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由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磷化工分會主辦,廣西磷化工行業協會、廣西越洋化工實業集團協辦的2016年中國磷化工產業發展大會在南寧舉行。與會代表認為,中國磷化工產業進步很大,但精細化程度亟待提高,結構調整任務艱巨,“十三五”期間產業將有很大發展空間。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三屆理事會會長李勇武指出:“近年來,我國的磷化工產業有很大的變化,首先是量提高了,由短缺到自給再到如今產能過剩;其次技術裝備水平大幅提高;第三是結構調整和布局發生了深刻變化,產業集中度提高,布局也趨近于合理。”
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會長王孝峰說:“中國是世界磷化工第一生產和消費國,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整體水平仍不高。‘十三五’期間磷化工產業仍有一定發展空間。”
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尚建壯對未來磷化工產業的發展預計,“十三五”時期一些產品會因國家政策及環境保護等原因需求下降,如三聚磷酸鈉等。濕法酸凈化技術日漸成熟導致以熱法酸為原料的磷酸鹽生產工藝的變化,黃磷產品將失去部分市場。到2020年底,行業產能增長率保持在1%~2%,通過提高企業開工率使產量保持在4%~5%的增速,到2020年產能達到450萬噸(以P2O5),產品品種規格達到120余種,研究開發一批具有國內和國際先進水平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磷化工高端產品,重點發展精細磷化工產品。
廣西越洋化工實業集團董事長林明說:“如今,我們完全有能力生產全水溶性的磷肥,只是還沒開始正式開發。在化肥零增長的大背景下,可以預見,未來聚磷酸銨有逐漸取代磷酸一銨、磷酸二銨的趨勢。此外,注射施肥是一種更精準的施肥方式,它可以實現播種時把所需劑量的液體肥和殺蟲劑等同時注射到土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