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2017年全國氯化銨行業會議第一次會議在哈爾濱拉開帷幕,在這座冰雪城市,迎來了氯化銨市場的“春天”,開啟了“雞年大吉”的新篇章。要是說,這個會議主要講了什么,兩個字——漲價。會議后,各廠家紛紛踐行會議精神,市場價格普漲50-70元/噸,干銨主流到庫在700-720元/噸,濕銨在600-620元/噸,不同廠家在依照各自情況小幅調整。目前可以說氯化銨市場正處于賣方市場,主動權牢牢地掌握在生產廠家手中。到底是什么因素在支撐價格不斷拉漲?
首先,需求的增加。目前復合肥行業開工率正在緩慢回升中,氯化銨作為復合肥的原材料之一,下游采購積極性只增不減,目前市場交投逐步回暖,新單詢盤向好。加之尿素仍維持高位,雖目前已行情止漲走穩,但據悉印度新一輪招標即將來襲,又將會刺激尿素開始新一輪上漲,對作為尿素同質產品的氯化銨有一定的支撐。
次之,出口形式的好轉。2017年1月1日起,肥料用氯化銨、氮磷二元肥的出口關稅均取消,對國內市場也將形成利好。2016年12月出口關稅取消消息一出,同期出口量達16.22萬噸,環比增加86%,同比增加37%,成為2012年至今單月出口量最大的月份。所以新年伊始,隨著需求的陸續啟動,廠商在保證國內市場正常供貨的情況下,也會積極地供應出口市場。目前氯化銨市場產能過剩,出口也是緩解國內供需壓力的有效途徑。
最后,純堿行情疲軟。國內純堿廠家整體開工負荷維持在高位,市場貨源供應量充足,且新增產能壓力較大。在目前下游需求跟進遲緩,需求面無任何利好顯現。平板玻璃、印染行業已經進入淡季,對純堿需求量平淡。業者心態悲觀,市場觀望氣氛濃厚。終端用戶多堅持按需采購,拿貨熱情不高。利空消息籠罩市場,所以聯堿企業急切的將盈利重心轉移到氯化銨上來,以維持企業的盈利狀態。
目前聯堿企業裝置開工相對穩定,但據了解,3月中旬國家環保督察局將進駐四川、湖南及復查湖北、重慶、云南,在環保壓力下,必然有部分裝置進入停檢階段。而3月為氯化銨傳統消費旺季,屆時不斷增長的需求,恐會再碰上貨源供應減少。據金聯創觀點,氯化銨勢必仍有上行空間,但市場整體的發展走勢,仍需關注下游工廠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