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化肥界,有個人的時間始終安排得滿滿當當,他的身影會經常出現在與化肥有關的地方,當然包括那些溝溝坎坎、田間地頭,他就是天脊集團的領軍人物董事長李中華。在中央電視臺“3.15走進農家”晚會現場,李中華董事長自信的微笑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這個一身書卷氣的中年人領導著一家大型現代化復合肥企業,走過了一條艱辛而又輝煌的道路。 作為一個對化肥事業與中國農民有著深厚感情的企業家,在他的話語間始終飽含著一種與生俱來的熱情,打造化肥 “中國牌”,李中華為之執著追求。 挺起民族復肥工業脊梁 在巍巍太行山巔的山西長治市,天脊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肩負著振興農業,豐收報國的重任,走過了二十年的風雨歷程。 天脊集團(山西化肥廠)是我國引進德國、日本、法國、挪威等8個國家11項專利技術和設備的中國第一套以煤為原料生產復合肥的大型現代化企業,年生產能力達到合成氨60萬噸、硝酸81萬噸、硝酸磷肥90萬噸硝酸磷鉀肥100萬噸、硝酸銨20萬噸、尿素45萬噸、水泥28萬噸。天脊集團是山西省34戶優勢企業之一,幾年來,先后通過了ISO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ISO10012國家計量體系認證和國家實驗室認可,形成了與國際接軌的管理體系,產出的產品倍受全國億萬農民的喜愛 先后榮獲“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國家免檢產品”、“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中國石油化工百強企業”、“國家質量管理卓越企業”、“中國2004年十大公平交易企業”等多項榮譽。 1999年,在化肥市場完全放開以后,天脊集團曾經有50多萬噸化肥壓在庫中,銷不出去。這相當于一個省的化肥庫存量,這種嚴酷現實反映出沒有品牌的產品離開了計劃經濟將會一籌莫展,品牌就是企業及其產品走向市場的通行證。但打造品牌是一種坎坷的歷程,讓消費者認識品牌同樣需要有一個艱難的過程。這幾年,國內復合肥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魚龍混雜,良莠難辨,讓老百姓感覺眼花繚亂。打造品牌必須用“心”去做,李中華的體會是:要把不斷滿足農民消費者的需求做為企業經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具體講,就是質量做精品,銷售成體系,服務創一流,誠信得民心。 5年前,李中華參加了全國首屆磷復肥產銷會議,會議的主題是:“中國的復合肥和國外的一樣好”,這次會議對他的觸動特別大。“我們的產品和國外相比,質量絕不遜色,但是銷量和價格就是賣不過人家,我們缺少的是什么?是品牌。”從那一刻起,李中華確立了一個信念:積極應對加入WTO后的新形勢,為國家和民族爭氣,打造中國化肥第一品牌,挺起民族復肥工業的脊梁。光陰荏苒,近年來,天脊集團產品遠銷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成為國內屈指可數的大牌復合肥產品。其產品先后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和“國家免檢產品”,在農資企業中這三塊牌子是惟一的。通過不懈努力,成功打造了中國化肥第一品牌。擁有市場比擁有工廠重要 著名品牌專家萊特指出:“未來的營銷是品牌間的戰爭,品牌互爭長短的競爭。擁有市場比擁有工廠重要,惟一擁有市場的途徑就是擁有具有市場優勢的品牌。” 近幾年來,特別是在面對WTO的沖擊和挑戰下,天脊始終朝著打造優勢品牌的方向邁進;首先,逐步建立健全了全方位一體化質量管理體系,抓源頭、抓過程、抓出廠,實行產品質量一票否決制,保證了產品出廠合格率始終保持在100%,這種“以質鑄魂”、“質量固本”的理念贏得了天脊化肥在9億農民的廣大農村市場有口皆碑的聲譽;其次,在當前品牌消費的時代,天脊培育了自己特有的品牌,不斷創新充實著天脊品牌的文化內涵,下大力氣為廣大農民消費者提供面對面指導和零距離服務等一系列的人性化服務,主張以顧客空閑為最佳服務時間、以顧客身邊為基本服務地點、以顧客意見為天脊服務經典、以顧客滿意為最終服務目標,定期為廣大農民消費者提供無償的測土配肥服務、咨詢和各種農業技術培訓,同時,在服務中避免劣質服務,實施服務零缺點管理,這樣在為農民消費者提供讓渡價值時,也為企業增強了品牌營銷助力,使天脊品牌承載了一種希望、一種信賴、一種文化,向消費者和社會傳播的是一種承諾。天脊正是依托這種品牌營銷模式,使天脊化肥產銷率和貨款回收率連續多年實現100%,據中國磷肥工業協會統計,天脊牌硝酸磷肥占同類產品市場份額的90%以上,占全國磷復肥市場份額的20%以上。天脊是在同行業中率先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ISO10012國家計量體系認證和國家實驗室認可的,而且從2002年以來先后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國家免檢產品”、“全國質量管理卓越企業”、“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中國化工500強”、“全國石化百強企業”等多個國家級榮譽。 進入新世紀,天脊集團確立了第三次創業的10年發展規劃,制定了“以肥為主、肥化并舉、以肥養化、以化促肥”和“兩輪驅動、內外并舉、兼并聯合、滾動發展”的發展思路,并通過“三年打基礎、五年見成效、十年大發展”的運作步驟來實現,有望到2010年達到年生產化肥500萬噸的能力,成為產值上百億的大集團,如今“三年打基礎、產值15億”的目標已順利實現,在“五年見成效”階段也已投資30億元,策劃實施了四大建設項目,一是年產60萬噸大顆粒尿素裝置,二是合成氨裝置增產節能改造工程,三是新建國內最大產能規模的13萬噸苯胺裝置,四是建設年產30萬噸甲醇裝置,建成后,天脊集團將形成本部復肥、有機化工,晉城百萬噸尿素,潞西焦爐氣加工甲醇及下游產品的“三足鼎立”之勢,從而邁出了天脊持續發展史上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優質的產品,先進的管理,完善的服務,多種力量聚合在一起使天脊集團在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進,實現飛躍。 農民是我們永遠的牽掛 在李中華心里,農民是天脊人永遠的牽掛。 “作為一家大型企業的負責人,可以說事務纏身,但不論怎么忙,我每年都要到農村跟農民朋友們聊聊,了解他們對化肥、對企業有什么要求,為農民服務我們天經地義。”李中華這樣說。 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天脊品牌形成的過程,也是與假冒偽劣做堅決斗爭的過程。為了保護天脊人歷盡艱辛創造的名牌,為了保護廣大農民的利益,打假維權,凈化市場,保護名牌、名品已成為當務之急。幾年來,天脊集團在打假維權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天脊集團多年來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的宗旨,對內抓管理上水平,不斷消化吸收和改進工藝技術,創造了國際上同類裝置的生產最好水平,生產出質量穩定,配比合理的優質產品,公司依據《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程序文件》,從原料的進廠和產品的生產、包裝、出廠這些源頭抓起,采取有力的防范措施,不給制假分子制假的機會,筑起了堅如磐石般的質量大堤。企業不斷創新充實著天脊品牌的文化內涵,下大力氣為廣大農民消費者提供面對面指導和零距離服務等一系列的人性化服務,定期為廣大農民消費者無償地提供測土配肥服務、技術咨詢、真假鑒別方法和各種農業技術培訓。企業始終密切與經銷商的聯系,建立了信息反饋系統,銷售人員經常深入經銷商,廣泛宣傳產品特性,讓廣大經銷商都能了解“天脊”產品區別于其他產品的特點,提高他們的識別能力和防偽意識,使他們能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及時做好信息反饋,自覺抵制假冒偽劣產品。 除了加強對自身品牌素質的錘煉外,天脊集團還切實開展打假維權工作,凈化規范市場,維護廣大用戶合法權益,建立了由全國30余個銷售分公司、140余名銷售人員、8000余個網點共同組成的打假協作網絡。在2004年,化肥市場出現了多年少有的好形勢,特別是天脊集團生產的硝酸磷肥和硝酸磷鉀,一直供不應求,市場上經常斷貨,農民找著買天脊產品,給造假售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機。當硝酸磷肥新包裝上市不久,根據打假協作網絡的嚴密監控,假貨也出現在市場上,對此,集團公司展開了打假專項行動,并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訂打假方案,堅持“有假必打”原則,最終在查獲造假窩點上有了重大突破。 在中央電視臺“3.15走進農家”晚會上,面對著億萬觀眾,李中華直抒胸臆:“我認為假冒偽劣是一種危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它的危害性不是一時一地,而是綜合的長期的,它是我們建立誠信社會的一大障礙,所以說我們去打假客觀上也是在為規范整個市場秩序分擔一部分成本,貢獻一點力量。”這應該是每一位中國化肥企業家的共同心聲。 “我們(men)的全體(ti)員工把‘天脊(ji)’這(zhe)塊(kuai)牌子看得像生命一樣(yang)重(zhong)要,我們(men)必須將它發(fa)揚光大(da)。”李中(zhong)華的話語擲地有聲。打造“中(zhong)國(guo)牌”,這(zhe)是(shi)李中(zhong)華的堅定信(xin)念,也是(shi)肩負中(zhong)國(guo)化(hua)肥行業重(zhong)任的天脊(ji)人(ren)的遠大(da)理想。
【發表評論】 【打印本文】 【關閉本頁】 【大 中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