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關鍵字  
首頁 >> 科技頻道 >> 植保技術 >> 正文
 

2005年錦州市農作物主要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

(發布日期:2005-3-7 11:51:32)
瀏覽人數:
根據上級業務部門的2005年農作物主要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及我市各測報點調查,結合農田生態條件、氣候條件綜合分析,預計2005年我市農作物主要病蟲害總體上呈中等偏重發生,其中,地下害蟲、玉米螟、稻水象甲、土蝗、稻瘟病、二化螟、蚜蟲等將偏重發生,粘蟲、草地螟、東亞飛蝗等遷飛性病蟲在局部地區有可能暴發危害。

    1、地下害蟲。根據調查,結合氣候條件、歷史資料等因素分析,預計今年我市地下害蟲及苗期害蟲為中等到中等偏重發生,近年來腐殖質含量較多以及低洼地區的地下害蟲危害較重,應引起重視。各地應因地制宜開展防治。重點推廣種子包衣技術。這項措施既可以一次解決地下害蟲、苗期病蟲害及缺素癥,促進作物苗期生長,并可兼治田間鼠害。

    2、遷飛性害蟲

    2.1、玉米螟。預計2005年玉米螟為中等偏重發生,如條件適宜可能大發生。據玉米收獲前調查越冬基數,平均百桿活蟲62.9頭,部分地區越冬蟲源基數仍偏高,因2004年玉米螟發生較輕,大部分地區放松防治,因此潛在暴發基數較大,并且2004年整個冬季氣候條件對越冬較為有利,預計2005年如氣候條件適合將大發生。

    2.2、東亞飛蝗。2005年我錦州市東亞飛蝗將中等發生,但與我市毗臨的盤錦葦區、葫蘆島庫區周邊局部地區如遇干旱適宜條件可能偏重發生,對我市夠成一定威脅。

    2.3、草地螟。2004年草地螟在我市部分地區出現一定危害,近年來該蟲有明顯上升均勢,預計2005年我市中等發生。

    2.4、粘蟲。2005年二代粘蟲預計中等偏輕發生。如遇我國南方蟲源區中蟲量積累較多,氣候條件有利于遷飛,我市水澆麥田、谷田、草荒地等將偏重發生,必須及時防治。三代粘蟲近年有上升趨勢,各地應引起重視,往往由于上一代發生較輕,多數田塊沒有防治,如氣象條件有利,將導致三代粘蟲常發區蟲量較大,為害加重。因此,必須及時調查、及時防治。

    2.5、棉鈴蟲。中等發生,如遇我國南方蟲源地基數較高,氣候條件有利于遷飛,將中等偏重發生。

    3、糧食作物病蟲害

    3.1、稻水象甲。近年發生面積擴大,發生程度加重。預計2005年稻水象甲為中等偏重至大發生, 2004年我市稻水象甲偏重發生,發生面積約30萬畝。雖經防治仍殘留大量蟲源,預計2005年該蟲仍是稻區大面積發生,并應重點防治的主要害蟲。

    3.2、稻瘟病。如氣候適宜,我市大部分稻區將中等偏重發生。

    3.3、水稻紋枯病。在全市大部分稻區中等偏重發生,隨著優質稻米種植面積擴大,發生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趨勢。

    3.3、二化螟。全市大部分稻區將中等偏重發生。

    3.4、蚜蟲。氣候條件有利于蚜蟲越冬。預計高梁蚜蟲為中等發生。后期秋膩偏重發生。玉米蚜近年有發生期提前,發生程度加重的趨勢,各地應及早指導防治。小麥蚜蟲預計為中等到中等偏重發生,水澆麥重于旱麥。2004年花生蚜、大豆蚜發生較重,2005年應加以重視,如氣候適宜,將偏重發生,各地區應做好防治準備。

    3.5、禾谷類黑穗病。近幾年高梁、玉米黑穗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發生。預計2005年中等發生,如早春低溫,種子出苗期長或連年重茬、種植老品種的田塊將偏重發生。各地應廣泛采用種衣劑拌種。

    3.6、玉米葉部病害。2004年玉米葉部病害在錦州市部分地區發生較重,但不同品種、不同地區發病程度不同,2005年預計玉米葉部病害發生程度為中等發生。如氣象條件適宜,感病品種將偏重發生。各地應根據當地的經驗,重視品種的選擇。

    3.7、玉米頂腐病。2004年前期玉米頂腐病在錦州市凌海、北寧、黑山局部地區發生嚴重,2005年預計感病品種將偏重發生。各地應根據當地的經驗,重視品種的選擇。

    3.8、小麥白粉病。預計2005年為中等發生,如氣候條件適宜,水澆麥高肥田塊將偏重發生。

    3.9、大豆食心蟲。在錦州市大部分地區中等發生,發生程度略重于2004年,隨著大豆面積的增加及豆類產品價格的提高,大豆食心蟲的危害應引起重視。 

    4、蔬菜病蟲害。

    預計2005年錦州市冬、春保護地蔬菜將中等偏重發生。番茄和黃瓜灰霉病、黃瓜霜霉病、番茄葉霉病及溫室茶黃螨、薊馬、斑潛蠅、白粉虱等將偏重發生。夏季小菜蛾、菜青蟲、甜菜葉蛾、葉螨、蚜蟲等將中等偏重發生。后期蔬菜根部線蟲發生有上升趨勢,應引起重視。



    文章來源:錦州市植保站

相關信息

版權聲明

 1.本欄目為純公益性欄目,無任何商業目的。因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若單位或個人不同意刊載您的信息請速與本站聯系, 我們將盡快按您的要求修改或刪除。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農資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為資料提供者和原作者所有。

 3.本站不保證為向用戶提供便利而設置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371-63563137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