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記者在我省糧食主產區邯鄲、邢臺、保定等地采訪時了解到,一個多月以來,各種化肥價格上漲迅猛,其中一種復合肥價格一個多月就上漲了約70元。
化肥價格猛漲,如今正在“折磨”著部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因為,化肥價格持續上漲,必然加大種糧成本,農民難以承受,心里發慌。如不采取措施,必須會造成秋糧欠收。
谷賤傷農,化肥價格猛漲也會傷農。據報道,邯鄲市永年縣一農民種了4畝小麥,待小麥收割完將全部種上玉米,一個月前復合肥只有125元/袋,現在已經漲到193元/袋,往年種4畝玉米要施3袋復合肥,但是今年由于化肥價格漲得太高,所以他只買了兩袋。很顯然,施肥減少,產量肯定會受影響,但如果施3袋復合肥,種地就太不劃算了。有資料顯示(見新華網北京6月5日電),今年以來,僅化肥漲價一項,就使糧食生產成本每畝增加了40元至50元。而且,今年化肥等農資價格從淡季就開始大幅上漲,逐月攀升,部分品種還出現短缺。這種現象往年比較少見。今年前4個月全國化肥總消費量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就是化肥價格上漲,農民購肥積極性下降。
農不穩,國不興。 近年來,國家為了保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出臺了一系列的惠農政策,穩定了糧價,增加了農民收入,農民從心眼里高興。但化肥等農資價格持續攀升,又是農民反映強烈的一個問題。由于化肥等農資價格猛漲,把種糧直接補貼、減免農業稅等國家優惠政策給農民帶來的實惠逐漸被抵消了。這個問題的背后,既有化肥生產成本上升的因素,也與有人專“吃”農、專“吃”肥、跟農民爭利有關。這種現象嚴重損害了農民利益,農民群眾當然深惡痛絕。
要想穩定糧食生產,就必須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要想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就必須穩定生產資料價格。因此,有關部門應該盡快采取有效措施,管住一個“漲”字,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化肥市場秩序,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加強價格和質量監管,嚴厲打擊各種價格違法和生產經營假冒偽劣農資行為,消除化肥等農資漲價給農民造成的消極影響。同時,還應高度重視引導農民科學施肥,加大推廣以測土配方施肥為主要內容的科學施肥技術,提高肥料利用率。
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關鍵是農業,而農業的關鍵是糧食。當前,世界鬧糧慌,確保糧食安全既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因此,必須高度重視糧食,關注化肥等農資漲價問題,切實保護農民來之不易的種糧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