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塑料市場的巨大潛力,為塑料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由于農用地膜、棚膜的廣闊應用,農用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迅速推廣,漁業、畜牧業及林業等相關行業的規模化發展,農業已成為僅次于包裝行業的第二大塑料制品消費領域。 農用覆蓋類材料 地膜 1994年以來,全國地膜覆蓋面積平均每年增長1000萬畝左右。近年來,地膜覆蓋又有了新的進展,北方高寒地區,小麥的地膜覆蓋逐漸普及,特別是西北地區發展最快。目前全國適宜推廣的春麥和冬麥覆蓋面積達到1.6億畝,因此地膜推廣前景廣闊。 據有關專家測算,到2005年我國農膜覆蓋面積將達到1.5億畝。對合成樹脂的需求將達到360萬噸左右。 棚膜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對棚膜的需求發展很快,據農業部農技推廣中心的同志介紹,目前全國的大棚膜用量接近80萬噸/年,塑料大棚1000多萬畝,而到年底全國棚膜的覆蓋面積預計可超過1500萬畝。 農用節水灌溉類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聯合國曾在有關水資源大會上向全世界發出警告:“水不久將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危機,石油危機之后的下一個危機便是水。”隨著全球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劇,節約用水已成為舉世矚目的問題。我國水的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在全國總用水量中,灌溉用水占75%,所以灌溉節水在節水工作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世界噴滴灌面積,年平均增長率高達63%,其中英國,瑞典、奧地利,法國等國家的噴滴灌面積已超過耕地面積的40%,基本實現了大田作物噴灌化,經濟作物滴灌化。 我國以低壓塑料管道輸水為重要特征的節水灌溉面積,平均每年增加1000多萬畝;目前已達8000多萬畝;高效能、標準化噴灌和微灌(包括滴灌、滲灌和微噴)節水工程澆灌面積已達1000余萬畝。 我國是淡水資源最少的國家之一,其中灌溉用水占全部農業用水的90%,因此節水灌溉對于我國農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具有廣泛的現實意義。如一般的土渠輸水有效率只有40%-50%;而采用防滲漏材料修建的水果,輸水效率可提高到80%-90%;采用管道輸水效率可達95%以上。因此大力發展低壓管道輸水,將是我國解決水資源缺乏的重要手段。預計到2005年,我國低壓管道輸水面積將增加到1.8億畝,噴滴灌和微灌面積將增加到2000萬畝,其相應對塑料的需求將分別達到500萬噸和150萬噸。 漁業用塑料制品 漁業用塑料制品,大致用于水產漁業的捕撈、養殖及儲存運輸等方面。主要品種有漁網、捕撈網浮、養殖器具等。 捕撈用塑料制品主要有魚絲、漁網及纜繩。根據捕撈操作方法不同,可將漁網分為拖網、圍網、刺網及定置網四類。所用原料為聚乙烯、聚丙烯、尼龍、聚酯等。 畜牧用塑料制品 畜牧業用塑料制品主要有飼料氨化膜、養畜用塑料大棚及養殖用器具。 近年來,國內大棚養畜發展迅速,尤其是在東北和內蒙古等地。大棚養畜所用薄膜與農用棚膜相同,全國大棚養畜所用棚膜量約為3萬噸/年。 農用絲網類制品 目前我國農用絲網的需求量為3萬-4萬噸。農用絲網主要有遮陽網、防蟲網及風障。采用塑料扁絲編織、薄膜打孔和直接擠出成網。 遮陽網主要用于花卉、蔬菜、茶葉等作物的覆蓋栽培,起到遮光、防暴雨的作用,每畝地的使用面積約為500平方米。 防蟲網主要用于蔬菜的覆蓋栽培,目的是避免使用農藥。每畝地的使用面積約為900平方米。但由于使用成本較高,目前還處于推廣階段。 風障是為了防止強風對作物的破壞。某些作物在開花結果階段,若遇強風會落花、落果,甚至毀壞株葉,危及作物的生長。風障不僅對空曠地帶有防護作用,強風對溫室也會造成結構上的損害,在溫室周圍裝置風障,不僅能減少損害的程度,而且還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溫作用。另外,風障能減少土壤中水分的蒸發,提高溫度。 水果蔬菜保鮮膜 水果、蔬菜的保鮮方法有射線輻照、低溫保鮮、速凍保鮮及塑料袋保鮮。我國塑料保鮮膜是從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目前已廣泛應用于柑橘、蘋果、香蕉、蒜苔等保鮮包裝。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果蔬出口的增多,對水果、蔬菜的保鮮要求越來越高,保鮮膜的應用也將日益廣泛。 防滲膜和無紡布 防(fang)滲(shen)膜和(he)無(wu)紡布,用(yong)(yong)于水(shui)(shui)庫底層的(de)(de)防(fang)滲(shen)處理、灌溉溝渠(qu)的(de)(de)內襯,主要(yao)作(zuo)(zuo)用(yong)(yong)是(shi)防(fang)止水(shui)(shui)的(de)(de)滲(shen)漏。無(wu)紡布還可以用(yong)(yong)在園藝(yi)方面,用(yong)(yong)于作(zuo)(zuo)物覆蓋栽(zai)培,起(qi)到遮陽(yang)、擋(dang)風(feng)、防(fang)蟲害等的(de)(de)作(zuo)(zuo)用(yong)(y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