×R2) 2004年 國審油2004003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適宜在長江上游的四川、重慶、貴州、云南四省及陜西省的漢中、安康兩地區的冬油菜主產區種植。
蓉油12號                  (蓉A0464×蓉C2156) 2004年 國審油2004013 四川省成都市第二農科所 適宜在長江上游地區的貴州、云南(玉溪地區除外)、四川、重慶四省(市)的冬油菜主產區種植。
綿油14號                (綿101AB×綿恢8號) 2004年 國審油2004020 四川省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適宜在長江上游地區的四川、重慶、貴州、云南四省及陜西省漢中、安康地區的冬油菜主產區種植。
德油8號(擴審)               (原名:雜選3號)                (156A-3×97-114R) 2004年 國審油2004021 (個人):  李厚英、王華 適宜在長江流域的貴州、四川、重慶、云南、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上海9省(市)及江蘇、安徽兩省的淮河以南地區的冬油菜主產區種植。
油研10號                    (27821A×942) 2004年 國審油2004027 貴州省油料科學研究所 適宜在貴州、四川、云南、重慶、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上海九省(市)和江蘇、安徽兩省的淮河以南地區的冬油菜主產區種植。

國家審定適宜貴州省種植的玉米品種 
品種名稱                           (母本/父本) 國家審定時間 品種審定編號 選育單位 適應范圍
中單2號                          (M017×自330) 1990年 GS03008-1984 中國農科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陜西、寧夏、甘肅、山東、山西、北京、河北、吉林等省種植
73單交                                  (77×自330) 1991年 GS03010-1990(或GS03005-1984) 湖北省鄖陽地區農科所、四川省雷馬屏農場 四川、湖北、陜西、貴州、云南、等省種植
綿單1號                               (南21-3×81565) 1992年 GS03001-1991 四川省綿陽市農科所 西南山區種植
川農單交9號           (48-2×5003) 1995年 GS03003-1994 四川農業大學 四川省平丘地區以及西南類似地區種植
雅玉2號                 (7922×S37) 1995年 GS03002-1994 四川省雅安地區農科所 西南山地玉米區種植
掖單13                     (478×丹340) 1998年 國審玉980014 山東省萊州市農科院 有效積溫2650℃以上玉米區,春夏播均可
中單321                     (中451×中自01) 1998年 國審玉980008 中國農科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東北春玉米區、華北春玉米區、西北春玉米區和西南玉米區種植,種子應包衣,防止絲黑穗病
川單12                         (20-48×09-613) 1998年 國審玉980007 四川農大玉米中心 四川、貴州、湖北、西南等適宜地區種植
農大3138                   (綜31×P138) 1998年 國審玉980004 中國農大 華北春玉米區和部分南方玉米區種植
農大108                     (黃C×178) 1998年 國審玉980002 中國農大植物遺傳育種系 華北、東北、西北等適宜地區作春直播或套種玉米推廣
豫玉18                                (鄭單14號)               (478優×鄭22) 1998年 國審玉980001 河南省農科院糧作所 華北中南部、西北東南部、華北和西南春玉米區和黃淮海夏玉米區
川單14                     (08-64×21-ES) 1999年 國審玉990012 四川農業大學 在四川、貴州、云南等省山區和丘陵地區種植,注意防倒。
興黃單89-2                     (5311×蘇11) 1999年 國審玉990011 貴州省黔西南州農科所 在貴州、云南等海撥600~1800米適宜地區中高肥水條件下種植,注意防冶絲黑穗病
海禾1號                       (LS02×LS08) 1999年 國審玉990010 遼寧省海城市種子公司 在西南春玉米適宜地區種植,種植密度3000株左右為宜
華玉四號                      (HZ85×S7913-1-3) 1999年 國審玉990009 華中農大玉米研究室 在西南春玉米適宜地區種植
渝單5號                          (478×095) 2000年 國審玉20000016 重慶市農科所 西南玉米區種植,在玉米大小斑病易發區慎用
黔單10號                           (93-63×Q102) 2000年 國審玉20000015 貴州省農科院旱糧所 西南肥水條件較好的地區種植
鄂玉10號                       (Z069×S7913) 2000年 國審玉20000014 湖北省十堰市農科所 西南玉米區種植,在玉米大小斑病易發區慎用
農大108                              (178×黃C) 2001年 國審玉米2001002 中國農大 華北、東北、西北春玉米區及黃淮海夏播玉米區,西南玉米區種植
東單13號                (東9606)                 (LD175-1/LD61) 2001年 國審玉2001003 遼寧東亞種子科學院 東北、華北、西北、西南春玉米地區種植
戶單2000               (Q763/L6) 2001年 國審玉2001004 陜西秦龍綠色種業有限公司 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等有效積溫2800℃以上的春玉米區和四川平壩、貴州低海撥區種植
雅玉10(YA3237/200B) 2001年 國審玉2001009 四川省雅安市玉米研究開發中心 云南、貴州、四川、重慶、湖北、廣西等西南玉米區種植
成單19                         (DN 687/7327) 2001年 國審玉2001010 四川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 四川、貴州、重慶的平原丘陵、低山玉米區春播種植

品種名稱                           (母本/父本) 國家審定時間 品種審定編號 選育單位 適應范圍
蠡玉6號                   (618/811) 2001年 國審玉2001011 河北省蠡縣玉米所 湖南、貴州、甘肅、河北春玉米區種植
(特種玉米)高油115(GY220/1145) 1998年 國審玉980009 中國農大植物科技學院植物遺傳育種系 適宜春播或春套播地區作特用(高油、青飼)玉米品種種植
雅玉12(7922/YA3729) 2003年 國審玉2003009 四川省雅安市玉米研究開發中心 四川、重慶、貴州、云南、廣西、湖北、湖南春玉米區和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北部、安徽北部、陜西、山西運城玉米區種植
登海3號 (DH08/P138) 2003年 國審玉2003012 山東省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河北、河南、陜西、江蘇北部、安徽北部夏播區和山西、寧夏、甘肅隴南、云南、四川、重慶、貴州、湖北、湖南、廣西、吉林南部春播區種植
成單22                (273/238) 2003年 國審玉2003013 四川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 四川、重慶、貴州、云南、廣西、湖北、湖南種植
(甜玉米)綠色超人(8611BT/1141BT) 2003年 國審玉2003025 北華玉米研究所 北京、天津、河北、河南、陜西、江蘇、安徽、山西、云南、四川、重慶、貴州、湖北、遼寧、吉林作鮮食甜玉米種植
(糯玉米)渝糯7號(S147/S181) 2003年 國審玉2003032國審玉2003069(擴審) 重慶市農科所 云南、四川、重慶、貴州、湖北、廣西的平壩或淺丘地區和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北部、安徽北部、陜西夏玉米區作鮮食甜玉米種植。(擴審區:浙江、上海、廣西、安徽南部種植。矮花葉病重發地塊慎用)
(糯玉米)筑糯5號(ZS31/金矮糯70) 2003年 國審玉2003034 貴陽市農科所 云南、四川、重慶、貴州、湖北、廣西的平壩或淺丘地區作鮮食甜玉米種植。在絲黑穗病、大斑病易發區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治。
(糯玉米)遵糯1號(混選-1/H52) 2003年 國審玉2003035 貴州省遵義地區農科所 云南、四川、重慶、貴州、湖北、廣西的平壩或淺丘地區作鮮食甜玉米種植。大斑病易發區慎用。
(糯玉米)川玉糯1號(糯157/糯106) 2003年 國審玉2003036 (個人)康登倫 云南、四川、重慶、貴州、湖北、廣西的平壩或淺丘地區作鮮食甜玉米種植。
濮單6號                             (P97來源為7922×昌7-2/9444) 2003年 國審玉2003048 河南省濮陽農業科學研究所 適宜在遼寧、吉林南部、河北承德和張家口地區、山西、天津、寧夏、內蒙古黃河灌區、陜西北部、甘肅、新疆、湖北、四川、重慶、湖南、云南、貴州春播種植,在河南、陜西、安徽夏播種植。在東北注意采用專用防治絲黑穗病種衣劑包衣等綜合措施防治絲黑穗病。
川單23                            (5022來源7922×5003為/A318) 2003年 國審玉2003056 四川農業大學玉米研究所 適宜在湖北、四川、重慶、湖南、云南、貴州種植。
黔興2號                          (78599-3/78599交51) 2003年 國審玉2003057 貴州省種子公司 適宜在貴州、云南、湖南種植,絲黑穗病重發地塊慎用。

品種名稱                           (母本/父本) 國家審定時間 品種審定編號 選育單位 適應范圍
渝單7號                            (自選系268/87-1) 2003年 國審玉2003058 重慶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適宜在四川、重慶、湖南、貴州、廣西、云南種植。
西星甜玉1號             (甜859-3/煙甜-1-1) 2003年 國審玉2003072 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適宜在重慶、四川、云南、貴州、廣西、湖北的平壩或淺丘地區作為鮮食甜玉米種植。注意防治絲黑穗病。
甜單21號(C759/C874) 2003年 國審玉2003027國審玉2003073(擴審)              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遼寧、吉林、黑龍江第一、第二積溫帶、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北部、新疆烏魯木齊、內蒙古赤峰和通遼地區種植(擴審:適宜在山東、河南、河北、陜西、江蘇北部、安徽北部夏玉米區及重慶、四川、云南、貴州、廣西、湖北的平壩或淺丘地區種植。在黃淮海夏玉米區注意預防矮花葉病和莖腐病等病蟲害。)
云甜玉1號                    (白甜糯-1-2-5-1-1-3/2636) 2003年 國審玉2003074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適宜在重慶、四川、云南、貴州、廣西、湖北及河南信陽地區種植,絲黑穗病易發地塊應注意防治。
承玉15                  (543/承系 36) 2004年 國審玉2004019 河北承德裕豐種業有限公司 適宜在四川、湖北、重慶、湖南、云南、貴州種植,注意防治大斑病、紋枯病。
登海3632  (DH08/DH14) 2004年 國審玉2004020 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適宜在四川、湖北、重慶、云南、廣西、貴州種植,注意防治莖腐病、大斑病。
遵玉8號                 (78599-141/L9665) 2004年 國審玉2004021 貴州省遵義市種子公司 適宜在湖北、湖南、貴州和重慶的武陵山區種植,紋枯病發病區慎用。
清玉4號 (QY03/1286) 2004年 國審玉2004022 湖北清江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適宜在湖北、湖南、貴州和重慶的武陵山區種植,矮花葉病、紋枯病高發區慎用,注意防止倒伏。
資玉3號母      (8698-2/937) 2004年 國審玉2004023 四川省萬發種子科技開發研究所有限公司 "適宜在湖北、湖南、貴州和重慶的武陵山區種植,紋枯病高發區慎用。

奧玉17                (618/831) 2004年 國審玉2004024 河北省石家莊蠡玉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適宜在湖北、湖南、貴州和重慶的武陵山區種植,紋枯病高發區慎用,注意防止倒伏。

適宜貴州省種植的水稻品種(國家審定) 
品種名稱        (品種來源) 國家審定時間 品種審定編號 選育單位 適宜種植地區 
汕優63                       (珍汕97A/明恢63) 1990年 GS01004—1989 福建省三明地區農科所 福建省、廣東省、江蘇省、貴州省 
D優63                            (D汕A/明恢63) 1991年 GS01017—1990 四川農業大學 四川、貴州、云南、廣東等省種植 
汕優36輻                      (珍汕97A/IR36輻) 1994年 GS01002—1993 浙江省溫州市農科所 湖北、湖南、貴州、浙江、廣東、廣西等省區推廣 
協優57                                (協青早A/2DZ057) 1998年 國審稻980011 安徽省農科院水稻所、安徽省種子公司  安徽、江蘇、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慶、云南、貴州部分地區 
汕優多系1號               (珍汕 97A/多系1號) 1998年 國審稻980010 四川省內江市農科所 四川、貴州、福建省種植 
崗優22                      (崗46A/CDR22) 1998年 國審稻980009 四川農科院作物所、四川農大水稻所 四川、貴州、福建、云南、陜西等省部分地區種植 
K優5號                 (K17A/多恢1號) 1999年 國審稻990011 四川省農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四川、重慶、貴州省以及同生態類型區作中稻種植 
II優838                     (II-32A/輻恢838) 1999年 國審稻990016 四川省原子核應用技術研究所 四川、重慶、河南省同生態類型地區的稻瘟病。 
II優162                        (II-32A/蜀恢162) 2000年 國審稻20000003 四川農大水稻所 西南及長江流域白葉枯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D優68                       (D62A/多系1號) 2000年 國審稻20000002 四川農大水稻所、四川內江雜交水稻中心 西南及長江流域和河南、陜西省南部白葉枯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川豐2號                    (原名岡優364)    (岡46A/江恢364) 2000年 國審稻20000001 四川省種子站、四川省川豐種業育種中心、四川省江油市種子公司 長江流域及西南稻區白葉枯病、稻瘟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兩優培九                         (培矮64S/9311) 2001年 國審稻2001001 江蘇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 貴州、云南、四川、重慶、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上海、河南、陜西、廣西桂林。 
II優725             (II-32-8A/綿恢725) 2001年 國審稻2001003 四川省綿陽市農科所 四川、貴州黔東南、銅仁中低海拔、湖北等省。 
菲優多系1號                               (菲改A/多系1號) 2001年 國審稻2001005 四川省內江雜交水稻科技開發中心 四川、重慶、貴州遵義、安順等作一季中稻種植 。 
岡優725                    (岡46A/綿恢725) 2001年 國審稻2001006 四川省綿陽市農科所 四川平壩、丘陵、貴州海拔1100米以下作一季中稻種植。 
D優13                (D702A/蜀恢527) 2001年 國審稻2001008 四川農大水稻所 四川平壩、丘陵、貴州海拔1100米以下作一季中稻種植。 
K優047                (K17A/成恢047) 2001年 國審稻2001010 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四川省農科院水稻所 貴州省、四川省、重慶市汕優63種植地區。 
II優明86                       (II-32A/明恢86) 2001年 國審稻2001012 福建省三明市農科所 貴州、云南、四川、重慶、湖南、湖北、、安徽、江蘇、浙江、上海長江流域和河南南部、陜西漢中作一季中稻種植 
岡優1577                   (岡46/宜恢1577) 2003年 國審稻2003003 四川省宜賓市農科所 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浙江、江西、安徽、上海、江蘇省的長江流域(武陵山區除外)和云南、貴州省海拔1100米以下以及河南省信陽、陜西省漢中地區稻瘟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岡優527             (岡46A/蜀恢527) 2003年 國審稻2003004 四川農大水稻所 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浙江、江西、安徽、上海、江蘇省的長江流域(武陵山區除外)和云南、貴州省海拔1100米以下以及河南省信陽、陜西省漢中地區稻瘟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D優527              (D62A/蜀恢527) 2003年 國審稻2003005 四川農大水稻所 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浙江、江西、安徽、上海、江蘇省的長江流域(武陵山區除外)和云南、貴州省海拔1100米以下以及河南省信陽、陜西省漢中地區白葉枯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II優718        (II-32A/FUK718) 2003年 國審稻2003007 四川省原子核應用技術研究所、四川省種子站、成都南方雜交水稻研究所 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浙江、江西、安徽、上海、江蘇省的長江流域(武陵山區除外)和云南、貴州省海拔1100米以下以及河南省信陽、陜西省漢中地區白葉枯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清江1號                    (原名:福優57)                     (福伊A/瀘恢57) 2003年 國審稻2003009 湖北清江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湖北、湖南、貴州省及重慶市的武陵山區海拔800米以下作一季中稻種植 
德農2000                          (原名:協優7954)                                  (協青早A×浙恢7954) 2003年 國審稻2003045 浙江省農科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 適宜在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江蘇省的長江流域和重慶市、云南、貴州省的中、低海拔稻區(武陵山區除外)以及陜西省漢中、河南省信陽地區稻瘟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岡優3551                          (岡46A×宜恢3551) 2003年 國審稻2003046 四川省宜賓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適宜在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江蘇省的長江流域和重慶市、云南、貴州省的中、低海拔稻區(武陵山區除外)以及陜西省漢中、河南省信陽地區稻瘟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紅優2009                            (紅矮A×綿恢2009) 2003年 國審稻2003047 西南科技大學水稻研究所 適宜在貴州、云南省、重慶市中低海拔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四川省平壩稻區以及陜西省的漢中地區稻瘟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富優1號                            (原名:II優21)              (II-32A×21) 2003年 國審稻2003048 西南農業大學 適宜在貴州、云南、重慶中低海拔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和四川省平壩稻區以及陜西省的漢中地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B優827                                    (原名:803A/527)           (803A×蜀恢527) 2003年 國審稻2003049 西南科技大學水稻研究所                                      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 適宜在貴州、云南省、重慶市中低海拔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四川省平壩稻區以及陜西省的漢中地區稻瘟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中優177                                      (中9A×成恢177) 2003年 國審稻2003050 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      中國水稻研究所 適宜在貴州、云南省、重慶市中低海拔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四川省平壩稻區以及陜西省的漢中地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品種名稱        (品種來源) 國家審定時間 品種審定編號 選育單位 適宜種植地區
川香優2號川香                         (29A×成恢177) 2003年 國審稻2003051 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   四川華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適宜在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江蘇省的長江流域和重慶市、云南、貴州省的中、低海拔稻區(武陵山區除外)以及陜西省漢中、河南省信陽地區白葉枯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宜香1577                         (原名:宜香優1577)    (宜香1A×宜恢1577) 2003年 國審稻2003052 四川省宜賓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適宜在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江蘇省的長江流域和重慶市、云南、貴州省的中、低海拔稻區(武陵山區除外)以及陜西省漢中、河南省信陽地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II優527                                                  (II-32A×蜀恢527) 2003年 國審稻2003069 成都西部農業工程研究所,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四川省種子站 適宜在湖北、湖南、貴州省以及重慶市的武陵山區海拔800米以下作一季中稻種植。
福優325                                           (福伊A×恩恢325) 2003年 國審稻2003070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紅廟農科所 適宜在湖北、湖南、貴州省以及重慶市的武陵山區海拔800米以下作一季中稻種植。
福優218                            (福伊A×恩恢218) 2003年 國審稻2003071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農科所 適宜在湖北、湖南、貴州省以及重慶市的武陵山區海拔800米以下作一季中稻種植。
II優58                                           (II-32A×恩恢58) 2003年 國審稻2003072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紅廟農科所 適宜在湖北、湖南、貴州省以及重慶市的武陵山區海拔800米以下作一季中稻種植。
T優8086                (T80A×明恢86) 2004年 國審稻2004003 福建農林大學作物科學院 適宜在云南、貴州、重慶中低海拔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和四川平壩稻區、陜西南部稻瘟病、白葉枯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II優602                  (II-32A×瀘恢602) 2004年 國審稻2004004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適宜在云南、貴州、重慶中低海拔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和四川平壩稻區、陜西南部稻瘟病、白葉枯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綿2優838                (綿2A×輻恢838) 2004年 國審稻2004005 四川省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適宜在云南、貴州、重慶中低海拔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和四川平壩稻區、陜西南部稻瘟病、白葉枯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金優18               (金23A×R18) 2004年 國審稻2004006 貴州省仁懷市種子公司,貴州省遵義市種子公司 適宜在云南、貴州、重慶中低海拔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和四川平壩稻區、陜西南部稻瘟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紅優527                      (紅矮A×蜀恢527) 2004年 國審稻2004007 西南科技大學水稻研究所,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 適宜在云南、貴州、重慶中低海拔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和四川平壩稻區、陜西南部稻瘟病、白葉枯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協優5279                   (協青早A×蜀恢527) 2004年 國審稻2004008 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 適宜在云南、貴州、重慶中低海拔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和四川平壩稻區、陜西南部稻瘟病、白葉枯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D優363                   (D62A×蜀恢363) 2004年 國審稻2004009 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成都市種子總公司 適宜在云南、貴州、重慶中低海拔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和四川平壩稻區、陜西南部稻瘟病、白葉枯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內香優3號                      (內香3A×內恢99-14) 2004年 國審稻2004010 四川省內江雜交水稻科技開發中心 適宜在云南、貴州、重慶中低海拔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和四川平壩稻區、陜西南部作一季中稻種植。
II優香13號                    (原名:內香優13號)(II-32A×內香恢1號) 2004年 國審稻2004011 四川省內江雜交水稻科技開發中心 適宜在云南、貴州、重慶中低海拔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和四川平壩稻區、陜西南部稻瘟病、白葉枯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金優527              (金23A×蜀恢527) 2004年 國審稻2004012 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                                               四川農大高科農業有限責任公司 適宜在云南、貴州、重慶中低海拔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和四川平壩稻區、陜西南部稻瘟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宜香3003                    (宜香1A×宜恢3003) 2004年 國審稻2004013 四川省宜賓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適宜在云南、貴州、重慶中低海拔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和四川平壩稻區、陜西南部稻瘟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中優7號                 (中9A×CJR727) 2004年 國審稻2004014 四川省江油市川江水稻研究所、川豐種業育種中心、中國水稻研究所 適宜在云南、貴州、重慶中低海拔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和四川平壩稻區、陜西南部稻瘟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D優128            (D62A×R128) 2004年 國審稻2004015 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 適宜在云南、貴州、重慶中低海拔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和四川平壩稻區、陜西南部稻瘟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B優811               (原名:B優8311)(803A×涪恢311) 2004年 國審稻2004016 西南科技大學水稻研究所、重慶市涪陵區農科所 。適宜在云南、貴州、重慶中低海拔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和四川平壩稻區、陜西南部稻瘟病、白葉枯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Q優2號                            (原名:慶優2號)   (QIA×成恢047) 2004年 國審稻2004017 重慶市種子公司 適宜在云南、貴州、重慶中低海拔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和四川平壩稻區、陜西南部稻瘟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福優98                   (原名:清江2號)            (福伊A×98-4) 2004年 國審稻2004040 湖北清江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福建省農科院稻麥所 適宜在湖北、湖南、貴州省及重慶市的武陵山區海拔800米以下作一季中稻種植。

相關信息

版權聲明

 1.本欄目為純公益性欄目,無任何商業目的。因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若單位或個人不同意刊載您的信息請速與本站聯系, 我們將盡快按您的要求修改或刪除。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農資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為資料提供者和原作者所有。

 3.本站不保證為向用戶提供便利而設置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371-63563137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