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我國復合肥產業在氮肥產業之后開創了又一個新時代,一大批巨型企業讓中國的復合肥產業風生水起。魯西化肥集團作為魯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龐大艦隊的重要旗艦,近兩年獲得了迅猛的發展,集產能與技術、科研與服務、市場與品牌、國內與國際諸多優勢于一身。既有開創先河、引領行業的豪邁與情懷,又有服務“三農”、腳踏實地的真誠與篤定。
為更好地總結魯西集團磷復肥產業近兩年的發展成就和經驗,為服務農業提供標桿,為創新肥業提供方向,中國農資傳媒專派記者深入魯西,實地采訪,形成了 “植根齊魯大地 造福中華農業——魯西集團復合肥產業發展紀實”系列報道四篇。從本周起,我們將連續推出。敬請關注!
記者見到魯西化肥集團總經理姜吉濤時,已經是周日。從另一個研究會上匆匆趕來的他,語氣中多了一種緊迫感。但記者感到,隨著魯西復合肥產業高速發展和內在實力的提升,整個產業板塊呈現一種目標篤定、踏實進取、創新領先的積極氛圍。
“說一千道一萬,沒有一流的產品,多么宏偉的愿景和藍圖都會落空。我們就是要把魯西的復合肥產品做到極致!”從姜吉濤眾多話語中,記者牢牢記住了這句話。那么,魯西復合肥如何來追求、實現極致化的產品呢?
答案就在創新驅動。仔細解讀魯西的創新驅動,可以明顯看到“學”“融”“創”“領”這四字秘訣。
學
集世界科研大成 為中國農業服務
創新離不開學習。今天,全球化的大背景為抱定創造“極致產品”的魯西提供了機遇。
“我到歐美、日韓考察,發現他們農業的精細化程度非常高。”姜吉濤說,“這給我們打開了一個新思路:我們必須以全球視野來打造化肥產業:要用全人類的智慧和創造來提升自己,讓全球的先進肥料科研成果為中國農業服務。”
循著依托全球技術打造“世界級好肥”這條思路,魯西化肥將目光聚焦世界頂級化肥企業,通過與他們的合作,在短時間內迅速學習、凝聚起國際一流的技術和領先的理念,使自己在高端肥料研發生產與推廣方面走在了行業前列。
2013年11月14日,魯西在工業園科技樓舉辦了全降解緩釋肥上市發布會,引入日本丸紅片倉株式會社技術的最新一代緩釋肥面世。“包膜全降解,釋放按需求”,真正的緩釋肥在中國誕生。這是魯西學的結果。
2013年11月21日,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中國區總裁袁陽和約迪發特加利公司董事長約西·里先生到訪魯西,雙方就現代農業的滴灌、微灌技術、現代農業設施、作物種植及水溶肥生產技術等進行廣泛的交流。這是學的境界。
2014年7月16日,魯西集團與德國Aglukon公司液體肥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魯西集團隆重舉行,雙方就葉面肥在國內生產銷售的合作正式開始。魯西化肥集團副總經理李書海說:“我們將利用德國先進的技術,促進高端肥料生產技術在中國落地。”這是魯西學的方向。
2014年,總部設在德國法蘭克福的魯西歐洲研發中心宣告成立。這標志著魯西跟進、博采戰略實現由單項引進到制度化融合、由學習跟進到吸收創新的提升,成為連接魯西與國際、中國農業與世界肥業的科研樞紐。這是魯西學的融會貫通。
融
融匯中西 為農民創造價值
在學習世界先進肥料科技的同時,還必須深刻把握中國農業的國情。魯西集團調研發現,目前我國農業面臨多種嚴峻考驗:一是肥料利用率低。二是多年來大量、不當使用化肥導致土壤板結、環境污染。三是隨著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農業勞動力匱乏。肥料科研創新必須解決農民省時、省力、高效的需求。
因此,在博采全球眾家肥企之長的同時,魯西又廣泛吸收國內科研院校的肥料科研與發明,將中外肥料科研的成果與國情“接地氣”。
近年來,他們先后與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鄭州大學國家鈣鎂磷復合肥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合作,從中國農業實際出發,加快本土肥料科研成果的落實與轉化,不斷推出如魯西脲甲醛、腐植酸、玉米黃金甲、根際肥、脲硫酸、控失肥等各種針對性強、見效快的新型復合肥料。
這些既有高科技含量、又很“接地氣”的肥料,迅速催生出農田中的豐收果實、農民臉上的欣慰笑容。在魯西人眼中,魯西化肥收獲豐收與喜悅正是他們為農民創造價值的最佳體現。
創
堅持自我 敢為天下先
正是有了開闊視野的學習吸收與結合國情的融會貫通,魯西復合肥的發展方向更加明確、步伐愈加堅定,在創新驅動的快車道上加速前進。
2014年10月3日,歷時兩年論證、建設,創造世界紀錄的魯西高塔為中國復合肥產業書寫了新的歷史:氣勢恢宏、三塔并峙的魯西高塔硝基肥為世人生產出優質硝基肥的同時,也連帶創造了中國肥料產業的五個第一:單塔高度現今世界第一。單塔直徑22米,現今世界第一。單體產能第一。國內第一套三塔造粒裝置,行業第一。同時生產三個不同品種,生產效率第一。魯西產能100萬噸高塔硝基復合肥項目的正式投產,標志著魯西擁有了全國單體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硝基肥產能和生產裝置。這是魯西作為硝基肥領跑者重塑肥料行業新格局的開始,同時也為中國硝基復合肥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魯西高塔硝基肥有肥效快、營養全、肥效長、利用率高、改良土壤、改善作物品質等六大顯著特點。這背后,我們看到魯西人“創”的勇氣!
2014年11月23日,魯西高塔尿基肥投料運行,達到日產1000噸水平。魯西高塔尿基肥的成功投產,使魯西高塔復合肥產能進一步擴大,由單塔運行轉為雙塔運行,達到同時生產兩種產品的能力。投產后第一次預定就達到兩萬噸。這背后,我們看到魯西人“創”的成果!
領
大塊頭更有大智慧
就在魯西復合肥產業如火如荼發展的同時,中國農業已經進入到了“水肥一體化”時代。如何在這個農業轉型、肥業升級的時代,成為行業引領者,為中國農業締造歷史?魯西人給出了他們的答卷。
一是技術上領先,夯實水溶肥發展后勁。比如與魯西集團合作的德國Aglukon公司就是世界著名的液態肥料生產商之一。其產品涵蓋固體包衣緩釋肥、特種液態肥、脲甲醛緩釋肥、葉面肥、高品質水溶性復合肥、螯合礦質肥等等。
二是門檻降低,把水溶肥這個曾經的“貴族肥料”“飛”入尋常百姓家。掌握先進液肥技術的魯西人,將推出性價比更高的水溶肥作為自己的使命。短短兩年時間,就使高端水溶肥在我國經濟作物上的廣泛應用邁進了一大步。目前,魯西水溶肥已經形成包括顆粒水溶肥、大量元素水溶肥、含腐植酸水溶肥等的產品系列,具有傳統肥料無可比擬的優越性。特別是添加含有氨基酸的EDTA螯合微量元素制劑,將不同螯合中微量元素直接加入液體肥,成為老百姓真正用得起的實惠肥料。 “未來魯西將生產適宜育苗期、苗期、生長期、膨果期等階段的水溶肥品種全方位服務作物生長。”魯西水溶肥公司總經理郭志福自豪地說。
三是引領潮頭,牢牢占據尿素硝酸銨發展制高點。今年5月13日,魯西新建的年產10萬噸液體肥裝置進行化工投料試車。11點18分,合格的尿素硝銨溶液輸出。魯西尿素硝酸銨溶液具有三氮合一、肥效迅速、施用方便的突出特點,適用于滴灌、噴灌及大棚澆水灌溉隨水沖施,還可作為水溶肥生產原料,市場空間巨大。
魯西化肥集團總經理姜吉濤說:“魯西化肥集團面對復合肥產業競爭的格局,作為從事化肥產業40年、引領行業發展的特大型企業集團,依托千億產業園的雄厚實力,對復合肥板塊進行第二次大發展、大跨越。我們計劃在近兩年內將復合肥年產銷量擴大到400萬噸,魯西化肥集團將打造全產業鏈,客戶所需要的產品將一應俱全;全力打造產品的三大品類,硫基肥、硝基肥、水溶肥,做到硫基肥效果最好,實現硝、硫的有機結合,研發新型硝基肥料,粉狀、顆粒狀、液體水溶肥將陸續投放市場并為客戶免費提供水肥一體化設備。不但要做到產品種類最齊全,而且要做到每個單品都是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好產品。”魯西化肥集團致力于將產品做到最好,成本最低,質量和效果進一步提升。這些宏偉規劃,彰顯了魯西集團化肥產業誓將成為“世界好肥創領者”的磅礴氣勢。
這個“大塊頭”也有大智慧。魯西化肥工業集團副總經理劉玉才說:“目前中國硝基復合肥占整體復合肥的比例僅為4%,硝基肥品類發展明顯滯后,有約 2000萬噸的需求缺口。因此,魯西集團審時度勢,結合自身產業鏈優勢,確定了以大力發展硝基肥為突破口的復合肥板塊的發展戰略。由于公司使用精細化工裝置高度凈化后的氣體作為原料,實現了循環經濟利用,魯西生產出的硝基復合肥具有成本低、質量優的特點,在市場上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這是魯西集成創新、集智攻關的產業智慧!
“目前傳統肥料產能嚴重過剩,而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亟待滿足。肥料企業要想生存,就必須不斷去開發環保、高效的新型肥料,這樣的產品才有生命力。”姜吉濤說。據介紹,魯西集團充分發揮循環經濟優勢,推出的腐植酸全養肥使肥料中的水溶性腐植酸含量達到腐植酸總含量的26%,從而實現活養、造養、控養和固養功能,提升肥料利用率,增強肥料的環保功效。這是魯西承擔社會責任的政治智慧!
當前,中國農業呈現渠道輸水向管道輸水轉變、澆地向給莊稼供水轉變、土壤施肥向作物施肥轉變、水肥分開向水肥耦合轉變、單一技術向綜合管理轉變。這五大轉變決定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時間表。魯西化肥集團要成為加速這時間表的建設性引領力量,依然要著力于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