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價格走勢圖中可以看出,2015年國內42%百草枯母藥價格主要還是以下降趨勢為主。從2014年的價格最高點3萬元到現在,價格幾乎只剩下了三分之一,整個2015年,百草枯母藥生產企業都在痛苦中渡過。從2012年4月24日《1745號公告》起,百草枯母藥開始了“被死亡”的歷程;2013 年5月,百草枯主要原材料吡啶的反傾銷政策正式公布,百草枯母藥價格進入快速上漲期,從1.3萬元左右很快上漲至3萬元;2014年7月份,農業部完成了對百草枯母藥生產企業正式登記許可證的更替,由于其中出現了近15天的證件空白期,市場對于后期持觀望態度,因而即使更新完后,首批拿到登記證的只有15 家企業(后續增加到28家),但是百草枯母藥市場正式進入了“夕陽紅”模式;2015年6月底7月初,藥檢所《第八屆全國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第十七次全體會議紀要》中將百草枯的毒性修訂為“劇毒”,并建議停止和不再批準一切新的百草枯劑型農證的審批工作,如果《會議紀要》真的實行,那不僅意味著2016年 7月份過后,國內將無任何百草枯劑型在售,且國內可以銷售百草枯制劑的店鋪會所剩無幾,《會議紀要》同時表示在2020年左右,百草枯母藥出口也將停止,這意味著百草枯時代就此終止。2016年7月1日的大限將至,此時又傳出調低進口吡啶的反傾銷稅,這將有利于降低百草枯母藥的生產成本,因而后期百草枯母藥價格繼續被大家看跌。
從目前形勢看,百(bai)(bai)草枯(ku)(ku)母藥的(de)替代(dai)品草銨(an)膦原藥已走下神壇,價格回落明顯(xian),目前只是生產(chan)過程(cheng)中的(de)三廢處理(li)比較困難(nan),如果這(zhe)(zhe)一(yi)技術難(nan)關被突破(po),那后(hou)期(qi)百(bai)(bai)草枯(ku)(ku)母藥將被很快取(qu)代(dai),如果這(zhe)(zhe)一(yi)技術難(nan)關突破(po)不了,那百(bai)(bai)草枯(ku)(ku)母藥被完全替代(dai)可能還需要一(yi)段時(shi)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