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進步的需要,令水溶肥由原來的小品種肥迅速成長壯大,面臨很大的市場需求。水溶肥業界對此喜憂兼備,大家一致認為“創建智能施肥模式,助力農業綠色發展”是發展思路,同時強調發展中需要自我約束、加強監管。10月26日,由中國氮肥工業協會主辦的2017年(第五屆)中國水溶肥行業年會暨(川金象)液體肥高峰論壇在四川省成都市召開。
針對近年國內水溶肥產業的發展,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理事長顧宗勤指出:一是水溶肥儲運和銷售模式創新取得了積極進展;二是產業發展速度快,但布局散,企業規模小;三是產品應用于經濟作物,效果顯著,但糧食作物的大田應用有待開發;四是水溶肥肥效高,使用效果好,但多數費用高,有些水溶肥產品不節能;五是水溶肥產品品種多,更新快,但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市場秩序不規范。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水溶肥分會副會長高力指出,農業資源趨緊、農村勞動力短缺、土地流轉加快、黨和政府倡導綠色發展理念等大形勢會大大促進水溶肥產業發展。2016年廣義的水溶性肥料的產量為350萬噸,同比增長10%。據統計,截至2014年6月已在農業部取得登記的水溶肥產品數量為5742個,截至2017年9月,已在農業部取得登記的水溶肥產品數量為10256個,三年來增長率為78.61%。
全國農技中心首席專家高祥照表示,面對當前農業大形勢,肥料行業要積極優化肥料含量配比、形態配比和助劑等,廣泛地創新施肥方式。
全國農技中心節水技術處高級農藝師吳勇表示,經過多年的示范推廣,當前中國已經具備了大力發展水肥一體化的條件。未來重點發展方向為:依托于管道的水肥一體化、脫離于管道的水肥一體化、沼液水肥一體化、軟體集雨窖水肥一體化。
華南農業大學張承林教授表示,發展液體肥正當時,可以通過試驗示范、技術培訓等手段帶動液體肥料推廣。
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劉紅芳副研究員介紹了UAN在馬鈴薯、棉花、果樹等作物上的試驗結果。
聚磷酸銨是水溶肥的磷源之一,四川大學化工學院王辛龍教授指出,聚磷酸銨比磷酸一銨有明顯優越性。實際應用中,應結合其自身特性因素和土壤、環境等多因素來考慮。
川金象董事長雷林表示,液體肥在中國潛力巨大,企業應看準機遇有所作為。
為了促進水溶肥產業發展,顧宗勤建議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發展資源型水溶肥企業和二次加工型企業。二是多方施策,千方百計降低產品儲運和流通成本。三是規范行為,大力整頓水溶肥市場。四是深化服務,努力開拓農化終端市場。五是深化合作,攻關共性技術和聯合試驗示范。
又訊本次論壇由中國氮肥工業協會主辦,四川金象化工產業集團協辦,中國氮肥工業協會水溶肥分會和四川瑞象農資有限公司承辦。來自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全國農技中心、中國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四川大學等單位及金象、魯西、心連心等企業的領導專家約200余人到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