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二銨(an)
近期,國內二銨市場進入淡季,下游拿貨少,企業內銷有價無市, 64%二銨出廠報價2700元/噸左右。出口方面,受印度意向成交價格較低影響,企業以執行前期預收訂單為主,新單成交一般。目前,國際二銨生產企業均在出口市場發力,國際價格出現整體下挫,國內出口離岸價受迫跌至462-470美元/噸。
二銨出口需降低對印依賴
4月中旬以來,國產二銨出口訂單成交明顯放緩。對于這種現象,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市場與信息化部分析師李志剛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近期國際二銨價格出現下滑,國內廠家對于市場抱有一定觀望心態,二是印度市場迎來二銨采購季節,印度國內對進口價格預期較低,中國生產企業與國際貿易商在價格上出現較大分歧,暫時無法妥協。”
2015年,國內二銨出口進入“無窗口”時代。但在出口較為集中的5-10月,來自國際上、尤其是印度方面的價格壓力始終存在。由于產能和運營負擔較重,國內生產廠家在與貿易商的博弈中始終難以取得優勢。對此,李志剛認為,國內企業應加強對印度以外市場的出口力度,開拓新興市場,尤其是關注農業發展速度較快的發展中國家市場,是化解此類矛盾的有效手段。李志剛強調:“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雖然印度需求不可或缺,但如果出口重心過分集中,難免受到掣肘。”
李志剛表示:“甕福集團每年向對印度出口二銨20-30萬噸,數量相對較少。國際市場上,拉美市場用肥習慣傾向于使用一銨,對二銨需求量比較有限。東南亞市場(如越南)潛力較大。非洲市場(如埃及)也屬于不錯的出口目的地,但由于摩洛哥、沙特二銨裝置逐步上馬投產,中國向非洲出口阻力較大。”
國際競爭要求約束產能
2015-2018年是國際二銨產能大規模釋放的一個時期。西亞、北非地區將在國際二銨出口的多極化競爭中占據更為重要的位置。李志剛認為,未來幾年內,印度、東南亞將成為二銨出口競爭的主戰場。對印出口,國內企業并無優勢。“中國向東南亞地區出口產品,運輸半徑較短,而來自西亞的競爭對手,生產成本則遠低于中國,雙方的競爭實質上是運輸優勢與成本優勢的對抗。但綜合當前的國際經濟形勢,尤其是能源價格較低的現狀,決定了國產二銨在國際競爭中無法占據主動。國際產能擴張的結果將是國產二銨出口量出現萎縮。”
二銨出口遠景預期不佳,壓力反饋到國內,就是要求削減國內過剩的磷肥產能。目前,國內磷銨產能格局中,云天化、開磷、甕福、宜化等大型企業占據著金字塔的頂峰。其中,甕福集團近兩年表現亮眼,在二銨產量、磷肥總產量方面均有較大提升。李志剛認為,國內磷銨產能的控制對行業頂層格局影響有限。“國內大型磷肥生產企業在磷礦石資源上儲備豐富、硫磺采購也有固定渠道。在企業規模、投資力度、內部管理、成本控制方面,大型企業優勢更為明顯。淘汰落后產能有利于行業龍頭的健康發展。”
拓展國內市場貴在堅持
4月底,華北地區春季化肥銷售基本宣告結束。在今年的春季市場上,傳統二銨產品表現不溫不火,而新型二銨則得到了市場的廣泛歡迎。安徽六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東奎表示:“春節之后,公司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春季促銷活動,目前大部分地區已經到了收尾階段。總結來看,銷售總量同比增長,而新型產品的銷量將有望在去年的基礎上翻一番。”
目前,國內一些老牌企業在新型產品的研發、推廣方面踟躕不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市場反應存有疑慮。徐東奎表示:“國內市場的競爭中,持續性的促銷、推廣,大規模試驗示范必不可少,建立忠實的銷售網絡貴在堅持。而從產品質量上講,同樣需要堅持。六國生產的控失活化二銨、六國安辛等新型產品能取得市場信賴,靠的就是過硬的品質和實效。實際上,國內有許多同類型產品在技術上與我們相近,但是在關鍵活性物質的添加上,我們采取15 kg/噸的標準,部分企業采取的是3-5kg/噸的標準。標準的差異體現出不同企業對于品質堅持上的不同理解,同時,實際效果的差距也必然在銷量上得到忠實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