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化肥
2017年是《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實施的第三年,今年,我國水稻、玉米、小麥三大糧食作物化肥利用率達到37.8%,提前三年實現了化肥使用量零增長的目標。
化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是糧食的“糧食”,在促進農作物增產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5年,針對我國化肥施用量偏高、施肥不均衡、有機肥資源利用率低、施肥結構不平衡等問題,農業部印發《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提出力爭到2020年主要農作物化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方案》實施3年以來,各方沿著“精、調、改、替”的技術路徑共同發力,成功實現了我國水稻、玉米、小麥三大糧食作物化肥利用率的穩步提高,施肥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施肥結構的進一步優化。
零增有“道”,方法就在改進施肥方式。通過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推進水肥一體化和種肥同播等技術,科學施肥、精準施肥,提高化肥的資源利用率。2017年,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面積達17億畝次、覆蓋率達84%,機械深施化肥面積超5.5億畝次,水肥一體化應用面積達1億畝。在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的示范帶動作用下,施肥技術的改進促進了施肥方式的變化,化肥利用率上去了,化肥使用量降了下來。
零增有“道”,重點就在有機肥替代。今年,農業部印發《開展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方案》,要求在果菜茶優勢產區優先推進禽畜糞污等有機肥資源化利用,推進秸稈養分還田,并倡導因地制宜種植綠肥,加快推進農業綠色發展。今年,我國有機肥施用面積達5億畝次,綠肥種植面積達6100萬畝次,通過合理利用有機養分資源,用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實現了有機與無機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