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建議有關部門針對國內供求特點,結合我國化肥產業結構,拿出長期綜合性的措施,緩和化肥市場嚴峻形勢
目前是我國大部分地區用肥淡季,但是許多化肥經銷商基于對春耕化肥仍將漲價的判斷,紛紛提前采購,推動了近期各大化肥品種價格的波動。記者調查后分析,國際市場拉動、生產成本提高、生產資源匱乏、出口拉動等因素將推動春耕化肥價格繼 續高位運行。
中國農業生產資料集團公司有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目前,國內尿素出廠價已突破限價1725元/ 噸的上限,磷酸二銨目前出廠價已達3200元/噸,國產氯化鉀(62%結晶)出廠價高達2280元/噸,復合肥出廠價2600元/噸,分別比2007年年初上漲20%以上。而磷酸二銨由于出口數量過多,進口資源因價格倒掛還沒有進貨,使得東北、西北等地區有可能出現無二銨可供的局面,直接影響農業生產。"他認為,如果加上運費、倉儲費、利息以及經銷商的合理利潤,今年春季農業用肥旺季來臨之際化肥價格可能會穩中趨升。
四大因素推動春耕化肥價格高位運行
一是國際市場價格拉動。受庫存持續減少和生物質能源工業需求旺盛的影響,國際農產品市場價格不斷走高。其中如巴西、美國等國農民由于生物質能源工業刺激,不斷加大農業投入。印度則采取中央財政高額補貼,鼓勵農民增加化肥用量。以上因素造成國際化肥市場一片"漲" 聲。至2007年年底,尿素黑海離岸價已達到400美元/噸,同比上升30%;磷酸二銨美國海灣離岸價520美元/噸,同比上升100%;氯化鉀巴西、東南亞到岸價同比漲幅也超過3 0%。國際市場原油、天然氣等化肥原料的價格仍將保持在較高的價位水平上,化肥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同時國際海運費不斷上升,也將加大國際市場化肥價格上漲的壓力。我國是化肥消費大國,國際市場化肥價格的趨高態勢對國內市場化肥價格高位運行將起到支撐作用。
二是化肥生產成本提高。一方面,化肥生產必需的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化肥是典型的高能耗、資源型產品。2007年國內市場煤、電、氣等能源漲價的壓力較大,生產化肥所需的原料磷酸一銨的出廠價由年初1800元/噸上升到3100元/噸,硫黃漲幅也超過100%。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必將帶動化肥企業生產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化肥企業原材料及產品運輸費用也在增加。從2006年4月10日起,鐵路貨物平均運價由8.61分/噸公里調升至 9.05分/噸公里。此外,2007年11月1日國內將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價格每噸各提高500元。加之國家將加強治理公路運輸超載問題,這些因素都將一定程度地導致運輸費用上升。
三是化肥生產受資源匱乏的限制。我國是典型的缺磷少鉀的國家,目前鉀資源嚴重缺乏,生產量只能滿足1/ 3的國內需求,大部分依賴進口。由于可自主控價的鉀肥量過少,國內市場鉀肥價格只能緊跟進口鉀肥價格,導致我國在鉀肥進口定價上缺少話語權。我國磷肥生產也只能滿足國內農業需求的70%左右,其余依靠進口,其中磷酸二銨產品的進 口量占世界貿易量的25%~30%。
四是出口的拉動作用凸顯。國內外化肥價格倒掛,化肥出口市場前景看好,使得化肥生產商、經銷商對出口有了很高的積極性。以印度市場為例,由于中東及俄羅斯氮肥價格居高不下,中國氮肥價格在印度市場很有競爭力,印度市場已成為今年中國出口氮肥的主要市場。化肥出口的拉動,進一步加劇國內化肥市場緊缺的程度,推動化肥價格穩中趨升。
專家提出應對建議
有關專家認為,化肥價格持續上漲將對農業產生不利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化肥價格上漲不利于農民增產增收,影響農民的種糧積極性,進而影響到國家的糧食安全。"他說,近幾年,農業生產連年豐收,農產品價格也有所提高,廣大農民嘗到了增收的甜頭,種糧的積極性得到了提高。而化肥是農民的主要農資產品之一,占據了農業生產的較大部分成本,化肥價格的上漲,將使農民種糧積極性受到打擊。
對此,有關專家就緩和化肥市場嚴峻形勢提出以下建議:
控制化肥資源出口。禁止尿素、磷酸二銨等化肥出口;暫停對尿素、磷酸二銨、磷酸一銨的出口退稅;繼續對尿素出口征收季節性暫定關稅,嚴格控制其他化肥品種出口。
做好化肥淡季商業儲備工作。化肥淡季儲備制度對保證旺季農民用肥需要具有重要意義,嚴格落實貨源,保證數量真實,質量可靠,從而保障化肥市場供應。
做好保障化肥生產供應的各項工作。化肥生產企業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開足馬力增產化肥;確保將化肥及相關原料的運輸擺在優先位置,保證運輸需要;對缺肥地區要在運力上給予傾斜;農資流通商要努力增加貨源投放,提高流通效率。
進一步加強化肥價格監測。價格監測部門要在春耕、夏播期間全面深入分析國內化肥生產、運輸、需求、銷售和庫存變動情況,及時全面掌握化肥市場運行態勢和價格變化趨勢,準確分析和預測國際化肥市場供需形勢和未來價格走勢,為政府決策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確保化肥市場平穩有效運行。
進一步引導國內有實力的企業進入國際鉀肥、磷肥資源市場和資本市場,進行鉀、磷資源的國際戰略開發。一方面,通過政策扶持,鼓勵國內有實力的企業和團體直接進入國際鉀資源開采市場;另一方面,我國可以嘗試參與國外重要鉀肥、磷肥生產企業的股權開發,在資本上進行合作,從而在市場上占有一定的主動權。
鏈接:
專家認為,這次化肥價格波動不是一兩個品種或季節性、地區性的漲價,而是由于國際農產品價格的拉動,化肥生產成本持續上升而造成的一次化肥產品重新定價的過程。其后果將影響整個肥價與糧價乃至整個農產品價格的比價關系,對我國農業生產造成巨大影響。因此,這種形勢下一兩項政策很難在短時間內產生效果,建議有關部門及時評估國內外農業、化肥產業各項政策,針對國內供求特點,結合我國化肥產業結構,拿出長期的綜合性措施。殷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