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化肥
安徽省化肥工業協會2018年會在安徽省合肥市召開。與會代表認為,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倒逼和化肥總量需求進入平臺期的當下,推動化肥行業高質量發展已是大勢所趨。
安徽省民間組織管理局、經信委、質監局、安監局、工商局、物價局相關負責人,以及來自全省100多家氮肥、磷復肥、硫酸、化學礦山等企業的代表參會。
安徽省發改委原副主任、省重化辦主任李朝東表示,當前化肥行業一方面面臨需求下挫的壓力,另一方面社會對化肥質量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走出困境,唯有兩輪驅動,高質量發展。化肥行業自身加快結構調整,同時要走出化肥,邁向更廣闊的化工領域。
安徽省化肥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省主要化肥品種產量均呈現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全省生產合成氨399.3萬噸、尿素339.7萬噸,同比分別下降9.1%、15.5%;生產復合肥430.2萬噸、磷銨198.1萬噸,同比分別下降6.5%、2.4%。
十九大提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梅德林說,高質量發展已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迫切要求。“現在,化肥和農藥都在做減法,在這種背景下,如果產品不創新、質量不提升,企業生存空間會越來越窄。”
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處長潘毅也認為,當前化肥企業尤其要把好產品質量關。安徽工商系統2018年將繼續開展紅盾護農行動,加強市場監管,制定重點監管企業名單,還將加強省際化肥質量抽檢結果互認制度,這項工作正在長三角地區推進。
推動高質量發展,不僅意味著技術創新和產品質量提升,也對安全環保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安徽省安全監督管理局副處長秦奮介紹,目前對安全事故的處罰力度越來越大,一旦發生重大事故,涉事企業不僅承擔高額經濟賠償,相關負責人甚至要被追究刑事責任。
對于推動化肥工業高質量發展,安徽省化肥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夏英彪提出一攬子建議:一是加大標準制定力度,尤其是要加快制定新型肥料標準;二是加快關鍵技術和裝備的創新步伐;三是要切實抓好產品結構調整;四是進一步提升行業安全、環保治理水平;五是積極推進智能制造;六是化肥行業要積極落實“一帶一路”倡議。
會議由安徽省化肥工業協會理事長楊青元主持,會議還增選了劉霞峰等為協會副理事長,推選王文富為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