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組織專家、區縣植保技術骨干,依據我市作物品種布局、栽培制度、病蟲歷年和當前發生情況、天氣預報等因素進行綜合
分析研判,預計2022年我市大春作物中后期病蟲總體呈中等偏重發生態勢,與上年相當,預計水稻病蟲發生面積2400萬畝(次)左右,玉米病蟲發生面積800萬畝(次)左右。(一)水稻病蟲。稻飛虱總體發生程度4級,其中,渝中部及渝東北部3-4級,渝南部發生程度為4-5級,預計發生面積約450萬畝(次)左右,若氣象條件適宜,發生面積將在500萬畝次以上,關鍵發生期為6月下旬-7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上旬。稻縱卷葉螟總體發生程度3級,局部4級,預計發生面積220萬畝(次)左右,主要在渝南、渝中及渝東北地區發生,關鍵發生期7月上中旬。二代二化螟總體發生程度3級,局部4級,預計發生面積320萬畝(次)左右,卵孵高峰期7月上、中旬。稻瘟病總體發生程度為3級,老病區、常發病區發生程度為4級,預計發生面積115萬畝(次)左右。其中:葉瘟發生程度2-3級,發生面積60萬畝左右;頸瘟發生程度3級,局部4級,發生面積55萬畝左右,頸瘟在感病品種上存在流行風險。稻紋枯病總體發生程度4級,與上年相當,預計發生面積315萬畝(次)左右,流行時期孕穗期。稻稈潛蠅在涪陵、南川、石柱、黔江、萬盛、彭水、秀山、奉節、萬州、永川、云陽、綦江、巴南、巫山、武隆、酉陽等地局部發生,發生程度為2-3級,發生面積60萬畝(次)左右,發生高峰期孕穗初期。稻赤斑黑沫蟬在酉陽、合川、忠縣、永川、黔江、綦江、秀山、豐都、云陽、石柱、涪陵、武隆、巴南等地局部發生,發生程度為2級,發生面積40萬畝(次)左右,發生高峰期6月下旬-7月上旬。其他病蟲稻蝗、粘蟲、稻苞蟲、稻蝽象、稻粒黑粉病、稻曲病等在局部稻區危害,發生程度為1-2級。(二)玉米病蟲。玉米螟總體發生程度3級,略輕于上年,發生面積290萬畝(次)左右。紋枯病總體發生程度3級,局部4級,重于上年,發生面積280萬畝(次)左右。玉米大、小斑病混合發生,發生程度為1-2級,與上年相當,發生面積65萬畝(次)左右。其他病蟲銹病、蚜蟲等在局部地區發生,發生程度1-2級。(病蟲害測報科供稿)