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農資網
 文 章 閱 讀
 
信 息 檢 索
 
市場準入

更新時間:2003-11-7 22:53:29  文章來源:中國農資網 瀏覽次數:10716
    《農產品協議》第4條以及所附各成員方的減讓表是“市場準入”的主要內容。根據第4條規定,各成員方的減讓表中所規定的市場準入減讓既包括關稅減讓,也包括其他市場準人的承諾(主要指非關稅措施的削減)。對于非關稅措施。在按減讓表轉換成關稅并承諾予以逐步降低后,各成員方不能再維持或重新使用這些非關稅措施,具體講,各成員方就農產品的市場準入達成的協議內容如下:
    (一)非關稅措施的關稅化
    各成員方在其承諾范圍內,將采取的非關稅措施轉換成同等保護程度的關稅措施,再加上產品原有的正常關稅稅率構成混合關稅,然后再逐步降低混合進口稅率。這里的非關稅措施包括進口數量限制、進口許可、自動出口限制以及通過國營貿易維持的非關稅措施等。如果某一成員方不將其實施的非關稅措施轉換成關稅,則其必須保證每年以較低的關稅水平進口一定數量的外國農產品,稱為最低市場準人機會。
    在非關稅措施關稅化方面,《農產品協議》允許幾種例外情況的存在:根據《農產品協議》附件五(1)的規定,非關稅措施的關稅化在1995—2000年的實施期內,將不適用于符合下列條件的初級農產品及其轉型產品、加工產品:(1)在1986—1988三年“基期”中進口的上述產品僅占國內該產品消費量的3%以下;(2)在三年“基期”中,未向上述產品提供任何出口補貼;(3)對初級農產品采取了有效的限產措施;(4)在成員方減讓表中被指明屬于享受糧食保障、環境保護等特別待遇的產品;(5)上述產品的最低市場準人機會在市場準入開始實施時相當于國內消費的4%,此后在實施期內每年增加0.8%。
    根據《農產品協議》附件五(2)的規定,非關稅措施的關稅化在1995—2005年的實施期內不適用于符合下列條件的發展中國家成員方傳統飲食中作為主食的初級農產品:(1)前述例外規定的第1項至第4項;(2)發展中國家成員方承諾的該產品的市場最低準人機會在實施期開始時相當于國內消費的1%,以后每年平均遞增,至實施期結束增至國內消費的4%。
    上述例外規定在實施期結束后是否能繼續適用,應在實施期結束前由各成員方談判達成協議。如果談判結果是某一成員方可繼續適用這些例外規定,則它應作出相應的市場準入承諾。如果談判結果是不再對某一成員方繼續適用這些例外規定,則該成員方所保留的非關稅措施應自例外規定停止適用的當年年初起實施關稅化,同時該成員方應將上述產品的最低市場準人機會維持在相當于國內消費的8%的水平上(對發展中國家成員方的初級產品而言,則維持在國內消費4%的水平上)。
    (二)特別保障措施
    根據《農產品協議》第5條的規定,成員方對將非關稅措施予以關稅化的進口產品,在發生下列情況時可以征收額外的附加稅,作為關稅化的“特別保障措施”:
    1.關稅化農產品的進口數量增加,超出基期進口量的特定比例。具體計算公式是:基期平均進口量x啟動價格水平+最近3年國內該產品消費年均增長量。其中,啟動價格水平的計算規則是:若產品的最低市場準人機會低于或等于10%,則啟動價格水平等于125%;若產品的市場準入機會等于10%但低于或等于30%,則啟動價格水平應等于110%;若產品的市場準入機會高于30%,則啟動價格水平等于105%。舉例說明:假設
某產品3年基期的平均進口量是20,啟動價格水平是110%,最近3年該產品國內消費年均增長量是10,按上述計算公式:20x110%1—10=32。如果采取非關稅措施關稅化的產品進口絕對數量在實施期第1年達到35,超過了按公式計算的結果32,則該成員方可對該產品的進口增收附加稅。
    根據《農產品協議》第5條第4款的規定,按此條規定征收的附加稅只能持續到當年年底,其數額不能超過當年普通關稅水平的三分之一。
    2.進口產品的到岸價格低于基期平均進口價格(又稱啟動價格)。在這種情況下,所征附加稅的數額應按下述方法計算:如果價格差額等于啟動價格的10%—40%(包括40%),附加稅應等于差額超出10%部分的30%;如果價格差額等于啟動價格的40%—60%(包括60%),則附加稅應等于差額超出40%部分的50%,再加上按上項所計算出的附加稅;如果差額等于啟動價格的60%—75%(包括75%),則征收的附加稅應等于差額超
出60%部分的70%,另加上上述兩項所計算出的附加稅;如果差額高于啟動價格的75%,則所征的附加稅應等于差額超出75%部分的90%,另加上上述三項所計算出的附加稅。
    根據《農產品協議》第5條第7款的規定,上述特別保障措施的執行應遵守透明度原則。采取上述措施的成員方應在采取行動后10天內以書面形式通知農業委員會,并應向有利害關系的成員方提供就此措施進行磋商的機會。在有關產品進口量正在下降時,成員方應保證盡量不以上述第2種理由(即進口價格較低)提出采取特別保障措施。成員方如按上述要求采取了特別保障措施,將不能再按關貿總協定有關保障條款和《保障措施協議》的規定采取其他保障措施。
    (三)削減關稅稅率
    各成員方承諾在實施期內按一定比例逐年削減關稅稅率。其中,發達國家和過渡經濟國家均承諾在協議實施期內(1995—2000年)平均削減36%的關稅;發展中國家成員方在其協議實施期內(1995—2005)平均削減24%的關稅。同時,為了防止某些成員方出于保護本國特定農產品的目的,對無關緊要的產品多削減,對需要保護的產品少削減或不削減,協議還規定了每一項產品的最低削減幅度:發達國家為15%,發展中國家為10%,最不發達國家則不承擔農產品關稅削減的義務。
    (四)最低關稅配額準人
    關稅配額管理是指成員方承諾對有關產品每年關稅配額準人量內的進口按低稅率(配額內稅率)征稅,超過配額淮入量的進口則按高稅率(配額外稅率)征稅。各成員方的關稅配額準入量應至少保持在實施期開始之前的水平上,即不低于基期(1986—1988年)的平均進口量;如果這一進口是不足國內近3年平均消費量的3%,則應以消費量的3%確定配額量.并承諾配額在實施期內逐年遞增,至實施期末達到國內消費量的5%。
 
* 本信息僅供用戶參考 *
編輯:小何 歡迎投稿!
討論:我有不同看法打印本頁
 相 關 文 章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