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u)病(bing)蟲基數、天氣預(yu)報、作物長勢(shi)及天敵等情況,結合歷史(shi)資料,經充分(fen)會商(shang),對下半年主要農作物病(bing)蟲發生(sheng)趨勢(shi)做如(ru)下預(yu)報:
一、主(zhu)要(yao)農作物病蟲預報
(一)重大病蟲
1、草地貪夜蛾:7月中(zhong)下(xia)旬至8月份,草(cao)地貪(tan)夜蛾持續遷(qian)入(ru)我省,并發生大(da)面(mian)積危(wei)害的(de)風險仍然較(jiao)大(da)。
2、三代粘蟲:2級,局部地區(qu)有暴發可能,發生面積約(yue)450萬畝(mu)。
3、秋季(ji)東亞飛蝗:整體發生程度2級,沿渤海蝗區局部3級。發(fa)生面積約170萬畝,達標面積約90萬(wan)畝。出土始期在(zai)7月中旬,出土盛期為7月(yue)下旬~8月上(shang)旬,三(san)齡蝗蝻(nan)盛期為(wei)8月中下旬。
(二(er))玉米病蟲
中(zhong)(zhong)后(hou)期(qi)病蟲總體中(zhong)(zhong)等發生,發生面積約1.5億畝次。主要有二、三代(dai)玉米(mi)螟、玉米(mi)穗(sui)蟲(chong)、玉米(mi)蚜、三代(dai)粘蟲(chong)、玉米(mi)葉斑類病害、玉米(mi)銹病等。
1、二代玉米(mi)螟:2級,發生面(mian)積約(yue)2000萬畝。
2、玉(yu)米穗蟲:3級,發生(sheng)面積約2400萬畝。主要(yao)為(wei)玉米(mi)螟、棉鈴蟲、桃蛀螟和(he)高粱條螟等。
3、玉米蚜(ya):2級,局(ju)部3級(ji),發生(sheng)面積約1200萬畝(mu)。
4、玉米紅蜘蛛:1級,局部(bu)2級,發生面積約550萬畝。
5、玉米(mi)葉(xie)斑類(lei)病害:玉米(mi)褐斑病2級,局部3級(ji),發生面積約1000萬畝;玉米(mi)小斑病2級(ji),發生面積約(yue)800萬畝;玉(yu)米(mi)彎孢霉葉斑病2級,發生面(mian)積約(yue)850萬(wan)畝(mu);玉米大斑(ban)病2級,發生(sheng)面積約650萬畝。
6、玉米(mi)銹病:2級,發生面積約800萬畝。
7、玉米頂腐病(bing):1級,局部(bu)2級,發生(sheng)面積約300萬畝。
8、瘤(liu)黑粉(fen)病(bing)、絲黑穗病(bing):1級。
9、玉米其他病蟲:蝸(gua)牛、大螟、玉米莖基(ji)腐在部(bu)分(fen)地區繼(ji)續呈加重危害趨勢。
(三)棉花病(bing)蟲
1、三代棉(mian)鈴蟲:魯西北棉(mian)區、魯西南棉(mian)區和魯北棉(mian)區西部3級,其他棉(mian)區(qu)2級,發(fa)生(sheng)面積(ji)約190萬畝(mu);二代成蟲盛(sheng)期一般在(zai)7月中旬至(zhi)8月初。四代棉鈴蟲:1級,發生面積(ji)約110萬畝。由于棉(mian)鈴(ling)蟲轉(zhuan)移危(wei)害明顯,各地要加強(qiang)對玉米(mi)、花生、大(da)豆、茄果蔬菜等作物上棉(mian)鈴(ling)蟲的監測(ce)預(yu)警(jing),及時發布(bu)預(yu)報(bao),指(zhi)導防治。
2、棉(mian)花其(qi)他病蟲(chong):棉(mian)田煙粉虱3級,發生面(mian)積約(yue)190萬畝;棉盲蝽2級,魯(lu)西(xi)南棉區局部3級,發生面積約150萬畝;棉(mian)伏蚜2級,發(fa)生面積約(yue)135萬畝;棉葉螨2級,發生面積約110萬畝;棉(mian)鈴(ling)病(bing)、棉(mian)花枯萎(wei)病(bing)、黃萎(wei)病(bing)、紅葉(xie)莖枯病(bing)1級,局部2級,發生面積分別約為60萬(wan)畝、40萬畝、45萬(wan)畝、25萬畝。
(四)甜菜夜蛾(e)
玉米、花(hua)生(sheng)、大豆、蔬菜田綜合發生(sheng)程度2級(ji),局部3級(ji),發生面積約850萬(wan)畝。
(五)水稻病(bing)蟲(chong)
1、稻飛虱:2級,局部3級(ji),發生(sheng)面(mian)積約65萬畝。
2、稻(dao)縱(zong)卷葉螟:2級,局部3級,發生面積約60萬(wan)畝。
3、二化螟:2級,發生面積約45萬畝(mu)。
4、水稻紋枯病(bing):3級(ji),局部4級,發生面積約90萬畝(mu)。
5、稻瘟病:2級,發生(sheng)面積約(yue)80萬畝。
(六(liu))油(you)料作物病蟲
1、花生葉斑病:3級,局(ju)部4級(ji),發生面積約600萬畝。
2、地下害蟲:2級,發生面積約450萬畝
3、花(hua)生棉鈴蟲(chong):2級,魯(lu)西南、魯(lu)南、魯(lu)中(zhong)3級,發生(sheng)面積(ji)約(yue)320萬(wan)畝。
4、根(gen)部病(bing)害:2級,局(ju)部3級(ji),主要是莖基腐、白(bai)絹、根(gen)腐及(ji)根(gen)結線蟲等(deng)病(bing),發(fa)生面積(ji)約(yue)140萬畝。
5、花生瘡(chuang)痂病(bing):1級,發生面(mian)積約40萬畝。
6、大(da)豆蚜蟲1級(ji),局部(bu)2級,發生面(mian)積(ji)約55萬畝;大(da)豆(dou)食心蟲(chong)2級,發(fa)生(sheng)面積約(yue)40萬畝;大豆棉鈴蟲(chong)2級,局部3級,發生面積約(yue)70萬畝(mu);豆(dou)莢(jia)螟、大(da)豆(dou)造橋蟲(chong)、豆(dou)天蛾、大(da)豆(dou)霜霉(mei)病、紅蜘蛛1級(ji),發生面積分別約為25萬畝(mu)、15萬畝、15萬畝、11萬畝、15萬畝。
(七)露地蔬菜病蟲
1、病害
黃瓜霜霉病:3級,局(ju)部4級;黃瓜細(xi)菌性角斑病:2級;番(fan)茄早、晚(wan)疫病(bing)、番(fan)茄、辣椒病(bing)毒病(bing)、大白(bai)(bai)菜軟腐病(bing)、瓜(gua)類白(bai)(bai)粉(fen)病(bing):2級,局部(bu)3級;大(da)白菜霜霉病2級;大(da)白菜病毒病、瓜類枯萎病:1級,局部(bu)2級。
2、蟲害(hai)
菜蚜:2級(ji),局部(bu)3級;菜青蟲、小菜蛾:2級,局部(bu)3級,在甘藍、花椰菜(cai)上發生(sheng)較(jiao)重;潛葉蠅、茄(qie)果棉鈴蟲、煙粉虱、蔬(shu)菜(cai)紅(hong)蜘蛛(zhu):2級,局(ju)部3級(ji);蔥(cong)薊(ji)馬:發生普遍,危(wei)害(hai)加重。
(八)果樹病蟲
果(guo)樹(shu)病(bing)蟲下(xia)半(ban)年(nian)整體偏輕發(fa)生(sheng),局(ju)部(bu)中等發(fa)生(sheng)。其中:病(bing)害(hai)發(fa)生(sheng)面(mian)積約(yue)1000萬(wan)畝,蟲害發生面積約900萬畝。
1、病害
蘋(pin)(pin)果枝干輪(lun)紋病(bing)、蘋(pin)(pin)果褐斑(ban)病(bing)、蘋(pin)(pin)果腐(fu)爛病(bing)、蘋(pin)(pin)果銹病(bing)2級,發生面積分別(bie)約(yue)為190萬畝、160萬畝、160萬畝(mu)、50萬(wan)畝;蘋(pin)果斑(ban)點落葉病2級,魯中(zhong)3級(ji),發生面積(ji)約200萬畝;梨黑(hei)星病2級,發(fa)生面積約30萬畝(mu);葡萄霜(shuang)霉(mei)病(bing)2級,局(ju)部3級,發(fa)生面(mian)積約45萬畝;葡萄(tao)白腐病、葡萄(tao)黑(hei)痘病1級,局部2級(ji),發生(sheng)面積分別約為25萬(wan)畝、10萬畝。
2、蟲害
蘋果(guo)黃蚜2級,局(ju)部3級,發生面積約250萬(wan)畝;蘋果(guo)葉螨、金紋細蛾、桃小食心(xin)蟲2級(ji),發(fa)生面積分(fen)別(bie)約為260萬畝、130萬(wan)畝、110萬畝(mu);梨(li)木虱2級,魯北(bei)3級,發生面積約(yue)30萬畝。
二(er)、預報(bao)依據
(一)氣象(xiang)條件
1、氣象預(yu)報:7、8月,我省(sheng)氣(qi)溫較(jiao)常(chang)年略偏高,全省(sheng)大(da)部分地區降水較(jiao)常(chang)年略偏多;9月,我省(sheng)氣溫較常年略(lve)偏(pian)高,全省(sheng)大(da)部分地區(qu)降水(shui)接近常年略(lve)偏(pian)少。
2、氣象分析:隨(sui)著副熱帶(dai)高壓逐步北(bei)(bei)抬,雨帶(dai)北(bei)(bei)移,有利于(yu)南方草(cao)地貪夜蛾成蟲起飛北(bei)(bei)遷。7月中旬(xun)后,我(wo)省逐(zhu)步(bu)處于副熱(re)帶高壓的控制(zhi)之下(xia),盛行下(xia)沉氣(qi)(qi)流,并(bing)且降雨增多,增加了(le)過境我(wo)省的遷飛性(xing)害(hai)蟲落地危害(hai)的幾率。同時(shi),降水偏(pian)多,氣(qi)(qi)溫偏(pian)高,田間(jian)高溫高濕的小(xiao)氣(qi)(qi)候條件(jian)對(dui)病害(hai)發(fa)生(sheng)較為有(you)利,對(dui)蟲害(hai)發(fa)生(sheng)無明(ming)顯不(bu)利影響。
(二)病蟲基數
1、草地(di)貪夜蛾:據(ju)農業農村(cun)部種植業管理司通報,6月底、7月初,境外蟲源持續(xu)遷入我國(guo)華南、西南等地(di);6月下(xia)旬,江(jiang)南、江(jiang)淮等遷(qian)飛過渡區出現成蟲(chong)遷(qian)入峰,蛾量(liang)明顯多于(yu)前期,且部分地區幼蟲(chong)量(liang)仍然(ran)較(jiao)高。
2、粘蟲(chong):二代幼蟲(chong)重(zhong)于去年同(tong)期。青島(dao)平均(jun)百株有蟲(chong)16頭,最高89頭;濟南(nan)長清蟲(chong)田(tian)率40%,被害株率30~40%,百株玉米(mi)有蟲15~25頭;淄博,百株有蟲5-20頭;濰坊百株(zhu)有蟲7頭;臨沂蟲田(tian)率62%,平均百株有蟲32.6頭,被害株(zhu)率46.4%,最高(gao)百(bai)株蟲量達102頭(tou),單株最高(gao)蟲量(liang)3頭;煙(yan)臺平均百株蟲(chong)數8頭。近期調查,各類作物加權平均殘蟲0.85頭(tou),高于去年(nian)及歷年(nian)同期(qi)。
6月下旬以來,東北地(di)區二代幼(you)蟲發生普遍(bian),大部(bu)分地(di)區田(tian)間蟲量與去(qu)年(nian)同(tong)期(qi)持(chi)平,局部(bu)地(di)區蟲量高于去(qu)年(nian)。
3、東(dong)亞(ya)飛蝗(huang):殘蝗(huang)面積135.35萬畝,較去(qu)年減少25.4萬畝。殘蝗平(ping)均(jun)密度(>6頭/畝)為7.3頭(tou)/畝(mu),高于去年(5.63頭/畝),明顯低于(yu)歷年平均(11.32頭(tou)/畝,2004年以來平均),最(zui)高(gao)密(mi)度103頭/畝。殘蝗(huang)面積6~10頭/畝(mu)的114.99萬畝,11~30頭/畝(mu)的16.3萬畝(mu),31~100頭/畝的3.90萬(wan)畝,高于100頭/畝的0.16萬畝。6~10頭/畝和11~30頭/畝的夏殘(can)蝗(huang)面積較去年(nian)明顯減(jian)少,說明夏殘(can)蝗(huang)分(fen)布的普遍率降(jiang)低。
4、玉米螟:一代蟲源基數略偏低,平(ping)均百株有蟲2.8頭,較去年低,最高(gao)38頭;平均被(bei)害株(zhu)率(lv)3.1%,較(jiao)去年同期低2.9個百分點,最高被害株率43%;一代成蟲燈(deng)誘蛾量少于去年同期。
5、棉鈴蟲:(1)二代殘蟲量:據各(ge)監(jian)測點7月初調(diao)查,棉田平(ping)均畝(mu)殘蟲量為(wei)42頭,低于歷年平(ping)均56頭(2000年以來的平均值),高于去年同期(34頭)。棉花(hua)、玉米(mi)、大(da)豆和(he)蔬(shu)菜等作物田(tian)總殘蟲量較常年偏低34.7%。(2)發育進度調查:截至7月上旬(xun),二(er)代幼蟲平(ping)均發育進度為:一齡(ling)幼蟲占2.17%、二齡幼蟲占25.52%、三(san)齡幼蟲占24.17%、四(si)齡(ling)幼蟲占27.73%、五齡幼蟲占15.21%、六齡(ling)幼(you)蟲占5.20%。目前正值三、四齡幼蟲盛期(qi),發育進度較去年(nian)同期(qi)略偏晚,與常年(nian)基本(ben)持(chi)平(ping)。
(三)作物(wu)生長
2019年我省玉米種(zhong)植面(mian)積5749萬畝,春玉(yu)米(mi)正(zheng)處(chu)(chu)于(yu)大喇叭口(kou)至抽穗期(qi),直播夏玉(yu)米(mi)處(chu)(chu)在(zai)苗期(qi)至小喇叭口(kou)期(qi),苗情生(sheng)長(chang)良好,田(tian)間地頭雜草多,適宜粘(zhan)蟲的發生(sheng)危(wei)害。目前(qian),棉(mian)花長(chang)勢良好,利于(yu)棉(mian)鈴(ling)蟲落卵危(wei)害,并且,隨著棉(mian)花進入生(sheng)長(chang)后(hou)期(qi),抗蟲棉(mian)的抗蟲性(xing)能有(you)所減弱,有(you)利于(yu)棉(mian)鈴(ling)蟲發生(sheng)危(wei)害。蝗區植被長(chang)勢較(jiao)好,食料(liao)充(chong)足,有(you)利于秋蝗(huang)發生。
(四)耕作方(fang)式
目前,我省大(da)部分農田采取淺耕免耕、輕(qing)簡栽培和秸稈還田等(deng)保(bao)護性(xing)耕作(zuo)方式(shi),對(dui)提(ti)高土(tu)(tu)壤有(you)機(ji)質(zhi)含量、改善耕地質(zhi)量有(you)較明顯的作(zuo)用。但是,保(bao)護性(xing)耕作(zuo)方式(shi)的推廣,也為部分害蟲提(ti)供了(le)適宜(yi)的棲息場所(suo),增加了(le)病害尤(you)其(qi)是土(tu)(tu)傳病害的菌源基數,提(ti)高了(le)多種病蟲害的發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