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尿素市場炎夏遭遇冷水,端午節變潑水節,價格未能如預期再漲,反而多地價格均出現了較明顯的回落,幅度10-50元/噸不等。在氣候等因素影響下(如山東的干旱和江蘇的持續降雨),農業需求釋放較慢且分散,未能形成有效拉動力,或者說是尚未形成,此為第一盆冷水;出口行情低于預期,本輪印度招標已經結束,40多萬噸的中標量,尤其是僅僅約305美元的離岸價,折合1720-1750元/噸的到港價,與國內即使較低迷的行情相比仍有一定的倒掛,也未能如期待中那樣提供利好支撐,此為第二盆冷水。端午小長假歸來,明穩暗降就已經開始,很快就演變成了普遍的小幅降價,同上周相比,本周河北、山西和兩湖等地主流出廠報價回落了20元/噸左右,而蘇皖和山東等地下行達20-50元/噸,河南地區報價回落雖不明顯,但是實際成交的優惠空間也擴大了很多,據了解,目前山東、河南市場供工廠客戶或外發大單的低端出廠價已跌至1670元/噸左右。也有一些堅挺的地區,如吉林、新疆,以及西南的局部,有部分廠家報價上漲了50元/噸左右,主要與當地的農需有關,不過據了解,這些需求也將在月底前后結束,目前當地的廠家也普遍對后市不太看好。
據統計,截至本周末尿素行業開工率約為77%,較之前略降,不過按照之前計劃,6月底、7月初有些停產廠家就要恢復生產了,而且新疆等地還有新廠不久后便要投產,疆內季節即將結束,日前運費已有所下調,所以外發量應會增多,對中原、港口等市場或將造成一定沖擊。另外,本周國際尿素價格明顯下滑,使得把注意力集中在出口市場的廠商信心再受打擊。更主要的,7月份主要是北方部分市場還有追肥需求,國內大部分地區農需都將逐漸進入淡季,而復合肥廠等方面的工業需求預計也會很平淡。綜合來看,7月份尿素市場形勢并不太樂觀,整體價格或將緩慢下行;但畢竟工廠尚未有庫存壓力,在山東等地玉米追肥時,若天氣條件也較好,集中的現貨需求應將促使這些地區尿素價格出現一段時間的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