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尿素
天然氣價格終于見回落跡象。數據顯示,LNG價格連續下跌,截至1月3日已跌至5818元/噸,相比2017年12月22日巔峰時的10064元/噸,13天時間,價格大幅下跌了42.18%。以山東省為例,2017年12月22日LNG價格最高在11100元/噸,至12月29日,價格跌至5950元/噸。其中12月28日單日最高跌幅在1750元/噸,一天之內下跌20.83%。
(價格來源:SCI99)
總結來說,市場的變化還是源于供需變化。供應方面,留意到目前我國在積極進口海氣。這里順便說一個數據,中國第三大天然氣消費國,僅次于美俄。2017年,超越韓國成為第二大天然氣進口國,僅次于日本。數據顯示,中國2017年進口的管道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總量將達6700萬噸,同比增長1/4,其中液化天然氣的進口量增幅超過50%。數據顯示,中國天然氣進口量目前依然低于日本,后者進口量達8350萬噸,且全部都是液化天然氣。但在2017年9月和11月,中國進口量超過日本。分析人士稱趨勢很明顯,中國天然氣進口量將在2018年超過日本。
除了進口海氣以外,通過“南氣北輸”和“南氣北運”大量氣源資源北方用氣,緩解了北方地區的供應壓力。另外,國內氣源增產,盡最大能力做到”保供“。需求方面也相對減弱,第一,主要城燃得到中海油支持,減少對于LNG的直接采購。根據統計,中國海油今冬增供三成天然氣。第二,過去工業方面用氣需求量大,而臨近年底,工廠訂單基本完成,面對高昂的氣價,工廠方面選擇停產。第三,國家開放政策效果良好,其中之前我們看到出臺的文件包括環保部的特急文件《關于請做好散煤綜合治理確保群眾溫暖過冬工作的函》—集中強調了面對氣荒地區全力保供,宜煤則煤,宜電則電,需求減弱;第四,LNG重卡大部分選擇停運。面對13元/kg的LNG高價,LNG重卡多數承受不住高價,主動選擇停運;最后,我們看到發改委對于部分漫天要價的相關企業進行了處罰。
那么有了以上的信息,我們是否就能認為LNG將會回頭一個3000~4000元/噸的中等價格水平呢?
我覺得還是比較困難的。目前LNG的整體開工率還是不高,氣源總體還是處于緊張狀態,短期內維持5000元甚至6000元每噸這個價格區間的可能性比較大。
至于尿素方面。尿素的上游主要有煤或者天然氣。在天然氣價格大漲的時候,我們看到煤頭尿素概念股漲的非常不錯。比如港股中的心連心化肥,詳情請閱讀:《中國心連心(1866.HK):天然氣緊缺,煤頭尿素要翻天了!》。而在天然氣價格有所回調的現在,對于天然氣尿素相關概念是否會利空出盡呢?
(心連心化肥走勢)
我們不妨看看目前尿素的價格。統計局1月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尿素(小顆料)報價2128.2元/噸,環比中旬上漲9.5%,尿素價格依然走強。一方面,春耕越來越近,尿素價格得以支撐。另外,我們整理到目前尿素行業開工率仍處低位,而且原料煤炭價格再次走高,尿素生產成本有所增加,預計短期內尿素市場偏穩運行,局部價格或繼續小幅上漲。
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當心這一方面的風險。在尿素價格經過輪漲幅后,下游生產企業已經基本備得原料,面對高漲的價格抵觸情緒可能加重。目前市場上流通庫存并不多,前期漲價帶來的訂單多為工業用,農資貿易商僅是少量隨進隨出的操作,并未大量備肥。并且近日工業采購基本停滯。
相關企業有:中海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3983.HK)是一家以天然氣深加工為主業,從事化肥、化工產品的開發、生產及銷售的現代化大型企業。中海化學是中國產量最大、能源耗用效益最高的氮肥生產商之一,以生產,開發銷售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尿素及高附加值的合成化工產品為主要業務。公司產能巨大,生產技術先進,龐大的銷售網絡覆蓋中國20個省份。公司連同子公司和聯營公司以前年度主要從事化肥(主要為尿素及磷肥)及化工產品(主要為甲醇)的生產及銷售業務。
3983其實近期的走勢并沒有太受到天然氣價格的影響,一方面尿素價格漲幅強勁,可以對沖部分影響。另一方面,中海石油化學的母公司為中國海洋石油,如上述中國海洋石油是全國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商,所以總體而言其子公司在天然氣用量上能保證。
正如我在寫在《LNG價格9400元/噸的此時,天然氣行業面臨怎樣的新格局?》中提到,中海石油化學在天然氣價格盡管上漲的情況下,也會是不錯的標的。更何況現在天然氣價格下降呢?我認為此輪升勢還可以維持一至兩周,有興趣的投資者可以關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