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第五屆全國磷復肥/磷化工技術創新論壇在湖北宜昌召開。新型磷復肥、磷化工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新技術、新設備研發與應用成為本次會議的主要議題。
據介紹,我國磷復肥/磷化工行業是典型的資源型產業,面臨資源貧乏、傳統工藝物流能流合理性不足、產品品種檔次不高且功能單一、副產物難以綜合有效利用、產能過剩等問題,嚴重制約產業提質增效,成為磷復肥/磷化工產業轉型發展的瓶頸。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新型磷資源加工和有效綜合利用技術,中低品味磷資源開發,磷及伴生資源高效開發與綜合利用為磷復肥/磷化工產業帶來了新希望。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總工程師高永峰在報告中指出,磷是一種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要實現可持續穩定發展必須化解產能過剩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
高永峰介紹說,國內磷化工行業技術創新主要有四個方向,一是現有裝置工藝生產技術改造。如濕法磷酸萃取、磷石膏結晶工藝技術改造等;二是節水、節能降耗改造技術。如新的節水、節電及熱能綜合利用技術的應用等;三是高端精細磷酸鹽生產技術。需要研發醫藥、航空航天、水處理等領域所需的磷化學品等。四是伴生資源及廢棄物高端加工利用技術。伴生資源中氟、硅、碘等高檔產品的生產技術亟待創新和研發。
另外,由于磷礦資源的過度開發和消耗,濕法磷酸質量也隨之變差。為此,云南省磷化工協會會長陶俊法調研了國內外有關半水-二水生產工藝以及國內半水生產工藝。調研結果表明,在現有傳統法二水基礎上,合理投資,進行半水-二水的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實現濕法磷酸產業“調結構、轉方向”的目標。半水-二水磷酸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本次論壇由鄭州大學、四川大學、昆明理工大學、全國磷復肥/磷化工信息中心等共同主辦。與會代表在論壇結束后參觀了湖北宜化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