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信息搜索: 熱門: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價格
首頁 > 植保資訊 > 正文

2015年新疆農作物主要病蟲害發生特點及原因分析(一)


農資網 2016年1月27日 11:19 來源:新疆植護站

2015年,受病蟲害基數、作物生長情況和氣候因素影響,小麥條銹病、玉米螟、雙斑螢葉甲、棉花枯黃萎病發生危害面積較上年有明顯增加,小麥條銹病在伊犁河谷擴散流行,玉米螟、棉花枯黃萎病呈逐年擴大態勢,發生程度重于歷年,雙斑螢葉甲在博州、昌吉州局部偏重發生;雪腐雪霉病、棉鈴蟲和草地螟較上年危害減輕,土蝗在伊犁州、博州高密度點片較上年明顯增多。據不完全統計,全區農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1.21億畝次,其中農作物病蟲害發生面積8019.81萬畝次,農田鼠害發生面積890萬畝次,農田雜草發生面積3208.57萬畝次。

 

一、糧食作物病蟲害發生概況

2015年新疆糧食作物病蟲害總體偏輕發生,發生程度與歷年持平,略重于上年。小麥條銹病、白粉病、葉蟬、玉米螟、玉米葉螨、雙斑螢葉甲中等發生,局部偏重,玉米螟、雙斑螢葉甲為害呈明顯上升趨勢,全區糧食病蟲害累計發生面積3244.74萬畝次,較上年增加1.54%,接近常年。

(一)小麥病蟲害

2015年新疆小麥種植面積1780.27萬畝,比上年增加144.97萬畝,其中冬小麥種植面積1145.89萬畝,春小麥種植面積634.38萬畝。小麥病蟲害發生面積1442.21萬畝次,比上年增加276.54萬畝,接近常年發生面積(如下圖所示),發生程度總體偏輕(2級(ji)),小麥條(tiao)銹病和麥蚜中等發生。

小麥病害總體中等偏輕發生,發生面積776.4萬畝,較上年增加147.2萬畝,條銹病發生危害面積增大,白粉病呈逐年加重態勢。

小麥雪腐雪霉病總體輕發生,累計發生面積20.87萬畝,較去年減少25.23萬畝,發生程度和面積均小于去年和歷年,為近年最低值。發生特點:(1)發病程度輕于上年和歷年。伊犁河谷新源縣平均發病田率10%(比2014年減少15%),發病株率5%(比2014年降低3%),致死株率2%。(2)發生始期整體較上年偏早。小麥雪腐雪霉病發生始期為223日,較上年早10天,接近2013年。

小麥條銹病中等發生,伊犁河谷東部偏重發生,發生程度重于去年,發生面積206.18萬畝,比去年增加77.15萬畝,接近2013年,全區共在9個地州的29個縣市發生,主要發生區在北疆。伊犁河谷發生面積184.5萬畝,河谷東部新源縣、鞏留縣、尼勒克縣、特克斯縣、昭蘇縣局部流行擴散,新源縣平均病田率80%,普遍率25%,嚴重度27%;其中發生最為嚴重的田塊普遍率達到80%,嚴重度達85%;尼勒克縣平均病田率85%,普遍率71%,嚴重度30.4%。發生特點:(1)北疆冬麥區發病期較早,伊犁河谷比去年早7天左右,比歷年發生早10天,在春麥區6月底發病,比常年晚7天左右,發生期普遍早于去年。(2)發生程度春麥區重于冬麥區。(3)北疆發生程度、面積均大于南疆,南疆發生面積5.68萬畝,占總發生面積的2.8%

小麥白粉病總體中等發生,發生程度重于上年,全疆發生面積209.42萬畝,比去年增加52.87萬畝,主要發生區在伊犁、塔城、昌吉。610日新源縣調查,病田率50%,平均田間發病率21%619日塔城市調查病田率90%以上,平均病株率70%,重病田病株率達100%。阜康市平均病田率24%,普遍率25%,嚴重度35%。發生特點:(1)發生期較歷年偏早10天,接近上年。(2)春麥區重于冬麥區。(3)北疆發生略重于南疆,主要發生區在北疆。

小麥赤霉病偏輕發生,發生面積29.3萬畝,重點發生區域在伊犁河谷特克斯縣、新源縣、鞏留縣和昭蘇縣。6月中旬新源縣進入全田普發期,平均病田率為10%;病穗率3%(最高25%);病情指數達0.9(最高20)。特克斯縣病田率60%(上年為46%),平均病株率6.3%。發生特點:(1)發生較早,5月下旬新源縣冬麥田顯癥,發生較歷年偏早。(2)發生程度略重于去年,春麥區重于冬麥區。

黑穗病偏輕發生,全疆發生面積92.97萬畝,比去年減少14.08萬畝,略低于近年,主要發生區在塔城、伊犁和哈密。發生特點:北疆是主要發生區,發生程度北疆明顯輕于上年,南疆較上年略重。

細菌性條斑病中等發生,發生面積80.24萬畝,主要發生區在塔城、伊犁,塔城地區塔城市、額敏縣部分鄉鎮偏重發生(4級)。64日田間調查,塔城市輕發生地塊發病株率為3%-8%,重發生地塊發病率株達到20%以上,病葉率34%,嚴重度3.67%;額敏縣調查田嚴重度1-40%不等,病葉率36.23%,嚴重度3.19%;裕民縣病葉率35.68%,嚴重度3.08%68日田間調查,調查田發病田率8%,一般田塊發病株率3%-8%,重病田發病率株達到25%以上。發生特點:發病程度較去年明顯偏重,冬麥田重于春麥田。

小麥根腐病偏輕發生,發生面積26.77萬畝,較上年增加9.59萬畝,與2013年持平。主要發生區在北疆伊犁、塔城和博州,伊犁新源縣中等發生。615日新源縣進入全田普發期,平均病田率20%,感病株率25%,死亡株率10%;其中重病田感病株率達56%,死亡株率30%。塔城地區平均病株率1.2%,最高病株率16%

小麥全蝕病輕發生,發生程度較上年輕,發生面積8.5萬畝,較上年減少20.84萬畝,主要發生區在伊犁、和田。新源縣平均病田率5%,平均發病株率0.9%,重病田發病株率達25%

小麥葉銹病偏輕發生,發生面積47.12萬畝,較上年減少8.76萬畝,發生程度和面積接近上年,主要發生區域在昌吉、喀什和塔城。阜康市發病始期為65日,平均病田率20%,普遍率23%,嚴重度32%

其他病害輕發生,發生面積為55.03萬畝。

小麥蟲害總體偏輕發生,發生面積665.81萬畝,較上年減少60.67萬畝,主要以蚜蟲、地下害蟲、小麥皮薊馬和葉蟬為主。

小麥蚜蟲偏輕發生,發生面積332.87萬畝,較上年增加106.67萬畝,接近歷年,喀什、和田中等發生。發生特點:(1)發生程度比2013年、2014年輕。(2)始見期較上年偏早10天左右。塔城地區始見期為525日前后,較去年偏早5-7天。阜康市始見期為515日。

麥蜘蛛中等發生,發生面積14.54萬畝,較上年減少2.66萬畝,主要發生區在和田、喀什。

地下害蟲中等發生,發生面積67.1萬畝,較上年增加23.8萬畝。

負泥蟲輕發生,發生面積12.2萬畝次,較上年減少7.7萬畝次,重點發生區域在伊犁河谷特克斯縣、新源縣、昭蘇縣。特克斯縣春麥田平均蟲口密度25/平方米(上年5頭),葉片危害率5%

小麥皮薊馬偏輕發生,發生面積77萬畝,較上年增加60.7萬畝,略高于歷年,主要發生區在伊犁河谷特克斯縣、尼勒克縣、昭蘇縣,昌吉州奇臺縣、阜康市。發生特點:發生面積和發生程度明顯重于上年。

葉蟬中等發生,發生面積51萬畝,主要發生區在昌吉。吉木薩爾縣平均百株有蟲550頭,最高2500頭。阜康市始見期為4月中旬,發生田塊率達80%,發生盛期平均蟲量達33.4/m2,最高達124/m2

其他病蟲害偏輕發生,發生面積為111.1萬畝次。

(二)玉米病蟲害

玉米病蟲害總體中等發生,發生面積1698.76萬畝次,比上年減少165.26萬畝,接近常年,其中病害發生面積74.65萬畝,蟲害發生面積1624.11萬畝。


玉米螟中等發生,發生面積498.54萬畝次,較上年減少31.64萬畝。伊犁河谷伊寧市、伊寧縣偏重發生,平均蟲量36/百株,危害株率65%,最高達100%,平均折莖株率35%,局部重發田塊平均蟲量達165/百株,折莖株率達50%。發生特點:(1)越冬基數較高,略低于去年。伊犁河谷冬前調查平均百桿活蟲85.6頭(上年為84.3/百株),其中伊寧市266/百株(上年為253/百株),伊寧縣93/百株。伊犁河谷越冬死亡率為6.39%(上年為8.59%)。喀什地區冬后調查玉米螟平均有蟲株率58.5%(上年為78.5%),平均百株活蟲數88.9頭(上年為166.4/百株),最高蟲口為疏勒縣240/百桿(上年在葉城縣342/百桿)。(2)二代為害重于一代,一代玉米螟發生面積211.43萬畝,二代發生面積287.11萬畝。(3)發生程度略輕于上年。

玉米葉螨中等發生,和田、哈密局部偏重,發生面積245.38萬畝,較上年減少82.77萬畝。和田皮山縣7月上旬調查有螨田率65%,平均有螨株率27%,嚴重田塊有螨株率達50%8月上旬調查,一般田塊百株螨量350-1000頭,部分嚴重田塊百株螨量1000-20000頭。塔城地區平均百株螨量25-125/百株,最高螨量在7500/百株,較2014年明顯偏輕。發生特點:發生程度略輕于上年,7月下旬受高溫影響擴散蔓延速度快。

雙斑螢葉甲中等發生,發生程度明顯重于去年,在昌吉、博州呈加重態勢,全區發生面積116.2萬畝,較上年增加40.8萬畝。主要發生區在博州、昌吉。博州7月中下旬進入成蟲盛發期,有蟲田率達100%,百株有成蟲18-210頭,平均26頭。昌吉州平均百株蟲量45頭,最高百株蟲量125頭,重點發生區域在瑪納斯縣、昌吉市和吉木薩爾縣。

地老虎等地下害蟲偏輕發生,發生面積63.19萬畝次,較上年減少179.63萬畝次,發生面積明顯小于上年,接近歷年,發生程度輕于上年。

玉米蚜蟲偏輕發生,發生面積233.99萬畝,較上年增加39.07萬畝。和田地區平均百株蚜量340頭。710-15日塔城盆地田間調查,有蚜田率10-15%,有蚜株率25-30%,一般田塊百株蚜量500-900頭,最高4000/百株。昌吉州7月下旬調查,平均有蚜株率21.7%,較去年同期降低0.6個百分點,最高有蚜株率41.6%,平均百株蚜量達3500頭,平均單株蟲量300頭,呈點片聚集式危害,8月上旬達到危害高峰期,平均百株蚜量2200頭,最高百株蚜量8400頭。發生特點:田間危害始期早于上年,生長中后期(8月上中旬)部分田塊密度大,玉米蚜蟲發生面積迅速擴大,危害程度加重。

棉鈴蟲中等發生,發生面積325.34萬畝,較上年增加163.32萬畝。一代棉鈴蟲在正播玉米田少量發生,二代棉鈴蟲發生相對較重,危害高峰期在7月上中旬。三代棉鈴蟲在復播玉米上發生危害最為嚴重,危害時間為8月中下旬。發生特點:發生面積較上年有明顯增加,主要增長區在喀什地區,南疆發生程度重于北疆,復播玉米重于正播玉米田。

三點斑葉蟬偏輕發生,局部中等發生,發生面積84.9萬畝次,比上年減少45.4萬畝次。昌吉州吉木薩爾縣中等發生,發生面積12萬畝次,一般田塊百株蟲量650頭左右頭,嚴重田塊百株蟲量達1800頭以上;阜康市中等發生,發生盛期平均每平方米蟲量達25.6頭,最高達114頭。發生特點:1、發生危害時間較去年提前,8月初進入為害高峰期。2、發生程度輕于上年,但昌吉呼圖壁縣、奇臺縣發生危害較上年重。

薊馬等其他害蟲偏輕發生,發生面積56.57萬畝,其中薊馬8.63萬畝。

以瘤黑粉病為主的玉米病害偏輕發生,發生面積74.65萬畝,與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瘤黑粉病45.13萬畝,較上年減少7.68萬畝。

(三)其他糧食作物病蟲害

水稻、馬鈴薯、大豆等其他作物病蟲害總體偏輕發生,發生面積103.77萬畝次。

水稻病蟲害發生面積62.91萬畝,較上年減少18.86萬畝,其中稻水象甲中等發生,發生面積23萬畝,分布在北疆的伊犁州察布查爾縣和烏魯木齊市米東區。鰓蚯蚓等其他害蟲發生面積27.9萬畝;以稻瘟病為主的水稻病害中等發生,發生面積12.01萬畝。

馬鈴薯病蟲害發生面積30.46,較上年減少14.76萬畝,其中蟲害偏輕發生,發生面積17.49萬畝,病害輕發生,發生面積12.97萬畝次(其中馬鈴薯早疫病4.93萬畝,晚疫病2.14萬畝)。

豆類病蟲害偏輕發生,發生面積10.4萬畝,其中蟲害發生面積3.8萬畝,病害發生面積4.4萬畝次。

(四)發生原因分析

12014-2015年冬季降水量較常年偏少,氣溫高于常年,呈先低后高的趨勢,春季北疆冬麥區氣溫上升快,加快了積雪融化,氣象條件不利于雪腐雪霉病的發生和蔓延。

2、玉米螟基數較高。冬后調查平均百株活蟲數35.7頭,一代玉米螟平均百株有效卵塊4.7塊,比歷年平均值增加36%,伊犁州百株19塊,喀什百株5.4塊;一代玉米螟伊犁百株活蟲數109頭,博州百株活蟲數13頭,喀什地區百株活蟲數9頭。

35-6月北疆大部降水較多,田間濕度大,有利于條銹病、白粉病、赤霉病和細菌性條斑病等病害的發生流行。

4、連作現象嚴重、種植密度高、中后期防治難利于病蟲害的發生。

二、棉花病蟲害發生概況

棉花病蟲害總體中等發生,發生面積2951.01萬畝次,較去年減少112.7萬畝次,其中蟲害發生面積2475.01萬畝次,病害發生面積476萬畝。棉葉螨、黃萎病局部重于去年,其它病蟲較上年略輕。

(一)棉花蟲害

棉鈴蟲中等發生,發生程度略輕于上年,發生面積410.01萬畝次,較去年增加45.73萬畝次。其中一代在棉田輕發生,蟲口密度低,發生面積32.62萬畝,較上年增加7.47萬畝;二代中等發生,發生面積238.34萬畝,較上年增加15.53萬畝;三代偏輕發生,發生面積139.05萬畝,較上年增加48.03萬畝。

發生特點及原因分析:(1)越冬存活率較上年偏低。2014年秋季越冬基數全區平均0.33/m22015年春季越冬蛹平均存活率77.8%2014年春季86.5%),較2014年偏低(表1)。

  • 1 2014-2015年春季越冬存活率調查表

    地州

    2015

    2014

    平均存活率%

    平均存活率%

    阿克蘇

    66.65

    90.20

    巴州

    87.00

    95.00

    塔城

    78.60

    85.50

    喀什

    80.00

    87.60

    吐魯番

    77.78

    85.29

    和田

    77.41

    60.79

    2)越冬代成蛾始見期普遍偏早。南疆、東疆始見期在3月中下旬-4月中下旬,北疆始見期在4月下旬-5月上旬(表2)。

    2 2013-2015年越冬代成蛾始見期

    序 號

    區域站

    2015

    2014

    2013

    1

    和田地區

    422

    427

    43

    2

    于田縣

    410

    418

    418

    3

    麥蓋提縣

    426

    424

    416

    4

    岳普湖縣

    411

    41

    49

    5

    澤普縣

    329

    325

    414

    6

    克州

    429

    417

    325

    7

    阿克蘇市

    331

    422

    411

    8

    庫車縣

    331

    421

    410

    9

    沙雅縣

    415

    429

    417

    10

    庫爾勒市

    416

    513

    427

    11

    尉犁縣

    421

    528

    415

    12

    博州

    519

    512

    46

    13

    烏蘇市

    425

    526

    516

    14

    沙灣縣

    59

    515

    511

    15

    昌吉州

    428

    58

    53

    16

    瑪納斯縣

    510

    58

    514

    17

    吐魯番市

    313

    316

    41

    18

    哈密地區

    53

    53

    428

    (3)燈下蛾量較高,但田間落卵量及蟲量偏低。各地燈下累計誘蛾量普遍較去年同期偏高,但田間卵量和蟲量較低,棉田為害較輕(表3)。一代棉鈴蟲卵始期偏早,田間卵量較上年低,棉田平均卵量4/百株,最高卵量8/百株。棉田二、三代卵量和蟲量也均低于其他作物田。據調查,阿克蘇地區二代蟲量在棉田危害率2.6%,百株蟲量0.32頭,鷹嘴豆田危害率100%,蟲量百株250頭,玉米田危害率44.18%,百株蟲量55.81頭,番茄田危害率82.85%,百株蟲量11.43頭;三代在玉米田危害率85%。博州二代棉田百株蟲量1.1頭,番茄田百株蟲量6頭,玉米田百株蟲量8頭;昌吉州二代在棉田百株蟲量0.13頭,番茄田百株0.15頭。全疆二代平均畝殘蟲量65.01頭,比歷年平均值減9.62頭;三代平均畝殘蟲量119.73頭,比歷年平均值減40.09頭。全疆二代平均累計卵量13.48/百株,比歷年百株累計卵量平均值減35.87%;三代平均累計卵量10.28/百株,比歷年百株累計卵量平均值減13.19%

    3 2014-2015年重點區域站測報燈誘集棉鈴蟲各代總蛾量

    序號

    區域站

    2015

    (頭/盞)

    2014

    (頭/盞)

    1

    和田地區

    1339

    846

    2

    于田縣

    1730

    209

    3

    庫車縣

    1230

    745

    4

    麥蓋提縣

    1144

    464

    5

    疏勒縣

    518

    273

    6

    阿克蘇市

    2829

    1031

    7

    輪臺縣

    778

    337

    8

    博州

    557

    230

    9

    烏蘇市

    1311

    1651

    10

    沙灣縣

    2088

    617

    11

    瑪納斯縣

    180

    165

    12

    吐魯番市

    326

    765

    13

    哈密地區

    437

    545

     

 

 

 

 

 

 

 

 

 

棉蚜中等發生,略輕于上年,發生面積562.39萬畝次,較去年減少96萬畝次,其中苗蚜發生面積207.84萬畝次,較去年增加7.79萬畝次,伏蚜發生面積354.55萬畝次,較去年減少103.79萬畝次。

發生特點及原因分析:1)棉蚜始見期在南疆阿克蘇、巴州,北疆昌吉州棉區較上去年偏早(1-6天),其他棉區棉蚜遷入棉田時間偏晚(2-18天)。(2)苗蚜輕于伏蚜。北疆5月至6月上旬持續低溫多雨,苗蚜發生程度輕于上年,但發生面積較上年增加,全疆平均蚜量88/百株,最高蚜量10萬頭/百株。伏蚜危害高峰期比上年提早10天左右,發生程度比苗蚜略重,局部棉田有蚜田率100%,有蚜株率100%,均卷葉率13%,最高卷葉率45%,平均蚜量6826/百株,最高蚜量780900/百株。(3)越冬蟲口基數低,喀什麥蓋提縣平均越冬卵量54.3/15cm枝條,201485.4/15cm枝條;岳普湖縣10.5/15cm枝條,201447.8/15cm枝條;塔城烏蘇市18/15cm枝條,201415/15cm枝條。

棉葉螨中等發生,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745.61萬畝次,較去年減少141.79萬畝次。前期棉葉螨整體偏輕發生,危害程度明顯輕于去年。全疆平均有螨株率5.7%,最高有螨株率3%,平均螨量109/百株,最高螨量370/百株(2014年同期平均螨量284/百株,最高螨量2876/百株)。后期東疆哈密地區、南疆阿克蘇棉區偏重發生。發生特點及原因分析:在棉田始見期偏晚(2-17天),因4月氣溫相對較低,不利于棉葉螨的發生危害。后期7-8月氣溫偏高、干旱,對棉葉螨擴散極為有利,加之棉田間作面積加大、食物鏈豐富,有利于棉葉螨的繁殖擴散危害。秋耕冬灌面積的減少。棉田大面積改為滴灌或春耕、春灌,使冬灌面積縮減,有利棉花害螨的越冬,是加劇翌年害螨為害程度的重要因素。

棉薊馬偏輕發生,局部中等發生,較去年略重,面積大,發生面積512.55萬畝次,較去年增加135.03萬畝次。發生特點及原因分析:1)在棉田始見期南疆、東疆較去年偏早(1-10天),北疆偏晚(5-6天)。(2)棉花無頭和多頭棉率較去年高。據調查,阿克蘇地區平均為4.19%2014年為3.71%);博州多頭棉率平均5.3%,最高14%。(3)棉田連作和滴灌面積不斷擴大,使棉田小氣候發生改變,棉田相對濕度下降,為薊馬危害提供了有利條件。(4)農戶對棉桿及棉花殘體清除不干凈,給棉薊馬提供了好的越冬場所。(5)地邊雜草防除不干凈給早期的棉薊馬提供庇護場所。

煙粉虱偏輕發生,局部中等發生,較去年輕,發生面積75.94萬畝次,較去年增加13.25萬畝次。在東疆吐魯番、南疆麥蓋提縣局部偏重發生。發生特點及原因分析:棉田始見期較去年偏早。設施農業面積不斷擴大,提供了越冬蟲源。

棉盲蝽偏輕發生,阿克蘇局部中等發生,發生面積128.51萬畝次,較去年增加58.25萬畝次。發生特點及原因分析:苜蓿和冬小麥面積的擴增,給棉盲蝽發生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農民防治此蟲的意識不強,一般對棉盲蝽不進行防治。

其它害蟲:甜菜夜蛾、斜紋夜蛾、雙斑螢葉甲等其它害蟲偏輕發生,地老虎中等發生。發生面積40萬畝次,較去年減少28.84萬畝次。

(二)棉花病害

棉花枯萎病偏輕發生,哈密局部中等發生,發生面積97.68萬畝,較去年增加10.32萬畝。

棉花黃萎病偏輕發生,阿克蘇、哈密、博州局部中等發生,較去年略重,發生面積164.48萬畝,較去年增加17.08萬畝。

苗期病害偏輕發生,昌吉局部中等發生,發生面積198.16萬畝,較去年減少41.77萬畝。

鈴期病害輕發生,發生面積7.68萬畝,較去年減少39.32萬畝。

其他病害輕發生,發生面積8萬畝。

發生特點及原因分析:(1)連作地和地膜棉田發生較重,連作地病菌逐年積累,引起再侵染。(24-5月我區高溫低濕的天氣不利于棉花苗期病害的發生。

( 責任編輯:YanBO)
相關資訊
行情按地區分類
推薦信息
專題信息
熱點資訊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在線投稿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2004-2009©版權所有: 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見和建議,歡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