鉀肥 中國鉀肥需求前景最好,行業集中度和進入壁壘最高,因此產能擴張幅度以及對行業沖擊最小。 鉀肥產能擴張受資源限制。預計2005年新增鉀肥折純產量約27萬噸,同比增長13%;2006年新增鉀肥折純產量約15萬噸,同比增長6%,增長幅度不大。 由于國內鉀肥缺口大,所以2005、2006年新增產量分別僅占2004年國內消費量的4%和2%,產能擴張對行業影響小,短期難以解決缺口問題。因此鉀肥在化肥行業中優勢最強。 尿素 國內尿素行業有望在2005年底、2006年上半年進入產能擴張期。預計2005年新增尿素產量約156萬噸,增長約4%;2006年新增尿素產量600萬噸以上,增長14%以上。相對傳統行業需求增長不快,尿素產能擴張幅度較大。 尿素行業正經歷進口替代轉為出口導向時期,產能擴張,單位規模提高,淘汰小企業的行業升級是其必然發展之路。提高出口關稅政策將打亂行業自身發展規律,惡化產能擴張。預計年底尿素價格將回落50—100元/噸,行業利潤也可能出現下降。目前尿素行業相比其他化工行業運行情況要好。行業未來走勢因政策風險而存在不確定性。 磷肥 2005、2006年國內投產DAP(磷酸二銨)產能規模為360萬噸/年,相當于2004年產能的60%,2004年產量的82%。2005、2006年國內投產的MAP(磷酸一銨)產能規模為228萬噸/年,相當于2004年產量的134%。因此產能擴張大。 進口替代(dai)是國內磷(lin)肥增(zeng)長(chang)的(de)(de)重要(yao)因(yin)素(su)。DAP和MAP雖難以替代(dai)低濃(nong)度磷(lin)肥,但仍(reng)快速增(zeng)長(chang)。而2005、2006年DAP、MAP產能擴張更快,超過(guo)需(xu)求增(zeng)長(chang),按(an)目前的(de)(de)政策環(huan)境(jing),過(guo)剩不(bu)可避免。且產能大幅擴張導致(zhi)行業經營(ying)環(huan)境(jing)趨向不(bu)樂(le)觀(g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