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行業共同努力度過了艱難時期,2017年尿素市場行情和企業效益將好于上年。”這是4月24日記者從氮肥行業工作會上得到的信息。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在會上說:希望氮肥行業不僅要善于重復昨天的故事,而且要勇于走向明天希望的田野,率先走出產能過剩的結構性困境,率先走上結構優化調整的戰略高地,率先創造出效益領先的競爭優勢。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理事長顧宗勤介紹,2016年是行業異常艱難的一年,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氮肥行業已連續三年虧損,2016年的虧損額更是超過前兩年虧損額的總和,達到了98億元(此數據是在國家統計局數據基礎上減去某大型企業非氮肥虧損數據得出)。規模以下企業全部虧損,規模以上的286家企業有145家虧損;2016年氮肥企業開工率不斷下降,全年尿素開工率僅62%,為201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2016年因各項政策取消,導致尿素噸成本增加250~300元,但成本上升未推動價格上漲,去年8月尿素降至10多年最低水平的每噸1100元,去年全年尿素平均價格為1270元,同比下降18.7%;由于化肥“零增長”、肥料復合化和高效化、農產品價格低等因素,氮肥農業使用量小幅減少。出口也不樂觀,2016年全國累計出口氮肥(折純)731萬噸,同比下降26.6%,其中尿素887.1萬噸,同比下降35.5%。
氮協信息和市場部主任韋勇表示:相比較,2017年氮肥行業市場行情和企業效益將好于2016年。
首先,去產能工作進一步推進,過剩有所緩解。據了解,去年行業的困境推動了去產能進程,總產能首次出現下降,合成氨和尿素產能分別凈減227萬噸和353萬噸。
其次,原材料價格穩中有升將對尿素價起到支撐作用。根據2017年煤炭去產能任務目標,全年將關閉落后煤礦500處以上,退出產能5000萬噸左右。預計今年煤炭價格將保持平穩或略有上漲,出現大起大落走勢的概率不大。化肥用天然氣價格已經放開,供暖季結束后部分氣頭企業恢復生產,但氣價仍將居于高位。
再次,尿素工業用量回升,相關化工產品行情看好。農業需求基本穩定,工業需求穩中有升。人造板企業開工情況好轉,三聚氰胺盈利較好,企業開工率提升并有新増產能。火電脫硝裝置運行負荷提升,車用尿素使用量上升。同時,甲醇、液氨等產品行情看好也有積極作用。
湖北宜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張新亞在會上說:“2016年是氮肥行業最差的一年。今年雖然需求會減少,但價格會上升,日子比去年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