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市場上風傳'發改委擬取消鉀肥的價格監管,并對農民進行直補',鉀肥股集體逆勢上漲。當日,上證指數大跌3.43%,而中信國安(000839,股吧)上漲6.84%,冠農股份(600251,股吧)也以大漲7.23%收盤。
'我們也聽到了這樣的傳聞。鉀肥價格的市場化是趨勢,也符合各方利益。目前這種管制鉀肥市場價格、補貼鉀肥進口商的做法肯定撐不下去。'一家大型鉀肥生產商內部人士對理財周報記者表示。
目前我國每年消耗1100余萬噸鉀鹽產品,其中70%依賴進口,這使得國內鉀肥價基本由國際市場決定。但進口鉀肥在國內的銷售價由發改委審批,在國內價格低于國際的情況下,國家要對進口商進行巨額補貼。
在過去1年里,國際鉀肥價格上漲迅猛,國際市場上很多地區的現貨價格已達1000美元/噸。目前,按2008年合同價進口的鉀肥抵達國內口岸的量已達20萬噸,審批事宜迫在眉睫。
'實際上,鉀肥價格上漲最起碼可以看到2010年。'信達證券分析師郭荊璞說,'因為大宗商品見頂時間比原來預計延后,下跌幅度減小。'
'鉀肥價格將于近期放開。'郭荊璞說,'但并非完全放開,國家會對進口商的各類成本進行估算并加上一定的利潤,估計進口商的銷售價將達5100元/噸。'
重點關注兩個鉀肥生產商
一直以來,鉀肥企業試圖提價的申請沒獲通過。鹽湖鉀肥(000792,股吧)不久前給青海省發改委上報將鉀肥出廠價由3700元/噸上調至4500元/噸的方案,被否。資料顯示,該公司2007年實際銷售氯化鉀184萬噸,平均售價1875元/噸;2008年一季度公司實際銷售氯化鉀約30萬噸,平均售價2610元/噸(含稅)。
'鹽湖鉀肥一直惜售,他們現在只收預售款,將來價格正式確定了再結算差價。'郭荊璞說,'估計鹽湖鉀肥的銷售價將在每噸4500元-4700元之間。'
不僅是惜售,中國化肥資訊網的統計資料顯示,5月中國鉀肥產量為26.86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5.6%,其中,青海和新疆分別減少7.8%、9%,這兩地的主要產量由鹽湖鉀肥、中信國安、冠農股份提供。
'要想解決供給問題,就要讓投資者賺到錢,提價是最好的選擇。'中國國情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清議說。
鹽湖鉀肥年報顯示,該公司2007年氯化鉀權益產量111萬噸,而在今年預計將達111萬噸,明年達到134萬噸。即使以每噸提高500元計算,假設該公司今年將有60萬噸產能受益價格提升,就意味著今年的利潤將多出3個億。
冠農股份的鉀肥項目在于其持有的國投羅鉀20.3%的股權。目前,國投羅鉀120萬噸/年硫酸鉀項目進展順利,預計9月試產。中信證券(600030,股吧)預計其2008-2010年硫酸鉀銷量分別為12萬、113萬和140萬,將給冠農股份貢獻EPS分別為0.32元、4.39元和5.22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