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彭麗)本周,記者從中國塑協農膜專業委員會了解到,現在本該是農膜生產的旺季,但企業的開工卻怎么也“旺”不起來。由于受到塑料原材料價格因素的影響,本已艱難度日的農膜企業更是“雪上加霜”,生產經營陷入空前的困境。目前,整個農膜生產企業開工嚴重不足,90%以上的企業虧損,企業間相互競爭,多頭采購的現象十分突出。
據了解,9月底是蔬菜、農作物扣棚季節,這期間會大量使用農膜。讓農膜專委會秘書長金洪波十分著急的是,原來7000元/噸的原材料現在漲到了16000元/噸左右,企業都輕易不敢買料,只能做點自己能承受的訂單,目前農膜企業的開工率還不足40%。現在這種狀況對于原材料占生產成本80%的農膜企業而言已不堪重負,加上電費、運輸費用都在上漲,企業生產經營十分被動。
吉林白山喜豐塑料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行業的龍頭企業,面對高漲的原材料也快吃不消了。該公司有關人士說,現在很多農膜企業生產都停了,他們要不是有4條PVC生產線撐著也做不下去了,原料價格太高了,沒辦法。他們的農膜已漲了幾百元,農民觀望的多,購買力下降,聚乙烯生產比以往減產了不少。這位人士稱,企業既要維護信譽不偷工減料,又要承受漲價壓力,真是太難了。他們希望,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實行原材料指導價,控制供應商的價格。
另一家重點農膜企業北京華盾塑料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秦立潔告訴記者,原料價格比去年同期漲了一倍,像EVA樹脂、低密度聚乙烯等即使出高價也很難買到,因此,他們現在的開工率只有20%~30%,企業只能按照農民可以接受的價格組織生產,產品根本沒有儲備。她分析,到真正用膜時會出現集中采購現象,市場混亂,真假農膜很難辨別。秦立潔認為,市場資源緊張有炒作之嫌,國家應管管價格鏈條上的各個環節。
據了解,目前農膜專委會已將企業面臨的問題向有關部門進行反映,力圖使農膜企業在短期內盡快擺脫困境,保證市場供應。
中國化(hua)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