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關鍵字  
首頁 >> 科技頻道 >> 農藥技術 >> 正文
 

茄子黃萎病發生規律及綜防技術

(發布日期:2005-5-14 9:44:19)
瀏覽人數:
 茄子黃萎病俗稱半邊瘋、黑心病,近幾年來蔓延迅速,是茄子生產上的一種重要病害。我市自從1995年引進臺灣紫長茄子品種“農友704”栽培以來,種植面積每年都達到233hm2以上。但是茄子病害發生日趨嚴重,尤以黃萎病為最,一般發病后產量損失20%-30%,嚴重時損失達到60%以上。從1997年開始,我中心便著重加強該病害的綜合防治技術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現將幾年來所取得的主要經驗,技術措施總結如下: 
  
  1 發病原因及發展規律 

  茄子黃萎病的病原為大麗輪枝菌,屬半知菌亞門輪枝菌屬。病菌以菌絲體、擬菌核和厚垣孢子隨病殘株體在土壤中越冬,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多年。病菌也可以以分生孢子和菌絲體在種子內外越冬。病菌第二年就可通過根部傷口,幼根表皮或根毛直接侵入,首先在維管束內繁殖,再蔓延到莖和果實。此外,病殘株作堆肥也可傳病,病菌在田間通過氣流、灌水、農事作業等傳播。 

  溫暖高濕有利于該病害的流行,發病適溫為20--30度,在此溫度范圍內,濕度越高,發生越嚴重。在茄子始花期至盛果期若雨水多,或土地低洼,容易漬水;井水漫灌,或灌水后遇暴晴天氣,水分蒸發快,造成土壤干裂傷根;土質粘重,多茬連作,地溫偏低或過高;施用未腐熟有機肥或缺肥以及土壤中線蟲和地下害蟲等均有利于病害的發生發展。 

  2  癥狀識別 

  黃萎病主要為害葉片,在茄子各個生長期均可發病,以結果期發病最重。發病初期,下部葉片葉脈間產生淡黃色斑點,并逐漸發展到半邊葉或整葉變黃。初期病葉晴天白天枯萎,晚上及陰雨天氣可以恢復,顏色由黃變褐,葉緣向上卷曲,最后葉片枯死脫落。病害向上擴展,可以發展到全株發病,有時也在半邊葉或半邊植株上發病。發病植株矮小,果實小且少,內部有褐色條紋;莖基部往往腐爛,莖和根部的維管束變成褐色或棕褐色。 

  3 綜合防治技術措施 

  3.1農業防治 

  (1)選擇抗病品種。如長茄1號,龍雜茄1號等。選用無病良種,可從無病田采種或從無病區調種。播種前要進行種子消毒處理,可用55度溫水浸種20--30min ;或者用70%五氯硝基苯粉劑拌種,用量為種子重量的0.2%。 

  (2)采用無病土育苗或進行床上消毒。苗床應選地勢高燥,排水方便,土質肥沃無病原菌的地塊。播種前苗床土應充分翻曬,施足腐熟堆肥,并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0%五氯硝基苯每m2用藥量8--10g,進行床上消毒。 

  (3)實行輪作倒茬。與水稻輪作1-2年,與非茄科蔬菜輪作4--5年。 

  (4)采用穴盤育苗。穴盤苗一穴一株,植株分布均勻,營養土養分充足,通透性好,故菜苗粗壯,根系發達;起苗定植時一般不傷根或傷根輕,栽后無返苗期,增強了抗病性。 

  (5)應用嫁接育苗技術。據系統觀測和資料記載,茄子嫁接苗抗黃萎病、青枯病能力強,發病率能降低4.7%-34.5%。 

  (6)增強腐熟有機肥,并追施氮、磷、鉀混合肥,及時中耕、培土,促進根系生長。 

  (7)發現病株應及時拔除處理,攜出菜田外深埋或燒毀。 

  3.2 藥劑防治 

  (1)在定植時,667平方米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千克攪拌細土100千克成藥土,撒在定植穴內,作預防處理。 

  (2)定植后,可用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液粉劑1000倍液,或50%DT殺菌藥劑350倍液噴灑根部和地面,或作灌根處理。一般每10-14天施藥一次。 

  (3)在發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作噴霧處理,或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濕液進行灌根處理,每隔7-10天噴(灌)一次,連續噴(灌)2-3次。 

相關信息

版權聲明

 1.本欄目為純公益性欄目,無任何商業目的。因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若單位或個人不同意刊載您的信息請速與本站聯系, 我們將盡快按您的要求修改或刪除。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農資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為資料提供者和原作者所有。

 3.本站不保證為向用戶提供便利而設置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371-63563137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