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些企業一味的追求所謂銷售量,炫耀著所謂銷售業績,卻忽視了銷售質量與運行成本以及品牌戰略。
產品講的是性價比,而經營講的最大利益化。忽視銷售質量與運行成本是一種短視行為,也是不符合企業發展需要。
如:農資冬儲就是一把雙刃劍,正面作用它是企業融資的一方法與途徑,客戶能給企業打冬儲款,其一是意味著信任;其二是意味著銷量。但負面問題是:打冬儲是要付高額利息的,如果是賒銷運營企業損失更大。例如:某客戶年銷售A企業產品50萬元,年前元月份打20萬元冬儲款,月息0.12元,時間6個月計幣:1.2萬元,產品的凈利潤減少了6%。如果年后2~3月份開始發貨,首批貨為20萬元,冬儲資金企業實際只使用了一個月,接下來還要發30萬元貨給客戶欠帳不收錢,而且這30萬元貨款也許要到12月底才能結清貨款,這是其一。
其二、如果遇到年成不好20萬元冬儲產品也未能賣完,還退一部分產品回來,這個損失不言自明。
其三、企業收了冬儲款,為了保證既定利潤不減少勢必要提高銷售價格,這樣就必然影響了銷售量。
如果我們不收冬儲款,首批發貨貨款回籠率為30%,二次發貨貨款回籠率為40%,如此類推,結果會如何?所以說,淡儲就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它既增加銷售量,又能提高了款貨回率。用不好,它不僅會盤剝產品的利潤率,而且還會影響市場的拓展與產品升級。
隨著新《 【打印本文】 【舉報】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