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化螟 預計一代二化螟在江漢平原、鄂北、鄂東稻區發生程度5級,鄂西南、鄂西北發生程度4級,主要為害早稻和中稻秧田;二代二化螟在全省大部發生程度4級,主要為害中稻和晚稻秧田;三代二化螟在鄂東、江漢平原稻區發生程度4級,主要為害晚稻;全省發生面積約2200萬畝次。
2.三化螟 預計一代三化螟全省大部發生程度2級,二代三化螟大部發生程度3級,局部4級,三代在鄂東和江漢平原部分稻區發生程度4級、局部5級,其它稻區2-3級。四代在江漢平原南部和鄂東南的發生程度為3級,局部可達4級。全省發生面積約1300萬畝次。
3.稻飛虱 預計鄂東、江漢平原和鄂北部分稻區發生程度4級,其它稻區發生程度3級,局部地區個別優質品種為5級。全省發生面積約2000萬畝次。
據武漢中心氣象臺長期天氣分析,5-9月降雨與常年相比正常偏多,有利于稻飛虱遷入。此外,今年我省優質稻面積大,將十分有利于稻飛虱的取食為害。
4.稻縱卷葉螟 預計在鄂東、江漢平原大部和鄂北部分地區發生程度4級,其它稻區發生程度3級,局部地區優質品種為5級。全省發生面積約2000萬畝次。
5.稻薊馬 預計鄂東北、鄂北部分稻區發生程度4級,鄂東南局部稻區5級,其它稻區2-3級。全省發生面積約1200萬畝次。
6.稻瘟病 預計鄂東、鄂西南、鄂北部分稻區發生程度為4級,其它稻區發生程度2-3級。全省發生面積約650萬畝次。
主要依據:全省優質稻面積不斷擴大,大部分優質稻對稻瘟病的抗性都比較差,鄂香一號、湘晚秈、金優928等高感稻瘟病,有利于稻瘟病發生流行。另外,鄂東和鄂西山區具有霧大露重的小氣候特點,有利于稻瘟病的發生流行。
7. 水稻紋枯病 預計早稻紋枯病發生程度為5級,中、晚稻紋枯病發生程度為4級。全省發生面積約2000萬畝次。
8.水稻白葉枯病 預計發生程度為2級,局部地區為3級。全省發生面積約100萬畝次。
9.穗期綜合癥 預計以稻曲病、稻粒黑粉病為主的穗期綜合癥在紅蓮優6號、粵優938、兩優培九等優質稻品種上發生程度為4級,其它常規稻上發生程度3級。全省發生面積約1000萬畝次。
氣象、栽培綜合因素分析:(1)多數優質稻品種抗病性差。紅蓮優6號、兩優培九、粵優938等品種高感稻曲病、稻粒黑粉病和稻葉黑粉病,有利于水稻穗期綜合癥發生。(2)多品種插花種植,生育期不整齊有利于螟蟲、稻飛虱等害蟲的發生危害。(3)5-9月全省大部雨量偏多,有利于稻瘟病、稻曲病、稻癭蚊、紋枯病、薊馬、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穗期綜合癥等病蟲的發生與流行。
來源:湖北省植保總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