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各地植保部門監測,條銹病近期發展迅猛。止4月3日,在安康、漢中、商洛、寶雞、西安、咸陽等6個市23個縣(區)發生,發生面積22.32萬畝,較兩周前分別增加18個縣(區)、16.09萬畝。陜南寧強、漢濱已進入普發階段,其余縣區點片發生,總體發病程度是2010年以來偏重的一年,僅輕于大發生的去年(見下表),關中發生程度與去年相當,發生縣區數10個,比去年少1個,發生面積3.29萬畝,較去年增加0.1萬畝。
近年同期(止4月1日左右)條銹病發生情況
單位:個、萬畝
年份 |
發生縣區數 |
發生縣(區) |
發生面積 |
當年最終發生面積 |
2010 |
13 |
寧強、略陽、勉縣、南鄭、城固、漢臺、西鄉、佛坪、鎮巴、漢濱、旬陽、山陽、鎮安 |
18.6 |
543.1 |
2011 |
6 |
寧強、略陽、南鄭、佛坪、紫陽、山陽 |
0.80 |
123.0 |
2012 |
8 |
寧強、略陽、勉縣、南鄭、漢臺、岐山、陳倉、鳳翔 |
8.19 |
314.9 |
2013 |
5 |
寧強、勉縣、略陽、旬陽、西鄉 |
2.55 |
104.5 |
2014 |
12 |
寧強、略陽、勉縣、南鄭、漢臺、西鄉、旬陽、漢陰、紫陽、山陽、鎮安、眉縣 |
9.35 |
379.9 |
2015 |
15 |
寧強、略陽、漢臺、西鄉、勉縣、南鄭、城固、旬陽、漢陰、白河、紫陽、山陽、鎮安、渭濱、陳倉 |
9.28 |
526.2 |
2016 |
3 |
寧強、略陽、旬陽 |
5.99 |
245.4 |
2017 |
29 |
寧強、略陽、勉縣、西鄉、漢臺、南鄭、城固、洋縣、漢濱、旬陽、白河、嵐皋、紫陽、漢陰、商南、山陽、鎮安、丹鳳、岐山、眉縣、陳倉、渭濱、隴縣、金臺、千陽、鳳翔、秦都、周至、長安 |
43.98 |
922.6 |
2018 |
23 |
寧強、略陽、勉縣、西鄉、漢臺、城固、洋縣、漢濱、旬陽、漢陰、石泉、山陽、鎮安、岐山、眉縣、陳倉、隴縣、千陽、鳳翔、周至、長安、鄠邑、武功 |
22.32 |
安康市發生面積13.5萬畝,比去年同期減少16.04萬畝,較2010-2016年均值2.49萬畝增加11.01萬畝。其中漢濱區已進入普發階段,發生面積7萬畝,病田率23.3%,平均病葉率0.07%,最高田塊病葉率0.85%;旬陽縣處于點片發生階段,發生面積6.1萬畝,發現12塊病田,平均病田率22.6%,有發病中心21個,單片病葉8張,最大發病中心面積19m2,中心內平均病葉率1.8%。
漢中市發生面積4.15萬畝,較去年同期減少5.02萬畝。其中寧強縣已進入普發階段,發生面積3.4萬畝,病田率35.8%,平均病葉率1%。洋縣、城固、西鄉、略陽、漢臺分別發現病田1-6塊,發病中心1-4個。
商洛市發生面積0.1萬畝,去年同期減少2萬畝,與2010-2016年均值相當。鎮安縣在1塊田內發現5個發病中心,最大中心面積3.9㎡,有病葉48張,另有單片病葉85張。山陽縣查到病田3塊,病田率4.2%,5個發病中心,最大中心面積6.5m2,有病葉94張。
寶雞、咸陽、西安發病程度均重于2010年以來其余年份。
寶雞市發生面積2.8萬畝,較去年減少0.26萬畝。鳳翔、陳倉、眉縣、千陽、岐山、隴縣各發現病田2-9塊,其中鳳翔病田率9.9%,其余縣區0.1%-3.0%,發病中心1-9個,最大中心有病葉109張(陳倉)。
咸陽市僅武功縣發病,與去年相當。發現病田1塊,2個發病中心,最大中心面積1.2m2,有病葉124張。
西安市發生面積0.49萬畝,較去年增加0.36萬畝。其中周至縣發現病田9塊,病田率9.8%,發病中心1個;長安區發現病田3塊,病田率1.4%,發病中心5個,最大中心內有病葉11張;鄠邑區查到1張單片病葉。
由于3月氣溫大部偏高2~4℃左右,尤其是近期異常偏高,且出現大風天氣,對條銹病菌擴展繁殖十分有利,加之麥區大部降水偏多3~5成,田間濕度適宜,導致近期條銹病發展迅猛。天氣預報4月全省氣溫仍偏高,關中大部、陜南偏高0~1℃,降水關中26~45毫米,偏少1-2成,陜南40~85毫米,偏多1-2成,對條銹病發生仍然有利,預計小麥生長中后期條銹病可能會偏重發生,沿河川道存在大流行風險,請各地植保部門高度重視,密切監測,加大踏查范圍,及時發布病蟲動態信息,指導農民開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