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設為首頁
VIP會員專區
廣告服務
在線投稿
首頁
|
信息
|
市場
|
供求
|
產品
| |
價格
|
企業
|
會展
| |
科技
|
報價
|
周報
|
區域
農藥
化肥
種子
尿素
復合肥
農膜
農機
植保
農資
外貿
港口
統計
分析
評述
預測
標準
圖庫
國際
政策
文 章 閱 讀
返 回
信 息 檢 索
關貿總協定(六)
更新時間:2003-11-7 23:30:48
文章來源:中國農資網
瀏覽次數:9244
第二十六條 本協定的接受、生效和登記
1. 本協定的簽署日期,應為1947年10月30日。
2. 在1955年3月1日已是締約國(方)或已正在談判加入本協定的任何締約國(方),可以任憑接受本協定。
3. 本協定用一份英文正本和一份法文正本寫成,兩種文本具有同等效力。本協定應交給聯合國秘書長存放。聯合國秘書長應將已核對的副本,送交各有關政府。
4. 接受本協定的每一政府,應向締約國(方)全體執行秘書長交存一份接受證書,執行秘書長應將每一接受證書的接受日期及按照本條第6款規定的本規定開始生效的日期,通知各有關政府。
5. (甲)凡接受本協定的政府,應代表本國領土及其負有國際責任的其他領土而接受本協定;如有某些單位關稅領土不由它來代表,應在接受本協定時通知締約國(方)全體執行秘書長。
(乙)任何政府,經按本款(甲)項的例外規定通知執行秘書長后,可以隨時通知執行秘書長;它的對本協定的接受,應對前作為例外的單獨關稅領土有效,但這項通知應自執行秘書長接到通知之日后第30日起生效。
(丙)原由某締約國(方)代表接受本協定的任何關稅領土,如現在在處理對外貿易關系和本協定規定的其他事務方面享有或取得完全自主權,這一領土經負責的締約國(方)發表聲明證實上述事實后,應視為本協定的一個締約國(方)。
6. 本協定附件八所列各國(方)政府,以政府名義向締約國(方)全體執行秘書長交存接受證書后,如它們領土的對外貿易按附件八規定適用的百分比計算,達到附件所列各國(方)政府的領土的全部對外貿易的85%時,本協定應自達到這項百分之百后第30日起,在這些接受的各國(方)政府之間開始生效。每一其他政府的接受證書,應自這一政府交存證書之日后第30日起生效。
7. 本協定一經生效,聯合國應即予以登記。
第二十七條 減讓的停止或撤銷
如一締約國(方)確定原與它談判減讓的另一國(方)政府未成為本協定的締約國(方),或已中止為本協定的締約國(方)。則這一締約國(方)可以隨時全部或部分停止或撤銷本協定有關減讓表內規定的任何減讓。締約國(方)在采取適應行動以前,應通知締約國(方)全體;如被要求,應與有關產品有重大利益關系的締約國(方)進行協商。
第二十八條 減讓表的修改
1. 在每3年的第1天(第一期自1958年1月1日起),或締約國(方)全體以所投票數的三分這二規定的任何其他期限的第1天,一締約國(方)在(在本條內此后簡稱申請締約國(方)經與原議定減讓的另一締約國(方)和締約國(方)全體認為在供應上具有主要利益關系的其他締約國(方)(上述兩類締約國(方)連同申請締約國(方)在本條內此后簡稱主要有關締約國(方))談判取得協議,并須與締約國(方)全體認為在減讓中有重大利益關系的基本締約國(方)進行協商的條件下,可以修改或撤銷本協定有關減讓表內所列的末項減讓。
2. 在上述談判和協議中(對其他產品所作的補償性調整規定可能包括在內),有關締約國(方)應力求維持互惠互利減讓的一般水平,使其對貿易的優待不低于談判前本協定所規定的水平。
3. (甲)如在主要有締約各國(方)之間,不能在1958年1月1日或在本條第1款所規定的期限屆滿以前達成協議時,原擬修改或撤銷減讓的締約國(方)仍然可以隨時采取行動,而且,如已采取這一行動,則原來與它談判減讓的締約國(方)和按照本條第1款認為在供應上具有主要利害關系的締約國(方)以及按照第1款認為有實質利害關系的締約國(方)可以有權在不遲于行動采取以后的6個月內,自締約國(方)全體接到撤銷的書面通知書之日起屆滿30日后,撤銷大體上相當于原來與申請締約國(方)所議定的減讓。
(乙)如主要有關締約各國(方)之間已達成協議,但按照本條第1款認為有實質利害關系的其他締約國(方)不能認為滿意時,則這一其他締約國(方)在不遲于按照這項協議采取行動以后的6個月內,自締約國(方)全體接到撤銷的書面通知書之日起屆小巧玲瓏30日以后,應可以撤銷大體上相當于原來與申請締約國(方)所議定的減讓。
4. 締約國(方)全體可以隨時因特殊情況準許某締約國進行談判,以修改或撤銷本協定有關減讓表內所列的某項減讓,但應在下列程序和條件下進行。
(甲)這一談判和其他有關協商,應按本條第1款和第2款的規定進行。
(乙)如果主要有關締約各國(方)之間在談判中達成協議,本條3款的規定應予適用。
(丙)如果主要有關締約各國(方)之間不能在批準的談判開始后60天內或締約國(方)全體規定的更長期間內達成協議,這一申請締約國(方)可將問題提交締約國(方)全體處理。
(丁)問題提交締約國(方)全體后,締約國(方)全體應迅速對此進行調查,并應向主要有關締約各國(方)提出意見,謀求解決辦法。如能獲得解決辦法,應如在主要有關締約各國(方)之間達成協議一樣,適用本條第3款(乙)項的規定。如在主要有關締約各國(方)之間不能獲得解決辦法,除了締約國(方)全體決定申請締約國(方)不提供適當補償是不合理的,以外,申請締約國(方)應有權修改或撤銷減讓。如果采取這一行動,則原與它談判減讓的締約國(方)以及按照本條第4款(甲)項認為在供應上具有主要利害關系的締約國(方)和按照第4款(甲)項認為有重大利益關系的其他締約國(方),應有權在不遲于行動采取以后的6個月內,自締約國(方)全體接到撤銷的書面通知書之日起屆滿30日后,修正或撤銷大體相當于原來與申請締約國(方)所議定的減讓。
5.1958年1月1日以前和本條第1款規定的其他期間結束以前,締約國(方)可以采取通知締約國(方)全體的方式,保留在下一期內按照本條第1款至第3款的程序對有關減讓表進行修改的權利。如一締約國(方)作此選擇,則其他締約國(方)應有權在同一時期內,按照同樣的程序修改或撤銷原與這一締約國(方)協定的減讓。
第二十九條 附加關稅談判
1. 締約各國(方)認為,關稅經常成為進行貿易的嚴重障礙;因此,在互惠互利基礎上進行談判,以大幅度降低關稅和進出口其他費用的一般水平,特別是降低那些使少量進口都受到阻礙的高關稅,并在談判中適當注意本協定的目的與締約各國(方)的不同需要,這對發展國際貿易是非常重要的。為此,締約國(方)全體可以不時主持這項談判。
2. (甲)本條規定的談判,可以在有選擇的產品對產品的基礎上進行。或者通過實施有關締約國(方)所接受的多邊程序來進行。談判可以使關稅降低,把關稅固定在現有水平,或對單項關稅或某向種產品的平均關稅承擔義務不超過規定的水平。低關稅或免稅待遇承擔義務不再增加,在原則上應視為一種與高關稅的降低價值相等的減讓。
(乙)締約各國(方)認為,多邊談判的成功,一般來說依賴于相互之間有相當大的比例的對外貿易的所有締約國(方)參加。
3. 談判時應適當考慮:
(甲)某些締約國(方)和某些工業的需要;
(乙)發展中國家為了有助于經濟的發展靈活運用關稅保護的需要,以及為了財政收入維持關稅的特別需要;以及
(丙)其他有關情況,包括有關締約各國(方)的財政上、發展上、戰略上和其它方面的需要。
第三十條 本協定與《哈瓦那憲章》的關系
1. 締約各國(方)在按照各自的憲法程序接受《哈瓦那憲章》以前,應承擔義務在其行政權力所及的范圍內盡量遵守《哈瓦那憲章》第一章至第六章以及第九章的一般原則。
2. 本協定第二部分的各項規定,應在《哈瓦那憲章》生效之日起停止生效。
3. 如至1949年9月30日《哈瓦那憲章》尚未生效,締約各國(方)應于1949年12月31日以前集會,以商定是否要對本協定加以修正、補充或維持。
4. 不論何時如果《哈瓦那憲章》停止生效,締約各國(方)應盡快集會以商定是否需要對本協定加以補充、修正或維持。在取得協議以前,本協定第二部分各項規定應重新有效。但是,第二部分的各條規定,除第二十三條以外,應基本上以當時已作了修改的《哈瓦那憲章》所規定的內容代替;而且,凡締約國(方)在哈瓦那憲章停止生效時對某項規定沒有承擔義務的,應對這項規定不承擔義務。
5. 如果某一締約國(方)在《哈瓦那憲章》已生效后仍未接受《憲章》,締約國(方)全體應即進行協商,就本協定影響的這一締約國(方)與其他締約國(方)之間的關系方面,商定是否需要對協定加以充分或修正以及如何補充修正。在達成協議以前,雖有本條第2款的規定在不接受憲章的締約國(方)與其他締約國(方)之間,本協定第二部分的各項規定應繼續實施。
6. 凡系國際貿易組織成員國的各締約國(方),不應引用本協定的規定來阻止《哈瓦那憲章》各項規定的運用。對不是國際貿易組織成員國的締約國(方)實施本款所包含的原則,應是本條第5款的協商的一個項目。(待續)
--------------------------------------------------------------------------------
* 本信息僅供用戶參考 *
編輯:
小何
歡迎投稿!
【
討論:我有不同看法
】
【
打印本頁
】
相 關 文 章
關貿總協定(八)
(2003-11-7)
關貿總協定(七)
(2003-11-7)
關貿總協定(五)
(2003-11-7)
關貿總協定(四)
(2003-11-7)
關貿總協定(三)
(2003-11-7)
關貿總協定(二)
(2003-11-7)
關貿總協定(一)
(2003-11-7)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欄目導航
|
在線投稿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