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泰國和越南的大顆粒氯化鉀需求繼(ji)續(xu)保(bao)持強勁,因供(gong)應(ying)緊張,價(jia)(jia)(jia)格較前一周再上(shang)漲(zhang)(zhang)5美(mei)元(噸價(jia)(jia)(jia),下(xia)同)。一個(ge)大進口商(shang)透(tou)露,1月(yue)份發貨的大顆粒氯化鉀到(dao)岸(an)價(jia)(jia)(jia)已漲(zhang)(zhang)至290美(mei)元。
馬來西亞的許多投標結果仍然懸而未決,但是255美元的到岸價仍然是標準氯化鉀的價格底線。有跡象顯示,一些標準氯化鉀將以260美元的到岸價結算,預計未來3~4周內價格區間將更清晰。美元和植物油價格的疲軟,使得上個月馬來西亞交易所棕櫚油(CPO)期貨價跌破2500令吉(約合565.2美元),該價格水平為2016年8月以來最低。若棕櫚油價格繼續下跌,將影響種植者的情緒并可能削弱化肥需求。
在印度尼(ni)西亞,化肥生產商Petrokimia Gresik正從6月份的(de)招(zhao)標中(zhong)行使選擇權(quan),當時該公司招(zhao)標25萬噸(dun)氯化鉀,其中(zhong)包括2017年下半年交(jiao)付(fu)的(de)10萬噸(dun)期貨(huo)。據說(shuo)Gresik在6月份支付(fu)了大(da)約250美元(yuan)的(de)到岸價,在當前匯率下,最新(xin)價格約為260美元(yuan)(到岸價),這其中(zhong)包括10%的(de)增值(zhi)稅。
因多數買(mai)家需求已得到滿足,巴(ba)西和歐(ou)洲大顆粒(li)氯(lv)化鉀價格維穩(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