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晚報訊 “看著我們辛辛苦苦經營了快一年的葡萄園即將受到重大損失,經銷商卻推卸責任,心里別提多著急了,都怪當初買薄膜時不小心。”近日,桐鄉屠甸鎮萬星村吳墻門組葡萄種植戶孫先生對記者說。事件經過是這樣,今年初,孫先生等6戶果農向桐鄉市鳳鳴街道某商店購買了“長壽無滴瓜果葡萄蔬菜專用膜”14件,每件價格350元,共計4550元。老孫他們已經連續兩年從這家商店購買薄膜,用的效果也不錯,也算是這家商店的老顧客了。
今年4月底至5月初,果農們先后在葡萄架上搭上小拱篷使用這種農膜,可沒想到的是,到6月中旬這些小拱上農膜局部開始脆裂,6戶人家的葡萄園一共有近20畝。這時果農們著急了,他們找銷售者協商。但是,銷售者聯系了嘉善的供貨商和安徽的生產商,他們都不愿意承擔賠償,為此問題遲遲不能解決。眼看著小拱篷上農膜老化越來越嚴重,農民們心里十分著急,只能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該村消費維權監督員將投訴信息上報桐鄉市消協后,工作人員立即實地調處,并收集了相關證據。經實地勘查,果農新購的14件農膜,其中1件是山東產的,使用情況正常,其中13件安徽產的均已嚴重老化脆裂,幸虧當時干旱未遇雨水因而未造成落果、爛果等更嚴重的損失。
在開始調解中,銷售商認為供貨商和生產商不愿承擔責任,認為由自己掏錢賠付不合理,不過依據誰銷售誰負責的法定原則,銷售商還是要承擔相應責任,可先行賠償后,通過相關追償證據,再向供貨商或生產商追償,最終達成了調解協議。
近日,桐鄉市消協工作人員約請銷售商一同前往果農家,由銷售商全額退還6戶果農新購13件問題膜貨款和重繃新膜工時費,兩項合計6214元,并當場履行賠付。
晚報記者王寶軍
2005/0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