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國內北方尿素價格由2200元/噸左右降至現在的1950元/噸左右,降幅接近300元/噸,面對此行情,經銷商淡儲心理價格由1950-2000元/噸降至1900元/噸。而1900元已跌破成本線,是很多企業的承受底線,為此

從圖中可以看出2011年價格經過高位運行后已回落至10年11月至12月同期基本相同的價格水平。后期如何還要從以下幾點看起:
第一是宏觀經濟,由于歐美債務危機加劇全球市場經濟出現惡化,近期國外期貨市場農產品價格出現大跌,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對經濟形勢的擔心,如果經濟形勢出現惡化,工業需求量也會相應受到影響。如果明年全球經濟不能實現全面復蘇的話,那么能源價格將要下降,由此所以尿素價格出現調整也是理所當然。
第二看政策,由于化肥是糧食的“糧食”,從而糧價與肥價密切相關。而政府為保安定,長期以來均在不遺余力地抑制糧食漲價。由此看來,也必然不會放縱肥價大漲。這期間,無論是利用關稅限制出口還是通過淡季國儲進行調解,無一不在穩定肥價。因此,對于春耕期間的尿素價格,應保持謹慎態度應對。
第三是成本,今年氣頭企業天然氣普遍上漲;煤頭企業煤炭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幅度不大。因煤炭上漲,導致電費和人工也上漲。合成氨成本漲幅200元,尿素成本上漲200~300元。中國煤炭運銷協會負責人對下半年煤炭表示,冬季是儲煤、耗煤旺季,今后幾個月煤炭需求通常會有所走高。特別是目前水庫蓄水不理想,所帶動的煤炭需求會高于往年正常水平。受國際煤價支撐、國內電煤合同監管從嚴以及通脹帶動煤炭生產成本明顯上升等影響,下半年煤炭價格仍將在高位運行。原料價格居高不下將對尿素價格形成有力支撐。大多數的尿素企業還是那些高成本工藝,且要占到全國煤頭企業的60%以上。
第四是供需,供需關系是調節市場的最根本的因素,預計2011年國內農業需求量應為4800萬噸。再加上工業1300萬噸,今年出口估計約300-400萬噸,去年出口較多,剩余庫存寥寥無幾,總需求與國內產能達6600萬噸基本持平。這幾年尿素漲跌的原因很多人歸結為出口,實際上出口只是推波助瀾的因素。企業經過這兩年的調整之后,尿素廠家已經具備了調節產量的能力,可以按需定產,只要看尿素價格不合適就開始轉向生產其他產品,而一旦他們轉向,供求關系自然發生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