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李寶馬彥平)記者從10月14日~15日在上海召開的2017年(第五屆)中國國際化肥市場論壇暨首屆合成氨產業鏈高層論壇上獲悉,今年以來,盡管化肥整體處境艱難,氮肥行業卻好于去年,實現了整體盈利。來自農業部、中國氮肥工業協會、中國植物營養學會、石油和化工規劃院等單位的專家到會交流。同期,第二屆中國國際肥料展覽會召開。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理事長顧宗勤在會上透露,今年1~8月,統計氮肥企業250家中虧損企業102家,同比減少30家,行業虧損面為40.8%,同比降低11.1%;虧損企業虧損額68.9億元,同比減虧33.3億元。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8月氮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為1589.7億元,同比增長10.5%;全行業利潤總額48.4億元,而去年同期為-73.4億元。
今年1~8月,整個氮肥行業各品類產量下降,行業開工率處于低位。據氮協統計,1~8月,全國累計生產合成氨3789.8萬噸,同比降低9.2%;氮肥產量2626.3萬噸,同比減少8.8%。其中,尿素產量3727.7萬噸,同比降低15.1%。今年1~9月行業平均開工率59.25 %,同比降低5.9個百分點。
盡管生產低迷,但尿素價格實現大幅度上漲。據氮協統計,今年8月尿素平均出廠價1497元/噸,同比上漲325元/噸,漲幅27.7%;1~8月尿素累計出廠價1558元/噸,同比上漲278元/噸,漲幅21.7%。
在出口方面,今年1~8月中國氮肥(折純)出口378.5萬噸,同比減少24.4%。其中,尿素出口333.6萬噸,同比降低50.8%。1~8月中國氮肥出口額13.9億美元,同比減少24.4%。
雖然今年氮肥行業經濟形勢較去年有所好轉,但是企業的經營壓力并未減輕,行業仍然面臨諸多挑戰。顧宗勤表示,年底前,氮肥行業的工作重點一是加強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競爭力;二是緊跟市場,優化結構,適應新的市場需求;三是以化養肥,肥化并舉,努力調整產品結構;四是加強交流,通力協作,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氮協信息和市場部主任韋勇預計,行業近期發展或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新增產能匱乏,環保安全、天然氣供應和成本壓力導致行業今年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開工率低位徘徊。二是農業用肥減少趨勢有望放緩、工業需求繼續增加。三是國際市場價格走高、出口有望恢復、原油帶動化工產品價格上漲等因素支撐尿素價格堅挺。四是連續幾個月的虧損增強企業盈利壓力和欲望。因此,預計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中國氮肥行業有望向好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