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小麥黃矮病
英文名稱:Wheat barley yellow dwarf
中文別名:黃葉病 拉丁學名:BaYDV
為害作物:大麥,小麥,燕麥
為害癥狀:主要為害小麥、大麥及燕麥。在大小麥上,在秋季分蘗前受侵的,植株外圍葉片變得比正常葉片深而蘭,分蘗增多,植株矮化顯著,以后新生葉片有褪綠癥,但不變黃,病株極少抽穗,即使抽穗也不結實;分蘗后受侵的葉片從頂端開始變黃并向下延伸,黃色較均勻,有光澤,病株較健株變矮不顯著,能部分抽穗。燕麥早期受侵的,葉尖表現紅褐色,大多抽空白穗不結實,而后期侵染的,只葉尖變紅褐色,而不抽空白穗。
分布區域:主要麥產區,黃河流域危害重
發病特點:冬麥區蚜蟲傳毒的主要時期為秋苗和春季小麥返青期,春麥區的蚜蟲傳毒主要在春季。小麥黃矮病的發生和流行,同當地傳毒蚜蟲的數量呈正相關,這種數量又受到雨量及氣溫的影響。秋季麥苗出土后降雨多,有翅蚜就少,則秋苗發病少。反之,秋苗發病就多。秋苗發病的多少是春季發病的主要依據。而早春蚜蟲傳毒發病較輕。因此,在干旱半干旱地區,秋季天旱,溫度高,降溫遲,接著春季溫度回升快,春早的年份,就是重病流行年;秋季多雨而春季旱,一般為輕病流行年;如秋春兩季都多雨,則發病較輕;秋季旱而春季多雨,則可能中度發生,小麥品種間對黃矮病的抗病性有差異。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1)選用抗病耐病良種。 (2)時期播種,避免早播。 (3)對以發生黃矮病的田塊,增加肥水。
2.藥劑防治 (1)藥劑拌種 75%甲拌磷(3911)乳油150毫升加水5公斤,拌50公斤小麥,堆悶8-12小時播種;或用0.5公斤乙拌磷粉劑拌50公斤小麥種,或用5%涕滅威微膠粒劑每畝1.5公斤蓋種。 (2)大田治蟲防病;秋季發現有蚜蟲傳毒中心,及時噴藥控制,如果全天普法,全田施藥, 采用藥劑及使用方法同蚜蟲。
常用藥劑: 乙拌磷 涕滅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