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生趨勢
據市推廣站預測,今年本市冬小麥抽穗期為5月8日前后,與常年基本持平。小麥抽穗期至揚花期是小麥吸漿蟲發生為害的關鍵時期,北京市植物保護站根據各區小麥吸漿蟲春季淘土普查和化蛹進度數據,結合小麥生育期、吸漿蟲歷史數據及下階段天氣趨勢等綜合分析,預計小麥吸漿蟲在本市輕發生,局部偏輕發生,田塊間發生程度不均衡,發生面積約9.2萬畝。小麥吸漿蟲成蟲發生期接近常年,預計成蟲羽化盛期為5月6日至12日。
二、預報依據
(一)有蟲地塊多,蟲口密度低
春季全市8個冬小麥主產區對42塊麥田進行淘土普查,蟲田率為45.2%,比上年同期增加41.3%,其中15.8%的有蟲田達到防治指標(≥2頭/樣方),比上年同期減少38%。平均蟲量為0.6頭/樣方,低于常年平均蟲量(6.9頭/樣方)和上年平均蟲量(3.7頭/樣方),單樣方蟲量最高為5頭,遠遠低于上年的56頭。
(二)化蛹進度低于常年和上年
據4月15日系統監測點調查,活動幼蟲占83.3%,比上年同期增加78.4%,蛹和長繭占16.7%,比上年同期減少59.6%,圓繭(休眠蟲態)為0。吸漿蟲平均化蛹率為16.7%,低于常年同期化蛹率(34.1%)和上年同期化蛹率(45.5%)。
(三)吸漿蟲為害期與小麥抽穗期基本吻合
本市冬小麥主栽品種有農大211、農大212、中麥175、中麥12、輪選987、京冬8和京冬10等,大部分品種對吸漿蟲抗性不強。目前,冬小麥處于拔節至孕穗期,長勢良好,抽穗期接近常年,吸漿蟲為害期與小麥抽穗期基本吻合。
(四)氣象因素利于吸漿蟲發生為害
據北京市氣象局氣候中心預報,4月下旬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略偏高,但冷空氣活動較頻繁,降水量比常年偏少;5月上旬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略偏高,有兩次降水過程,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氣象因素利于吸漿蟲出土羽化。(測報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