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化肥生產國和消費國。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氮肥全行業虧損222.8億元,較2015年增虧193.9億元,行業虧損面50.7%。
在今年春耕化肥需求量最大時期,山東省臨沭縣上百家化肥企業關停倒閉。化肥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迫在眉睫。
化肥產業面臨四大問題
" 在過去,化肥是個寶;而現在,是棵草。如果再不進行改革,就要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了。"在日前舉行的"2017年肥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啟動儀式上,湖北宜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張新亞如是表示。
從本次調研的情況來看,我國化肥行業目前面臨四大主要問題。
一是產能過剩、同質化嚴重、研發能力弱。目前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化肥生產國和消費國。2016年我國化肥產量達7004.92萬噸,施用量只有約6034萬噸,其中尿素產能利用率只有78%,磷肥產能利用率69%。產能過剩、行業集中度高、產品同質化嚴重、低價競爭是主要行業特點。由于低價競爭,導致企業利潤低,投入研發不足,相對于國外,上市肥料企業市值低,6萬億元的農業總產值并沒有誕生市值過千億的農藥肥料企業。
二是銷售鏈條過長、成本高、賒銷嚴重。傳統的農資銷售模式,為廠家、市/縣級代理商、鎮/村級經銷商、農戶流通模式,廠家通過掌控代理商、經銷商就可以觸及到終端農戶。這樣的模式加快了品牌的擴張和市場占有率,但由于鏈條太長和信息不對稱,高價和低質化肥共存,提高了農戶化肥使用成本和經營風險。再加上農業生產周期性帶來的收益滯后性,農戶對經銷商、經銷商對廠家都存在賒銷現象,增加了整個產業的風險。
三是施肥不科學,浪費嚴重,環境面臨威脅。據統計,中國的肥料復合化率水平不到40%,低于世界50%的平均水平,更遠低于歐洲、美國等發達農業國家70%的平均水平,這有肥料生產技術的原因,也有肥料使用方法問題。較低的肥料利用率不僅造成我國肥料資源的浪費,增加農業生產成本,同時也對生態環境產生巨大的破壞。土壤板結、土壤鹽漬化、有機質含量下降、病蟲害多發、水質污染等都是肥料利用率低和過度施肥造成的后果。
四是種植大戶和職業農民崛起,服務和規模不匹配。隨著我國農村勞動力的減少和土地流轉的加快,種植大戶和職業農民漸漸成為農業生產的主體。單次購買農資量大、單次投入資金量大、施肥方法更加科學,傳統的經銷模式既不能提供大量化肥的物流解決方案,也不能幫助農戶解決資金周轉問題,傳統的經銷服務模式已與目前種植規模需求不匹配。
目前化肥產業作出的積極變革探索
為解決化肥原料生產成本高、議價能力低問題,產業整合、加強合作已成為行業共識。今年年初,云天化(600096,股吧)聯合貴州開磷、翁福共同打造硫磺采購平臺,通過發揮集中采購規模優勢,增強硫磺采購議價能力,降低化肥生產成本。
流通銷售方面,無論是上市化肥企業還是創業公司,都在積極引入互聯網這個工具,構建"互聯網+農資"。利用互聯網能夠提供高效、快捷的信息獲取特點,降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成本和風險。但根據實際情況來看,由于目前農村消費場景和用戶的特殊性,在資金和"最后一公里"物流方面,農資電商暫時無法提供高效解決方案,反而因為加入電商這個因素,農民不熟悉、不熟練,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
如(ru)何循(xun)序(xu)漸進,以最(zui)低成本、最(zui)高效(xiao)益(yi)適應變革,一些(xie)公司(si)在(zai)積極探索。日前(qian),南京農(nong)(nong)紛期(qi)電子商(shang)務有限公司(si)(以下簡(jian)稱"農(nong)(nong)分期(qi)")在(zai)前(qian)期(qi)客戶積累的(de)基礎(chu)上,向種(zhong)植大戶推出(chu)了(le)(le)"肥寶寶"產品。面對(dui)農(nong)(nong)戶對(dui)互聯網(wang)電商(shang)的(de)不熟悉(xi)、不了(le)(le)解、操作難,以及(ji)農(nong)(nong)戶在(zai)種(zhong)植過(guo)程中缺少技術(shu)指導、流(liu)動(dong)資(zi)金等(deng)(deng)問(wen)題,直接將廠家與種(zhong)植大戶對(dui)接,由(you)廠家委派或(huo)農(nong)(nong)分期(qi)自有技術(shu)員解決(jue)技術(shu)問(wen)題,農(nong)(nong)分期(qi)提供資(zi)金分期(qi)購買支持,零利息、零首付、最(zui)低價,挖掘、對(dui)接社(she)會存(cun)量物流(liu)資(zi)源,效(xiao)率更(geng)高、價格更(geng)低,同時解決(jue)了(le)(le)物流(liu)、質量、價格、資(zi)金、技術(shu)等(deng)(deng)痛點,目(mu)前(qian)來看更(geng)符(fu)合農(nong)(nong)業經營主(zhu)體的(de)實(shi)際(ji)特征。
" 從試點情況來看,'肥寶寶'深受廣大種植農戶歡迎。一些農戶高興地說 '肥寶寶'不僅幫助他們解決了資金問題,也幫助他們買到了高質低價的肥料,省事、省心、省錢。"南京農紛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對本次調研人員表示。
" 目(mu)前我國化(hua)肥(fei)產(chan)(chan)業(ye)(ye)(ye)正處于產(chan)(chan)業(ye)(ye)(ye)變(bian)(bian)革的關鍵時期,外(wai)部(bu)糧食(shi)增(zeng)長紅利(li)的消失、環保意識的增(zeng)強(qiang)、消費升級(ji)、政策改(gai)變(bian)(bian),內部(bu)廠(chang)家低價競爭、研發力(li)度不足、傳統銷售(shou)渠(qu)(qu)道滯后、生產(chan)(chan)方式轉變(bian)(bian)等(deng)都是化(hua)肥(fei)整(zheng)個產(chan)(chan)業(ye)(ye)(ye)必須認真面對的現實問題。企業(ye)(ye)(ye)強(qiang)強(qiang)聯(lian)合、加大(da)研發力(li)度、建(jian)立(li)高(gao)效銷售(shou)渠(qu)(qu)道,從單一的產(chan)(chan)品(pin)銷售(shou)轉向作物全程(cheng)營養解決方案,加強(qiang)農化(hua)服務,及時有效地幫助農戶解決生產(chan)(chan)過程(cheng)中的實際問題,會(hui)是化(hua)肥(fei)產(chan)(chan)業(ye)(ye)(ye)實現'農業(ye)(ye)(ye)供(gong)給側結(jie)構性(xing)改(gai)革'背景下逆勢(shi)增(zeng)長的重要保障。"參(can)加本(ben)次調研活動的中國農業(ye)(ye)(ye)科學院(yuan)和清華(hua)大(da)學社(she)會(hui)科學學院(yuan)的部(bu)分學生在接受本(ben)報記者采(cai)訪時表(biao)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